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茂名市茂南区石化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工业园区周边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对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分析了其分布特征,采用轻重比和特征比值法对其来源作了解析,并采用毒性当量因子法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工业园周边土壤中的16种PAHs总含量为451~7899ng/g,均值1690ng/g,大部分点位PAHs单体均未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筛选限值,仅1个点位的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含量超过了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未超过一类用地管制值;源解析结果显示工业区周边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非交通源的石油燃烧源,同时生物质和煤燃烧源也有部分贡献。生态风险评价表明16种PAHs的TEQBaP的范围为97.3~1540 ng/g,平均值为378.3 ng/g,7种致癌性PAHs是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其中苯并(a)芘和二苯并(a,h)蒽贡献率最高。茂名市茂南区工业园区周边土壤多数都符合国内建设用地土壤和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相似文献   

2.
典型焦化场地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的改变,一些焦化企业停产搬迁,产生大量焦化场地,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探究了我国典型焦化场地的污染特征,对多环芳烃类、重金属、氰化物、总石油烃等污染物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探讨了各类污染物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
《辽宁化工》2021,50(7)
比较了索氏萃取法和一种新的萃取技术—流化床萃取法。以多环芳烃(PAHs)的萃取循环次数和升温后保温时间的变化为实验变量,采用表面响应设计法对多环芳烃(PAHs)的萃取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流化床萃取操作参数对萃取性能的影响。对于分析物的测定,先对提取物进行净化,然后进行气相色谱和质谱检测。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强化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环境中的PAHs(多环芳烃)污染物可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被去除,但PAHs强烈吸附于土壤颗粒的特性限制了生物降解的效率。因此人们利用表面活性剂对PAHs等疏水性物质具有增溶作用的原理,进行PAHs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应用表面活性剂强化PAH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的机理、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焦化厂土壤中PAHs的热脱附行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滚筒式间接加热设备,在50~450℃加热温度和30 min停留时间实验条件下,测试了焦化厂污染场地低含量(S1)和高含量(S2)PAHs污染土壤中16种PAHs的热脱附效率和残留量的变化,并初步分析了热脱附处理对土壤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比表面积(SA)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污染物含量和污染物分子量对PAHs的脱附效率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加热温度影响程度最大。S1和S2土壤中各类PAHs在加热温度达到其熔点附近开始有效脱附,LPAHs(低分子量PAHs)与HPAHs(高分子量PAHs)之间的热脱附效率仅在不超过300℃(S1土壤)和400℃(S2土壤)加热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别。土壤中各类PAHs的脱附与其有效态密切相关,S1和S2土壤中有效态PAHs分别在200~250℃和250~300℃加热条件下几乎全部脱附。450℃加热温度条件下,S1和S2土壤中∑PAHs(总PAHs)脱附效率能够达到91.3%和98.4%,其中8种目标PAH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7~0.71 mg·kg-1和0.26~40.20 mg·kg-1,土壤中部分PAHs仍超过相应的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住宅用地筛选值;450℃加热温度下,S1和S2土壤中TOC含量分别下降51.4%(p0.05)和23.1%(p0.05),S1和S2土壤中DOC变化趋势相反,SA的下降、较粗颗粒比例略有增加和电镜扫描中土壤颗粒团聚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焦化厂土壤中PAHs的累积、垂向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由于具有强烈的诱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煤为主要原料的焦化行业,是环境中人类活动产生PAHs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各个生产车间内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及焦油、煤气等化工产品的加工过程都可能导致PAHs的排放。土壤是PAHs累积和迁移的重要介质,环境中的PAHs可由大气  相似文献   

