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4',5,7-三羟基黄酮)为原料,利用Mannich和磺化反应先后合成了两种芹菜素衍生物8-(N,N-二乙基)-亚甲基胺基-4',5,7-三羟基黄酮(Ⅰ)、8-(N,N-二乙基)-亚甲基胺基-4',5,7-三羟基黄酮-3'-磺酸(Ⅱ),并对其结构进行ESI-MS、1HNMR、13CNMR表征。利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结合内滤光校正、分子对接研究了298、303、308 K时两种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制。光谱法结果表明,衍生物Ⅰ、Ⅱ通过与HSA形成复合物而对HSA有荧光猝灭作用,猝灭原因是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且衍生物与HSA的结合位点在HSA的亚结构域ⅡA附近,Ⅱ比Ⅰ更容易被转移和运输。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结合点数为1,且ΔH和ΔS均大于0,表明疏水作用为主要作用力。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两种衍生物与HSA均是通过疏水作用力和氢键结合于HSA的疏水空腔内,其中疏水作用为主要作用力,这与热力学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应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新型含硒席夫碱2-苄基亚胺基次甲基-4-(3-苄基亚胺基次甲基-4-羟基-苯硒基)苯酚(BBH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生理pH值条件下BBHP主要通过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方式使HSA的内源荧光得以强烈猝灭;BBHP与HSA主要有1个结合位点数,298 K时的结合常数为1.392×106 L·mo1-1;该结合反应为自发的放热过程,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o)rster无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两者之间的结合距离r=2.42 nm,同时考察了BBHP对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咖啡酸、间羟基肉桂酸为母体,分别与止血芳酸反应,设计合成两种羟基肉桂酸衍生物(E)-4-{[1'-(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酰氨基]甲基}苯甲酸(Ⅰ)、(E)-4-{[1'-(3″-羟基苯基)丙烯酰氨基]甲基}苯甲酸(Ⅱ),并用MS、IR、1HNMR、13CNM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其在体外生理条件下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Ⅰ和Ⅱ都可以使HSA的内源荧光发生静态猝灭,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且对HSA的构象产生一定影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衍生物Ⅰ、Ⅱ与HSA结合在亚结构域ⅡA(即site I)中,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时还存在着疏水作用,且衍生物距色氨酸残基(Trp214)很近,很好地解释了衍生物有效猝灭HSA内源荧光的实验现象。分子对接与实验获得了一致性的结果,二者相互佐证,提高了实验结果推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华法林(WF)是临床常用口服抗凝药物,有关它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位点处的热点残基、作用力类型以及对HSA构象影响报道较少。通过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利用分子模拟、内源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WF与HSA之间作用机理。WF能使HSA构象发生改变,导致Tyr残基微环境极性降低、Trp残基周围亲水性增强。WF能有效猝灭HSA内源荧光,猝灭机制属静态猝灭,通过Lineweaver-Burk方程求得两者间结合常数(KA)为3.55×105L/mol(310 K)、结合位点数(n)约为1。Van′t Hoff定律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ΔH=169.56 kJ/mol和ΔS=653.23 J/(mol·K)),说明WF与H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根据F9rster′s能量转移定律确定,WF与HSA结合距离为2.87 nm。WF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力与HSA的亚域ⅡA中氨基酸残基进行作用,WF周围4.0?区域还存在ⅠB、ⅡB、ⅢA亚结构域的30个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5.
4-(N,N-二乙基胺基)苯乙酮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制备4 (N,N 二乙基胺基)苯乙酮的方法,该方法以N,N 二乙基苯胺为原料经Vilsmeier反应制得4 (N,N 二乙基胺基)苯甲醛,再与盐酸羟胺成肟脱水得到4 (N,N 二乙基胺基)苯甲腈,最后与氯甲烷格氏试剂反应水解后而得。经过工艺改进,反应各步收率分别达到80%、90%、85%,合成总收率达到了60%。  相似文献   

6.
洪利明  刘林海  朱峰 《化学世界》2019,60(4):199-206
合成了2,6-二甲基-4-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甲酸乙酯(药物分子a)和2,6-二甲基-4-甲基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甲酸乙酯(药物分子b),并用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计算出不同温度下药物分子与BSA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分子可以使牛血清白蛋白(BSA)发生荧光猝灭,其猝灭机理是形成基态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药物分子a与BSA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力(ΔH0,ΔS0);药物分子b与BSA的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ΔH0,ΔS0)。  相似文献   

