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关键。滁州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最终形成了"校企政协同、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初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本专业所采取的方式对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新工科"给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带来了新挑战,需要开展"新工科"研究,落实办学定位,紧跟企业需求,加快应用化学专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院校化工专业大多仍然采用"宽口径"、"万精油"式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变化和化工产品自身的技术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量针对特定行业的专门人才,尤其是精细化工行业。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享教学资源、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习基地和研发中心等途径,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和校企双向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由此实现化工专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学生在特色行业的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方案是每个院校教学质量的保障。行业需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介绍了营口理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思路。通过企业专家参与制定,形成了可以有效地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专业转型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实习基地、校企共建实验室、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校企合作途径,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及方法。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相关教师及学生通过近年来积极制定应用化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努力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专业口径,采取"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使得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教育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动对接行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提出“双导师”和“双平台”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实践证明,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行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就如何转变莆田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工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中包括对应用化学专业(工学)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等,并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在"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备受人们的关注。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实践课程等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详细介绍了此模式探索的过程、具体实施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实践效果,给出了采用校企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位一体导师制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工作旨在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效,需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平台建设为基础,构建协同运行机制。通过多元协同制定培养方案、组建科技创新训练营、实行师生协同研究、校企联合培养等举措,"四年一条龙"不间断培养的科研团队模式得以构建。构筑科学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服务需求,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地方应用型高校以"需求"为导向,积极主动对接当地行业企业,构建全程共建共育的"三协同、多主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对机制的建立、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提前介入、三导师制、校企基地互建、校企双向互聘、企业生产线引入教学等全程共建共育措施进行阐述,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学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在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及纳米技术等行业的人才。高校的专业转型发展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优化教师队伍,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将职业能力与课程对接,开设实践课程以及校外实习基地,构建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应用化学专业的转型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国家"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电化学技术人才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实施综合改革,旨在整体提升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应用化学专业。  相似文献   

13.
石化行业的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对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针对行业需求,福州大学采取“2+2”校-地-企联合办学模式,以海西特色石化上下游产业为引领,以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多种类型的校企共建平台,使产业链与人才培养链互融互动,促进校企协同发展、共同育人,构建了服务于石化产业链人才培养的“泉港模式”。  相似文献   

14.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结合学校石油化工教学、科研背景和"大工程观"特色,常州大学积极推进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构建了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师资队伍,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培养合格的化学应用技术人才。实践证明,该项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明显成效,该校应用化学专业近三年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  相似文献   

15.
马梦娟  刘帅霞  邓天天 《广州化工》2020,48(16):189-191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出发,探索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河南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具体实践,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行业学院的联合培养、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等多方面落实了产教融合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我校应用化学专开展"构建应用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分析了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的新方案,构建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以"应用"为目的制定专业实验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是建设实验教学新体系的重要措施,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及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系分析,明确了应用化学专业的办学定位.在兼顾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制定了突出职业化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8.
医药产业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连云港市地方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事关人民健康的重要产业。江苏海洋大学药学院在开展药学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区域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产教融合战略,开展了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选配师资、校企联合讲授课程、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和校企联合质量评价,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大批毕业生成为地方医药企业的技术骨干,服务地方医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文章通过剖析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共建多功能协同创新实训平台、科学设置课时、抓好岗位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等加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特色专业建设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立足点、面向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关于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考,为该专业的教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