7.
夏天翔  姜林  魏萌  贾晓洋  钟茂生 《化工学报》2014,65(4):1470-1480
采用滚筒式间接加热设备,在50~450℃加热温度和30 min停留时间实验条件下,测试了焦化厂污染场地低含量(S1)和高含量(S2)PAHs污染土壤中16种PAHs的热脱附效率和残留量的变化,并初步分析了热脱附处理对土壤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比表面积(SA)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污染物含量和污染物分子量对PAHs的脱附效率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加热温度影响程度最大。S1和S2土壤中各类PAHs在加热温度达到其熔点附近开始有效脱附,LPAHs(低分子量PAHs)与HPAHs(高分子量PAHs)之间的热脱附效率仅在不超过300℃(S1土壤)和400℃(S2土壤)加热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别。土壤中各类PAHs的脱附与其有效态密切相关,S1和S2土壤中有效态PAHs分别在200~250℃和250~300℃加热条件下几乎全部脱附。450℃加热温度条件下,S1和S2土壤中∑PAHs(总PAHs)脱附效率能够达到91.3%和98.4%,其中8种目标PAH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7~0.71 mg·kg-1和0.26~40.20 mg·kg-1,土壤中部分PAHs仍超过相应的北京市《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住宅用地筛选值;450℃加热温度下,S1和S2土壤中TOC含量分别下降51.4%(p<0.05)和23.1%(p<0.05),S1和S2土壤中DOC变化趋势相反,SA的下降、较粗颗粒比例略有增加和电镜扫描中土壤颗粒团聚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某地块高浓度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为实例,通过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确定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加热温度和时间工艺参数,并对修复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实验证明,在加热300℃以上且加热时间在1h以上条件下,5种目标污染物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能...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焦化场地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关于焦化场地PAH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文献资料,并从发文数量及其年度变化、发文国家及机构、发文作者、论文关键词、发文期刊以及共被引文献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oS数据库中焦化场地PAHs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型论文共419篇,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该领域总体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美国和法国是该领域发文数量位居前三的国家,共计98家研究机构、1 070名作者参与焦化场地PAHs污染修复领域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发文量排名前3的期刊分别是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onment、Chemosphere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关键词分析表明,焦化场地PAHs的源解析、风险管控、修复技术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的限制因素入手,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BS)强化生物降解效果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年来代表性成果,解释BS对生物降解过程强化作用机理,包括增溶作用、增加细胞吸附PAHs、促进微生物摄取PAHs等;讨论了BS的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和吸附性对降解过程的抑制效果。分析出强化效果受多污染物相互作用、环境因子、BS体系、土壤构成等因素影响。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科学研究大多只在实验室规模上进行,应用到场地修复之前仍需要许多改进。场地修复时使用合理复配体系可提高去除效率,非常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污染土壤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是目前世界各国重点关注、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主要包括生物培养、生物通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石油开采、加工、运输过程中因为技术、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土壤石油污染问题,概述了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复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几种能够有效修复石油污染的植物、微生物品种,并针对现有的生物修复技术,提出了4项丞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石油烃不同含量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烃质量低于5 000 mg·kg-1时,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SOD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但到5 000mg·kg-1时指标下降不明显。石油烃质量为8 000~10 000 mg/kg时叶绿素含量、SOD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急剧下降,POD活性增大,其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强,对大豆幼苗产生明显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阳杰  杜保森 《广州化工》2020,48(14):88-90
被碱活化后的过硫酸钠,可以加快污染物氧化降解效率,对多环芳烃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本实验使用控制变量法把生石灰的添加量及反应时间设置为固定值3%和5天,从而研究在碱活化的情况下,添加不同比例的过硫酸钠对多环芳烃的降解率。添加1.5%的过硫酸钠能达到相应标准限值,对PAHs的去除率随着过硫酸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添加3%过硫酸钠时,去除率趋于稳定。对于不同浓度PAHs添加相同比例过硫酸钠的污染土壤,浓度越高的PAHs,去除效果也越好。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石油烃从非水相液体或固相向水相迁移和溶解,已被广泛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增效修复.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非离子、阴离子、生物和混合表面活性剂等的特点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以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发的清洗剂进行清洗工艺研究,对清洗后的土壤采用生物技术进行修复.结果表明:最佳清洗条件为清洗剂质量分数2%、清洗温度50℃、清洗时间30 min、搅拌速率100 r·min-1时,清洗率达到70.9%.在菌剂添加量4%、调理剂添加量1%、有机肥添加量4%和翻堆频次为每月3次的条件下,20周含油率降低至0.96%,降解率达到了84.6%.生物修复后石油烃质量分数(C10~C40)降低至6290 mg·kg-1.  相似文献   

18.
以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发的清洗剂进行清洗工艺研究,对清洗后的土壤采用生物技术进行修复.结果表明:最佳清洗条件为清洗剂质量分数2%、清洗温度50℃、清洗时间30 min、搅拌速率100 r·min-1时,清洗率达到70.9%.在菌剂添加量4%、调理剂添加量1%、有机肥添加量4%和翻堆频次为每月3次的条件下,20周含油率降低至0.96%,降解率达到了84.6%.生物修复后石油烃质量分数(C10~C40)降低至6290 mg·kg-1.  相似文献   

19.
嵇佳伟  江建斌  宁银中 《广州化工》2020,48(5):82-84,114
以上海某化工厂区石油烃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小试实验,以碱性激发剂氢氧化钠强化过硫酸盐为氧化剂,开展异位化学氧化修复小试研究,确定了过硫酸盐异位修复实施的关键参数。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激发剂NaOH投加量为0. 6%(ω)、Na_2S_2O_8投加量为2%(ω)、水土比为1∶1,反应时间为40 h。经验证,在此条件下实验结果 TPH去除率57. 6%,该结果可为实际的污染场地异位化学氧化修复工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璇  杜明俊  邱亮亮  邵艳波  杨全毅 《当代化工》2021,50(11):2631-2635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是未来最具前景的低成本环保治理技术.结合异位生物堆修复关键控制指标,基于土壤多孔介质特性,建立了生物堆通风及灌溉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强制通风及灌溉过程生物堆内氧气和水的分布规律,给出了通风筛管及注水筛管最优布置方案,分析了通风速度及注水时间对生物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物堆建造尺寸确定的情况下,存在最佳的通风筛管及注水筛管布置方案,短时间歇通风对生物堆内温度影响较小,注水灌溉对生物堆内温度有一定影响,堆内温度变化前缘滞后于水相流动前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