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言从上次文献调查(“1986~1988年国内流态化文献目录”,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0,6,[2],103)以来,国内流态化研究与应用又有一定发展。本次文献调查表明,1989~1991年3年间,在有关国内发行的43种杂志及国内有关学术会议上,流态化文献约370余篇,其中低、中速流态化方面增长19篇,中高速流态化文献增长18篇,三相流态化方面增长18篇。在流化床应用方面,文献量与上次调查基本持平。这些结果说明,包括传统流化床在内的流态化基础研究依然是流态化技术研究的热点,对各种流动现象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液—固及三相流态化方面,生物流化床的研究引人注目。在气固流态化方面,超细颗粒的流  相似文献   

2.
前言本次国内流态化文献调查,是前次调查(“1980—1985年国内流态化文献目录”,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3,[3],93(1987))的继续。调查范围为1986—1988年在国内公开发行的30余种期刊杂志以及在此期间召开的国内有关学术会议,共查到文献约320余篇。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态化(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循环流态化是近年来化学工程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是既具有重大的工业应用背景,又具有重要学术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为了有利于我国对这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本文试图较全面地介绍:一、循环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应用二、循环流态化的存在区域三、循环流态化气、固流动规律四、循环流态化气、固流动模型五、循环流态化气、固混合及传递规律六、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及其数学模型七、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及放大文中将充分介绍我国在循环流态化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成果,同时努力体现循环流态化技术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委托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技术协会筹备的第六届全国流态化会议,于1993年10月6日至9日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的71个研究院校、设计单位和工厂企业的代表144位(包括5位国外代表).其中工厂企业代表占近一半,会上共宣读学术论文121篇,其中3篇为大会报告.其他论文则分为气—固流态化及其他、液固两相流态化及气液固三相流态化和传热与分离器及料腿、流态化燃烧技术及其他3个专题小组进行宣读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自1958年创建以来已经走过60年一个甲子的历程. 该所坚持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两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流态化科学与技术领域尤为突出. 在已故所长郭慕孙院士的领导下,过程所在流态化科学与技术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本文回顾和概述了该所在流态化理论与工业应用两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理论方面包括诸如广义流态化理论、无气泡气固接触理论、气固流态化的散式化理论、流化床结构?传递关系理论、EMMS理论与介科学、微型流化床的提出及定义等;工业应用方面涉及诸如贫铁矿的流态化磁化焙烧、煤的流态化热解、锰矿的流态化还原、高湿高氮燃料的低NOx双流化床解耦燃烧、低焦油流化床两段气化、中石化MIP(Maximizing Iso-Paraffins)循环流化床技术的计算机模拟放大等. 仅以此文作为献给过程所创建60周年的生日礼物,以此激励我们继承与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求真务实爱国敬业精神,在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流态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基本理论的研究,如气固反应过程、对放大问题的主要因素以及流化质量问题的研究等,都获得较快的发展。对催化反应,焙烧、干燥、吸附、换热等过程的研究,也有不少的文献报道。这里就有关流态化床技术上的几个问题,如反应速度常数等进行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自1995年以来,流态化科学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国内各种刊物上发表的文献数量也相应增加.本次文献调查以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为基地,收集了1995~1998年间发表在国内106种杂志和中国颗粒学会首届年会、第九届化学工程科技报告会上的702篇流态化文献.  相似文献   

8.
高温气——固相流态化是为了将流态化技术应用于水泥熟料煅烧工艺而提出。通过对传统流态化技术和水泥熟料煅烧工艺特点的分析,说明高温气—固相流态化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发生高温气—固相流态化的颗粒粒径为4~8mm,属于大颗粒聚式流态化。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固体流态化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较快的新技术,独特的“三传”性能,使其广泛的应用于焙烧、催化转化、物料输送、干燥等化工单元操作过程。而流态化技术在固体物料的浸取和洗涤上的应用,亦为固相分离技术开拓了新的途径。我国六十年代以来,所获得的流态化浸取和洗涤的试验研究之重要成果,已由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以使用可磁化颗粒并通过外磁场控制床中颗粒运动为特征的磁场流态化是流态化技术的新领域之一。迄今仅见发表了气固磁场流态化的应用研究和理论分析,而液固磁场流态化的研究工作尚属空白。鉴于液固流态化的理论和应用在整个流态化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有必要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本文采用Helmholtz线圈获得均匀磁场,以一组照片显示了用水流态化的铁磁  相似文献   