7.
以咖啡酸、间羟基肉桂酸为母体,分别与止血芳酸反应,设计合成两种羟基肉桂酸衍生物I、II,并用MS、IR、1H-NMR、13C-NM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其在体外生理条件下与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I和II都可以使HSA的内源荧光发生静态猝灭,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且对HSA的构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衍生物I、II与HSA中的结合位于亚结构域IIA(即site I)中,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时还存在着疏水作用,且衍生物距色氨酸残基(Trp214)很近,很好地解释了衍生物有效猝灭HSA内源荧光的实验现象。分子对接与实验获得了一致性的结果,二者相互作证,提高了实验结果推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3-(2-羟乙基)-2-对甲苯胺基喹唑啉-4(3-H)-酮(HTQ)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KSV、表观结合常数Kb以及主要的热力学参数ΔHθ、ΔGθ、ΔSθ等。结果表明,HTQ能强烈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其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当HTQ与BSA以摩尔比1∶1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其结合过程主要是熵驱动,相互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给体(BSA)与受体(HTQ)之间的结合距离。  相似文献   

9.
应用水溶性4,9一二[N-(2一二甲氨基)乙基]-9-吖啶胺-4-甲酞胺(DNAF)探针,研究了DNA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作用机理.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H,△G以及△S;通过荧光猝灭方法研究结合作用,测定出结合位点数n和表观结合常数KA;根据荧光共振能童转移理论求得供体BSA和受体DNAF的距离r;...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15,(7):1285-1289
合成并表征了6-甲基-4-(4-甲氧酰基苯基)-5-甲氧羰基-3,4-二氢嘧啶-2-酮,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为静态猝灭;化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在298 K时分别是7.043 7×102L/mol和0.970 3,化合物与BSA以接近1∶1(物质的量比)的比例生成基态复合物;热力学数据表明化合物与BSA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相结合(ΔH0,ΔS0,ΔG0);结合距离(r)为3.49 nm,表明化合物与BSA分子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含4-(2’,4’,6’-三甲苯基)氨基蒽醌染料的合成,包括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这类染料染羊毛、聚酰胺、皮革及棉为艳蓝色和艳紫色,并具极好的耐光和耐湿处理牢度。  相似文献   

12.
有机碱催化合成8-氯4(2’-氯4’-氟苯氧基)喹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8 二氯喹啉和 2 氯 4 氟苯酚在三乙胺催化下合成了题示化合物 ,其收率为 75%,比熔融缩合法高 2 6%。最佳反应条件为 :n( 4 ,8 二氯喹啉 )∶n( 2 氯 4 氟苯酚 )∶n(三乙胺 ) =1 0 0∶1 75∶1 0 0 ,回流时间为 2 0h。  相似文献   

13.
以4-[(2,2'∶6',2″-二吡啶基)-4-吡啶]-N,N-二乙基苯胺作为活性配体,合成了新型Co(Ⅱ)配合物[Co_2(μ-Cl)_2Cl_2L2][CoLCl_2](CH_3CH_2OH)_2。通过X-单晶衍射、质谱、红外、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从MTT实验可以看出,相对于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目标化合物对BEL-7404、T-24、A549、MGC80-3等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IC_(50)范围为6.69~20.24μmol/L,尤其是对T-24细胞,IC_(50)值为6.69(±1.09)μmol/L,其活性约为顺铂的3倍。  相似文献   

14.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8-氨基喹啉结构与具有良好特性的三氮烯结构相结合,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证实。研究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在λex/λem=416 nm/512 nm处产生强荧光,并且能被Cu2+荧光增强。基于此,建立了BPAQAQ测定Cu2+的新型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10-8~1.0×10-5mol/L,检测限为1.1×10-8mol/L。将其应用于大米粉和小麦粉中Cu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4-(2',4'-二氟苯基)-苯乙酮的拜耳-维利格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军  陈志荣  王晓冬 《精细化工》2000,17(2):118-120
研究了题示化合物的拜耳- 维利格反应特性,考察了温度、催化剂、惰性气体保护、操作方式、过酸用量等影响因素。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50 ℃,复合催化剂催化,惰性气体保护,两步法操作,n(过酸)∶n(酮)= 3∶1。揭示了有无惰性气体保护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收率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特性,并给出了解释。在最佳条件下,整个反应时间只需7 h,且收率能达到92 % 。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对4,4’-二氟二苯甲酮(DFBP)进行了年产200吨规模的工业化设计,从技术关键、工艺流程、设备选材、三废治理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对DFBP工业化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该设计有如下特点:工艺简单、合理,操作稳定、安全,三废治理有效,原材料及设备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氯化(8S,9R)-(-)-N-苄基辛可尼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星  覃兆海  王明安 《化学试剂》2001,23(2):109-109,114
等摩尔的苄氯与辛可尼定在无水乙醇中回流2-4h,即可得到氯化(8S,9R)-(-)-N-苄基辛可尼定,产率为60%,e,e.值为>99%。  相似文献   

18.
N—(4—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弟  赵桂芳 《广州化工》2000,28(4):112-114
以顺丁烯二酸酐(MA)、对氨基苯甲酸(4-AA)为原料,用一种新方法合成了N-(4-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4-CPM),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并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H-NMR)对4-CP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