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原子利用率、环境因子和"5R"原则(包括"减量"、"循环使用"、"回收"、"再生"及"拒用")来设计二氧化硫(SO2)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包括SO2的溶解性、水溶液的酸性、还原性及其氧化性),做到实验药品的减量化、无污染,实现环境友好。此实验的改进,不仅操作简便快捷,而且现象明显,有助于巩固和加深学生绿色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对甲醛含量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干扰,本文基于GB/T 18204.26-2000中的实验方法,测得标准曲线为y=0.3595x+0.0097,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通过向甲醛标准溶液中加入不同量的二氧化硫标准溶液,发现二氧化硫使测定结果偏低,当二氧化硫与甲醛的质量比达到2.5∶1.0时,再增加二氧化硫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在进行样品测定时,发现硫酸锰滤纸过滤器能够降低二氧化硫对甲醛含量测定的影响,同一实验条件下,有无硫酸锰滤纸过滤器测定的甲醛含量误差为0.0012。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设置温度分别为275 K、285 K、295 K、305 K,压力为10 MPa,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二氧化硫水合物体系的扩散和局部结构。首先预测了二氧化硫、水和体系的扩散系数,并与相应的文献实验数据作比较。接着进一步研究了配位数和氢键数。结果表明温度影响二氧化硫水合物体系的分子扩散,改变二氧化硫和水的分布,令体系的局部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6-2015年株洲市二氧化硫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期间株洲市二氧化硫浓度水平,年、季度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二氧化硫年均值变化呈"V"型,2003年后二氧化硫污染状况逐渐得到改善,2015年二氧化硫浓度已远远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不同功能区二氧化硫浓度水平明显不同,并且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二氧化硫浓度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针对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利用透明玻璃罐头瓶、分液漏斗、具支试管、气球、橡胶塞、塑料灌肠注射器、三通管等,研制成功了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实验装置。不仅得到了应有的实验现象,而且还很好地解决了实验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硫铁矿分解硫酸亚铁的固-固反应,通过HSC热力学软件模拟和实际实验研究考察了含二氧化硫气氛和含氧气氛对硫铁矿分解硫酸亚铁的影响。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硫对反应无明显影响,氧会增加硫酸亚铁的完全分解温度。实验研究表明,二氧化硫会降低原料脱硫率,但进一步增大二氧化硫浓度不会进一步影响原料脱硫率,这与热力学研究结果有差异,是因为HSC软件未考虑反应平衡;氧气浓度越高,原料脱硫率越低,主要因为氧气消耗掉部分还原剂硫铁矿。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青霉素药瓶、注射器和药片盒等作为实验器材来制备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介绍了两种气体制备与性质一体化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以及实验优点。  相似文献   

8.
碱改性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和数据中心净化室内吸附二氧化硫的高效材料,但是鲜有针对符合真实建筑环境的低浓度二氧化硫吸附实验及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氧化铜-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CuO-KOH@AC)、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KOH@AC)、氢氧化镁改性活性炭[Mg(OH)2@AC]等3种碱改性活性炭在温度为25 ℃、相对湿度(RH)为50%、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2 612 mg/L条件下对二氧化硫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碱改性活性炭对二氧化硫的吸附能力受碱负荷量的影响更多。然后测定了CuO-KOH@AC在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522~13 400 mg/L的吸附等温曲线实验值,验证了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Dubin-Radushkevich(D-R)模型的有效性,其中Freundlich模型在低二氧化硫浓度条件(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522 mg/L,误差为-12.18%)下拟合效果最好。CuO-KOH@AC在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2 612 mg/L、不同RH(1%、50%、75%)条件下的吸附实验表明,RH增加能够促进二氧化硫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CuO-KOH@AC吸附二氧化硫后的分析表明,吸附剂表面的吸附物种为—SO3(或SO42-)和—SO2。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CuO-KOH@AC吸附二氧化硫后的分析结果显示,吸附剂表面S6+形态占80%~90%,其比例随着RH的增加而增加。CuO-KOH@AC最终以SO42-形式吸附气态二氧化硫,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9.
简要阐述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对人们生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国家对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限量规定。提出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准确测定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重要性。通过长期工业生产的实践,探索出一套检测二氧化硫气体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准确且数据重现性好,可以准确、快速地测量车间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工业生产中的实际操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采用甲醛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实验中,盐酸副玫瑰苯胺盐酸盐难溶于盐酸溶液中、自配二氧化硫标准储备液繁琐、用移液管移取试剂速度慢等均会给实验带来难题。文章针对这些难题,对实验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降低了实验难度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鲍仁智 《化学世界》2002,43(12):672-673
上海科学出版社高一教材第五章硫中安排了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实验 ,主要方法是分别收集一瓶干燥二氧化硫气体和硫化氢气体于 2 5 0m L集气瓶中 ,将两集气瓶口对口 ,上倒放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 ,下放硫化氢气体的集气瓶 ,抽去集气瓶盖 ,如右下图。即可观察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气体反应SO2 +2 H2 S=3 S↓ +2 H2 O现象 :有乳白色浑浊在集气瓶壁上 ,同时还有水珠出现。实验成功率较高 ,但也有时现象不够明显 ,因须事先准备好 SO2 和 H2 S气体 ,时间一长气体泄漏甚至导致失败。笔者在教学中为确保实验成功 ,改进上述实验方法如下 :…  相似文献   

