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留油田是中原油田开发较早的油田之一 ,属高压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由于产出水具有矿化度高、含铁高、p H值低、腐蚀性强等特点 ,决定了产出水处理难度较大。为了满足低渗透油藏注水要求 ,研究了污水处理技术 ,实现了注入水质稳定达标 ,探索出高矿化度、高腐蚀性污水新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膜分离技术是特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注水水质处理的关键技术。根据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注水水质要求,介绍了多级金属膜、有机超滤膜和陶瓷膜处理油田污水的效果,阐明了膜分离技术在低渗透油藏精细水处理中的适用性,并对膜过滤装置的反洗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卫城油田中原油田开发较早的油田之一,属高压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由于产出水具有矿化度高(>10×104mg/1)、含铁高(总铁45~85mg/L)、pH值低(6.0~6.5)、腐蚀性高(2008年度平均腐蚀速率0.7097mm/a)等特点,决定了产出水处理难度较大.为了满足低渗透油藏注水要求,研究了“低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文南油田是一个油层埋藏深、渗透率低的复杂断块油田,低渗透油藏的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60%以上,注水开发后,对注入水的水质要求很高。在1995年以前,注入水水质不能达标,低渗油层注不进水,导致低渗透层的储量难以动用,注水系统腐蚀严重,给油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995年后,经过科技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改造,总结出了一项新的水处理工艺技术——“清污水先混合后处理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将清、污两大不配伍的水源提前进行混合、反应,进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水质体系,解决了清、污两大不配伍水源在注入过程的腐蚀和结垢问题,实现了水质的达标。该水处理工艺技术具有水处理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水质稳定等特点,处理后的水质指标达到“SY5329—94”标准中的Al级水质标准,且与地层水配伍性好,不结垢,给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集装箱式精细水处理成套装置,在辽河冷家油田完成了历时2年多的低渗透油藏单井精细注水工程试验研究,回注水完全优于《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1994)所推荐的A1级的水质标准,水量稳定,注水效果明显。成套装置由精滤集装箱、超滤集装箱、药剂及加盐集装箱和注水泵撬块组成,本试验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种灵活机动的精细注水模式和运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台肇油田低渗透油藏对注水水质要求高,而现有技术及管理方法又不能满足其注水要求的情况,分析注水管网中水质二次污染、井筒内水质污染的原因,制定分阶段解决措施,保证注入水质量。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藏的突出问题是:"非均质性强、注水利用率低、产量递减快"。哪一类低渗油藏适合注水开发或不适合注水开发?又主要受那些技术界限指标制约?成为开发技术人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的宗旨就是从低渗透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渗流机理、注入水质、"等几大方面入手,对其渗流特征、渗流规律进行试验分析归纳研究,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配套的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技术界限指标。通过以上研究,首次量化了辽河油田低渗储层分类微观孔隙结构、相对渗透率、水驱油效率、水质指标等技术参数界限指标;为低渗透油藏改善注水效果、调整注水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文玲  刘正  同航 《辽宁化工》2020,49(5):598-600
延长油田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产出液含水高,油田采出水作为注水水源处理后回注,而部分联合站采出水处理过程中药剂种类不合理,投加方式单一,加药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低渗透油藏注水水质要求。为实现水质达标和降低水处理成本,对该站药剂进行了评价和筛选,调整药剂浓度以及投加方式。根据实验结果筛选满足技术要求的药剂:絮凝剂50 mg/L、有机助凝剂2 mg/L、缓蚀剂60 mg/L、杀菌剂80 mg/L、阻垢剂60 mg/L以及合理的加药方式。  相似文献   

9.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低品位油藏的开发已经提上日程,本文介绍了中原油田文33块沙三上油藏,初期采用大井距基础井网,长井段合注合采,油藏长期“注不进、采不出“的状况。后通过开展先导试验,采用细分开发层段、缩小注采井距、油层改造、水质改善等思路对油藏进行逐年滚动调整和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由原来储量基本不动用一举实现了高速、高效注水开发,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该思路与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水驱动用难的问题,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冷一联污水成分复杂,水质深度处理困难这一问题,开发了适合低渗透油田注水需要的采油污水精细处理工艺技术。在现场小规模和中等规模污水处理试验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膜过滤为核心,以重力沉降、气浮、水力漩流、改进斜板沉降等预处理技术为保障的多种化学药剂协同作用污水精细处理系统。该系统处理污水水质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SY/T-5329—94》规定的地层渗透率小于0.10μm。油藏回注水水质A级标准,完全满足地渗透率区块注水需要。  相似文献   

11.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开发进程的提升,油田废水日益增多,严重破坏了生态坏境。并且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油藏对注入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污水进行达标处理已经成为各大油田的必要工作。本文通过介绍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和工艺,结合我国油田生产实际,总结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并通过水处理技术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展望了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注水系统的使用能够提高油田中地下油藏的压力,保持地质环境的稳定,同时还促进了后期油田的开采率。但是在低渗透油田的使用中,注水系统存在较多的问题,另外注水水质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开采率严重下降。因此,为了提高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采收率,有必要对水质问题进行研究。鉴于此,文章就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注水水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延长油田注水工作较滞后,污水处理是满足油田注水开发"注好水、注足水"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目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不同的水处理技术处理的水质效果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8座移动式撬装式水处理站及一座固定处理站注入水处理前后水样化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筛选适应延长油田生产与发展的水处理工艺,探索适应延长油田自身特点的污水处理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油田在开发时容易出现裂缝性油藏,注水也很容易受到裂缝影响而不均匀,导致油田产量低、稳产难、采收率低,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现状。本文先介绍了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的机理,重点以甘谷驿采油厂顾屯区块为例,说明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AA区块属于低渗透难采储量,为欠压油藏,压力系数只有0.87,针对低渗透欠压油藏递减快、稳产难、采收率低的特点,采取了超前注水开发。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对水井超前注水时间、注水PV数、注水压力、注水强度等参数进行设计,AA区块投产后,取得了明显效果。超前注水技术成为提高欠压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技术手段,为同类油藏开发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技术改善难采储量开发效果的机理以及适用于低渗透欠压油藏超前注水开发的合理地层压力、合理注水强度及合理注水时间等技术参数界限。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变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一些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并且储层伤害具有动态性、叠加性和不可恢复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应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合理控制注采速度,保持地层能量,优化压裂方案,避免因过度压裂引起的注入水窜流,不能有效地开采基质中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从中高渗透油藏、低渗透油藏2大部分入手,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油田注水开发的技术方案,并对超前注水、周期注水等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今后更加深入的进行油田注水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欢26块杜家台油藏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南部,是欢北杜家台低孔低渗油藏的欢12块的一个四级断块。区块早期试验过常规及高压注水,但由于储层物性差,注入水水质不合格等原因,水井相继停注。为此,开展了相应的注采配套技术研究,通过精细水质处理,注水井解堵防膨预处理,油井压裂引效,完善举升配套等工艺技术,实现了区块的全面注水开发,效果显著,对于同类低渗透油藏注水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储量丰富,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些年,通过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方面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常低渗透油藏采用的开发技术主要有注水、压裂、注气等.其中,注水可以补充地层能量,压裂能够改善油层,注气可以形成混相驱.目前,注水开发仍然是主要的开发手段.本文通过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渗流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介绍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