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长玻纤含量对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长玻纤含量的增加,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逐渐增加;长玻纤在基体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中玻纤含量和扫描频率对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逐渐增加,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降低,同时采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在α转变时分子运动活化能。另外,还研究了玻纤含量对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LGF/AS),研究了不同玻纤含量对LGF/AS复合材料力学、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提高,LGF/AS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逐渐增加;通过SEM证明了玻璃纤维在基体树脂中的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4.
《塑料》2014,(2)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聚甲醛共聚物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玻纤含量对长玻璃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力学、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长玻璃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逐渐增加;SEM图片可以看出玻璃纤维在基体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玻璃纤维(GF)为原料,以环氧树脂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界面相容剂对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粘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环氧树脂,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随着玻纤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均逐渐增加;玻纤质量分数为30%时,GF/AB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未改性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0%,弯曲强度提高了25%,冲击强度也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6.
ABS/SMA/G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玻璃纤维(GF)为原料,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界面相容剂对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粘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MA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随着玻纤质量分数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均逐渐增加,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长玻纤连续添加和短切玻纤制备了玻纤增强尼龙6(PA6)复合材料。主要考察了玻纤含量、玻纤种类以及挤出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和拉伸断面及玻纤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采用短切玻纤加入时,玻纤含量对GF/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随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来越高,断裂伸长率变低。加工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影响。采用长玻纤连续添加时,玻纤的添加位置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不大。在玻纤含量相同时,采用长玻纤连续添加得到的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采用短切玻纤时的性能。玻纤能均匀地分散在PA6基体中,玻纤的保留长度和长度分布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法分别制备了两种玻纤增强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和两种玻纤增强乳液法ABS复合材料,从熔体流动速率、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方面比较了它们的差别,并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H)对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SMAH可明显提高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玻纤增强本体法ABS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塑料》2015,(3)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研究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CP用量的增加,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弯曲模量均先增加后降低,通过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分析得出,当DCP添加量为0.4%时,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基体,加入玻纤(GF)制备高性能ABS/GF复合材料,研究了自制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相容剂的加入,使得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明显提高,同时,还能明显减少浮纤,提高复合材料的光泽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显示,该相容剂与玻纤的相容性良好,并趋向于分布在材料表面。  相似文献   

11.
在自制装置中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长玻纤(LGF)进行表面处理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6/长玻纤复合材料。采用微机全自动热膨胀系数测定仪记录了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曲线,分析了玻纤含量、温度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显著下降,最大降低了74.2%;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衡,转折温度在37℃左右。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随玻纤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最大分别增加了173%、186%和28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玻纤嵌入尼龙66基体中,与尼龙66形成了良好的界面黏结。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长玻纤和短玻纤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长玻纤比短玻纤更易发生缠结,长玻纤增强PMMA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动态模量和动态粘度,且其模量和粘度具有更高的浓度依赖性;长玻纤增强PMMA复合材料时,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剪切变稀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玻纤(GF)/尼龙6(PA6)复合材料,考察了GF含量对GF/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玻纤含量较低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伴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GF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处于最佳平衡状态。在GF增强的基础上,采用滑石粉(Talc)与GF复合增强体系,制备了系列增强尼龙复合材料。考察了Talc含量对PA6/Talc/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Talc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片层状Talc与纤维状GF发挥了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注塑工艺制备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性短玻璃纤维增强PP,通过混合-注塑工艺制备玻璃纤维/PP复合材料,并较全面的研究了玻纤含量、长度、偶联剂类型与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增加到35%时性能最佳;并且发现纤维长度越长,增强的幅度越大;随着注塑次数的增多,聚合物的拉伸强度先大后小,证实3次较好;说明用注塑法来制备短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不同含量玻纤增强的PA6/CaCl2/GF(聚酰胺6/氯化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了不同加料顺序下玻纤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加入玻纤再加入CaCl2的加料方式下,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更高;不同加料方式下,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PA6/CaCl2/GF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维卡软化温度都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玻纤(GF)/聚丙烯(PP)复合材料,考察了GF含量对GF/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玻纤含量较低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伴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GF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在GF增强的基础上,采用滑石粉(Talc)与GF复合增强体系,制备了系列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考察了Talc含量对PP/Talc/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Talc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片层状Talc与纤维状GF发挥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同时GF的使用能降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模塑收缩率,有望在汽车轻量化材料方面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韧性优良的共聚聚丙烯(PPR)作为增强基体,通过玻纤(GF)与PPR制备高性能PPR/GF复合材料,研究了流动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玻纤的含量以及挤出次数对PPR/GF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流动改性剂可大幅增加PPR/GF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流动性可适用于注塑工艺;PP-g-MAH增加了PPR基体与GF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PP/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玻纤含量增加,PP/G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大幅增加,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但材料的韧性仍保持较高水平,所制备PPR/GF/PP-g-MAH共混材料的性能与ABS相当,可替代ABS工程塑料作为结构件使用;多次挤出加工会降低PPR/GF复合材料中玻纤的平均长度和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用量、基体树脂流动性、玻纤形态和短玻纤的单丝直径对玻纤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g-MAH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断面呈韧性断裂。基体树脂PP的熔体流动速率越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短玻纤比长玻纤直接纱增强效果好,玻纤的单丝直径越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当PP/PP-g-MAH/其他助剂质量比为67/2/1时,质量分数30%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研究了MA、DCP含量对一步法挤出长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MA用量,DCP含量的增加导致了一步法反应挤出长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恶化;当MA添加量为0.8%,DCP添加量为0.08%时,一步法挤出长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0.
ABS/Nano-ATH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纳米氢氧化铝(nano-ATH)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ATH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nano-ATH在ABS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no-ATH用量的增加,ABS/nano-ATH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是先升后降,分别在nano-ATH含量为10%和5%时达到最大值;nano-ATH的加入可以提高AB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弯曲模量,但随其用量的增加,nano-ATH在ABS基体中的分散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