12.
黎焕珍 《江西化工》2013,(2):125-128
鉴于我国的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已经十分严重,本文通过实验,探讨光催化剂纳米TiO2在去除二氧化硫上的作用,意图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3.
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最常用的方法是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在采用甲醛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实验中,玻璃器皿的洁净度、试剂的有效性、反应条件等均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针对以上因素,对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2.4.2 氯磺化聚乙烯 氯磺化聚乙烯具有优异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性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制备方法是将聚乙烯溶解在四氯化碳中,通入氯气和二氧化硫(目前改用磺酰氯),在聚乙烯溶液中加入过氧化物或偶氮类引发剂和助催化剂,然后在沸点下通氯气和磺酰氯,直到规定的取代度。反应后的溶液除去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再加入稳定剂,用蒸馏法除去溶剂循环使用。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导入再生装置并与氯反应,生成SO_2Cl_2也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绿色化学是当今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把绿色化学理念融合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二氧化硫制备是一个重要的中学化学实验,对绿色化学要求很高。本文主要对设计微型实验制备二氧化硫进行了绿色化探究,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化学药品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更简便、更有效地向中学生传授绿色化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甲醛、香烟燃烧烟气、二氧化硫作为典型的PM2.5,采用吸收或降解的方法去除这三类污染物。实验用水作为参照,分别用不同的物质来吸收或去除甲醛、香烟燃烧烟气、二氧化硫。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和过氧化尿素去除甲醛时,合理的实验条件是去除时间为60min,用量为30g;用稀硫酸吸收烟气中尼古丁时,硫酸浓度选择为15%;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时,合理的实验条件是吸收时间为10min,水溶液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17.
《乙烯工业》2010,(4):9-9
<正> 环保部"十二五"规划已经初步拟订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总量控制目标。到2015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10%,而COD的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5%。"十一五"期间,相比二氧化硫,COD的减排难度非常大。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  相似文献   

18.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是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方法之一,实验条件要求严格,文章对二氧化硫标准中间液的存放时间、PRA溶液的添加顺序、甲醛缓冲吸收液的存放时间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见解,为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硫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俊芳 《广州化工》2011,39(18):108-109
采用蒸馏-碘滴定法测定了红薯蕃茄粉丝中二氧化硫残留,精密度在1.3%~1.87%之间。结果表明:粉丝中微量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可以用蒸馏-碘滴定法快速检测。此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粉丝中二氧化硫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在不同的浸渍时间和真空处理温度下,浸渍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PAN-ACF)。以正交实验和单因素法分析影响改性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吸附二氧化硫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浸渍的初始浓度是影响改性的最主要因素,浓度达到0.12mol/L时,吸附量接近最大值,而浸渍时间和真空处理温度影响相对较小,并且改性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耐疲劳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