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水开发油田的驱油效率与驱动压力、储层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等有一定的关系[1~5],本文利用长庆油田中一区油层岩样,模拟油藏的实际条件,利用恒压驱替法研究了岩石的渗透率、驱替压力、宏观非均质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驱油效率随着驱动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无水驱油效率变化不大;在相同的驱动压力下,随着渗透率的升高,最终驱油效率和无水驱油效率也随着升高;长庆油田中一区储层宏观非均质严重,不同渗透率油层的驱油效率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渤海A油田河流相沉积、层系复杂、储层强非均质、层间矛盾严重、含水上升较快等问题,研究出与其地质油藏特点相适用的聚合物驱油藏数值模拟新方法,并进行了聚驱参数设计、优化.首先考虑目标河流相油田储层强非均质性特征,按照储层网格孔隙度、渗透率物性进行分级,并赋予了与其适应的相渗曲线及聚驱参数,用以精确描述目标油田的聚合物驱渗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类油藏的聚合物驱质量浓度、段塞组合以及聚驱后卡封高含水层等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最后优选出目标油田适用先高浓后低浓的变质量浓度段塞组合聚合物驱结合后期卡封高含水层的方案.本研究成果对于渤海河流相油田注聚方案的顺利实施、调整完善以及增油上产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油田分析中常见的三种化学驱油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进行了探讨和介绍,对于化学驱油中的非均质油藏的适应性能进行了相关的评价分析,基于常用的波驱贡献比分析法在现场调研中,以微观模拟驱油实验为依据,在不同湿润条件、非均质条件和不同的驱替条件下进行了针对性的化学驱油的微观机理研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调整性,可为后续的化学驱油体系的评价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油田地质特征描述在整个油田开发和勘探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描述吴起油田地质特征的沉积微相、及其识别和储层填隙物特征,分析得出吴起油田的储层特征、岩石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非均质性和驱油效率及渗流特征。此项研究对吴起油田的有效高效开发提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油田地质特征描述在整个油田开发和勘探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描述吴起油田地质特征的沉积微相、及其识别和储层填隙物特征,分析得出吴起油田的储层特征、岩石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非均质性和驱油效率及渗流特征。此项研究对吴起油田的有效高效开发提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于非均质储层,聚合物驱可有效抑制高渗层的指迚和无效循环,扩大注入剂波及体积,是提高常觃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存在层内窜流,聚合物驱后储层内部受效情况极为复杂。通过人造岩心、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综合考察了聚合物驱后层内非均质岩心内部的受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层内非均质储层中正韵律储层聚合物驱替效率最高;正韵律储层中,渗透率越高,对驱油效率贡献越大,相邻两层级差越大,聚合物驱油效率越高;聚合物驱后,相对中渗层剩余油饱和度最高,中渗层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对象;提高聚合物浓度、提高聚合物分子量是提高中渗层驱油效率的有效方法。该研究结果为指导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开采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明寨油田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油层剖面的动用程度 ,从而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对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往往停留在仅仅依靠取心井分析资料而建立的概念模型上。本文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结果 ,将非均质性概念模型发展到预测模型 ,分区块、分开发层系、分砂层组计算了反映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参数 ,分析了研究区各区块、各开发层系、各砂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长岩心多油层水驱油室内试验、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率和油田生产的影响 ,提出了提高油层剖面动用程度 ,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油层剖面的动用程度 ,从而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对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往往停留在仅仅依靠取心井分析资料而建立的概念模型上。本文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结果 ,将非均质性概念模型发展到预测模型 ,分区块、分开发层系、分砂层组计算了反映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参数 ,分析了研究区各区块、各开发层系、各砂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长岩心多油层水驱油室内试验、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率和油田生产的影响 ,提出了提高油层剖面动用程度 ,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不同井区、不同井段的条件下,总结油水运动的方式、油水运动的通道以及非均质性对渗透率和驱油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对研究区的水驱油机理及影响水驱油效率的因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逼真、直观地模拟了水驱油过程中流体的渗流特征及残余油分布规律。结果:注入水在一定的注入压力下首先进入连通较好的大孔隙并逐步形成渗流通道,随着注入压力的不断升高,注入水由大孔隙逐渐进入连通较好的大孔隙周围的小孔隙。结论:白豹油田储集层属低渗透储集层,驱替效率主要受到储层的非均质性.物性、裂缝、躯体压力和注入水的倍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渤海油田多数区块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且含有超强水窜通道,造成注入水无效循环,采收率下降.为此,以BHQH油田南区储层性质及流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两层非均质岩心驱替实验,以采收率、含水率为评价对象,确定以聚合物凝胶+聚合物微球的"堵+驱"调驱增效体系,经在BHQH油田D井组试验,受效井日增油83 m3,有效期超12个月,累积增油超20000 m3,平均产量增幅超过300%,含水最高下降11%.该调驱增效体系是高含水、含超强水窜通道油藏控水增油的有效方法,可为类似储层增产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