11.
会议消息     
第三届全国流态化会议初步定于1984年4月份召开。经学术小组评定,选出内容包括流化床内流动特征、设计与模型、传质、传热、液固和三相流态化、测试技术以及工业应用等约60篇论文。它们反映了国内近期流态化工作的进展。论文集拟在会前出版。愿参加会议者(列席,有论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应用液固流态化技术测定煤炭密度组成的研究及应用情况;阐述了利用压差测试法测定煤样密度组成的原理;并探索利用此项技术建立起液固流态化浮沉装置自动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全国流态化学术会议将于1990年4月9日至13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共收集论文90余篇:1.有气泡接触的气-固流态化;2.无气泡接触的气-固流态化;3.液-固及气-液-固三相流化床;4.煤的气化及燃烧;5.流态化测试技术;6.流态化的工业应用。联系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蔡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一种新型的流-固相处理技术──磁场流态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着重介绍了磁场流态化的发展历史,磁场对流态化行为的影响,磁稳床的传质及传热特性,磁场流态化技术的理论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重点介绍了其在粉体输送、稀有矿物分离、废气除尘和强化化学反应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荘  吕潇  邵媛媛  祝京旭 《化工学报》2021,72(12):5904-5927
自1921年至今,流态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其辉煌的百年。前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在大力推广其工业应用的同时,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基础理论研究,为流态化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流态化的早期理论研究,先是以“美国派”的Lewis、Elgin等学者为代表的,以单颗粒流动为主线的“概括式”研究方式,然后是以“英国派”的Toomey、Rowe、Davidson等学者为代表的,以气固分相为特征开发出气固流化系统理论的“区域式”研究方式。另外,Wilhelm和Kwauk提出了散式与聚式流态化分类,Ergun和Richardson-Zaki提出了最小流态化速度及床层压降和床层膨胀的流态化基本方程。这些早期流态化理论的发展不仅促发了流态化后半个世纪的多样性应用,而且对启迪后续的研究方向,强化多相流反应过程,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对实现节能减排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分析了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利用快速流态化气固两通道流动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床层平均空隙率随操作条件及气固物性的变化规律。为了便于工业设计,同时整理得到了床层平均空隙率的经验公式。 与实验值相比,上式平均相对偏差小于±2.4%。  相似文献   

17.
1992~1994年国内发表的流态化文献目录黄水源,陈卫,俞芷青,金涌(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1.前言从上次流态化文献调查(“1989-1991年国内流态化文献目录”,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3,9[2],220)以来,国内流态化研...  相似文献   

18.
快速流态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快速流态化是一种高效的,无气泡气固接触技术,是当代流态化技术研究的前沿。本文介绍了有关快速流态化技术的发展、研究及应用状况,叙述了快速流态气固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存在区域的判别和气固流动模型。同时展望了快速流化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流态化及流固接触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态化和流固接触技术是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石油化工和煤燃烧等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流态化和流固接触技术是化石燃料加工的关键性技术。综述了目前流态化研究和应用的状况,对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流态化有望在开拓应用领域、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回眸与展望流态化科学与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态化作为一门具有科学内涵的学科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对于尚没有流态化命题下应用流态化技术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如淘米和扬谷,早已存在。此类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于16世纪。近代流态化理论以郭慕孙提出的广义流态化理论和无气泡气固接触理论以及Davidson提出的气泡理论为代表,而近代流态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则以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催化裂化为代表。当前流态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化床内由不同尺度的颗粒、液滴、气泡、聚团的时空不均匀分布所形成的不均匀结构的预测与优化调控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均匀结构与传递和反应的关系理论的研究以及流态化床的计算机模拟与放大研究。当前流态化技术的工业应用范围已涵盖化工、冶金、能源、材料、环境等领域。在我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流态化技术应用尤为活跃。采用由流化床局部构效关系模型与两流体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是解决流态化反应器过程优化调控和设备放大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面临许多挑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目前中国工业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转型期。在许多工业流程中,用高效节能的流态化床反应器替代低效高能耗的回转窑、固定床、移动床反应器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