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丙烯自然和人工气候老化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致雯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4,(3):9-16
对三种牌号聚丙烯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气候老化,以断裂伸长率保持率评价为指标,建立了以紫外光辐照能为变量的两种老化之间的相关方程,探索了用人工气候老试验去预报自然气候老化试验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曾兆祯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1,(1):15-18
聚乙烯制品在户外使用过程中因受到大气腐蚀的综合作用而老化,逐渐失去使用价值。本试验是对支链少的低压聚乙烯耐大气老化性能进行考察,并通过氙灯光源人工气候试验,寻求两者的换算关系,以期用人工气候试验在较短时间内能预测在户外环境的耐候性。 相似文献
3.
湿热老化对杂环芳纶拉伸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芳纶Ⅲ(杂环芳纶)与芳纶Ⅱ的力学性能差异,尤其是湿热老化后对拉伸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湿热老化实验。设置了在温度80℃和相对湿度85%条件下,对纤维材料老化2 500 h的实验要求,研究了Kevlar、Armos和F-12纤维的吸湿性能、拉伸强度、断裂延长率以及弹性模量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湿热老化实验后,3种芳纶的性能略均有所下降;F-12纤维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聚乙烯以以断裂伸长率保持率为评价指标,建立了该指标在自然和人工气候条件下随紫外光辐照能变化的动力学方程,讨论了两种气候老化的相关性,探索了由人工气候老化试验去预报户外自然气候老化试验时间。 相似文献
5.
用红外光谱法跟踪聚乙烯标准参考片气候暴露过程的分子结构变化,发现其羰基生成与链端乙烯基的增长线性相关,但斜率tg随曝露环境而变,称e为气象综合作用角。研究证实,这个描写曝露膜分子结构变化的参数能够用来表征聚合物环境的气候特性和评价人工气候装置对自然气候的模拟性,在统计分析广州30的地面气象上基础上,结合对市售气候的结构与性能之佗们仿造自然气候能力与局限,建议优先到阳光下试验,经济又可靠。 相似文献
6.
以氙灯作为辐照光源,对外径分别为110 mm和63 mm的两种规格聚乙烯燃气管进行了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通过测试聚乙烯燃气管试样在不同累积接受能量下的氧化诱导时间、拉伸性能、熔体流动速率(MFR)等3项重要性能指标的变化,探讨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对聚乙烯燃气管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接受能量为3.5 GJ/m2时,聚乙烯燃气管试样表面发生严重老化,其氧化诱导时间均小于10 min;当接受能量达到4 GJ/m2时,试样氧化诱导时间急剧衰减,均小于5 min,其表面几乎完全老化。随着接受能量的增加,所有试样的拉伸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幅度均较小,与无色条试样相比,表面带有黄色色条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发生锐减,所有试样的MFR未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赵平幸荣勇黄正安徐长刚徐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0):13+261-13
以芳纶II纤维作为探讨对象,研究了拉伸速率和纤维束捻数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II纤维拉伸速率为125mm/min时,拉伸强度最大,变异系数最小;经验公式TTMP3162=确定的捻数,可使得拉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将聚氯乙烯(PVC)弹性体试样进行户外曝晒试验,对试样老化前后的外观、力学性能、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考察了光、热、氧对PVC弹性体气候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曝晒6个月后PVC的外观暗淡但有韧性,出现少量裂纹,分布也不均匀;拉伸强度逐渐增加,而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16个月时下降到73.26%。导致断裂伸长率下降和拉伸强度逐渐增加的原因是DOP增塑剂的慢慢挥发。PVC样品经过16个月的曝晒后的红外光谱显示:波峰1620cm-1的出现说明有C=C存在,波峰969cm-1的消失说明高分子中的CH2断裂,这些都是分子老化所造成的。最后通过数学建模应用软件计算16个月后的断裂伸长率,预测可知:PVC弹性体在户外暴露30个月后就失去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与国内具备生产光荣牌的企业进行质量研究合作,对前期研发的十种光荣牌成品进行耐人工气候老化试验,并且选择四个油墨厂家生产光荣牌所需的三种油墨(红色油墨、黑色油墨、沙底镀金油墨),分别制作成十二组标准试验样板,通过定期记录光泽、色差和外观情况,研究光荣牌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能.研究发现,70%光荣牌成品240h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相似文献
10.
11.
The effect of surface-conditioning of fiber-posts on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post and on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root dentin and cement and between the fiber-post and the composite core were assessed. The fiber-posts were subjected to cleaning with alcohol (AL), treatment with AL + silane (SIL), sandblasting with Al2O3 particles + SIL, H2O2 etching + SIL, hydrofluoric acid etching + SIL, and H3PO4 etching + SIL. For comparison, another group of specimens was left unconditioned (control group). The conditioned fiber-posts were cemented to bovine roots, and standardized cylindrical resin cores were fabricated. The specimens were subjected to 106 mechanical pulses and then sectioned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 axis of the root. Push-out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sliced root sections, and microtensile testing was applied to the trimmed sliced core sections. The posts were also subjected to three-point bending tests. The surface-conditioning did not have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ush-out strength. However, silanization increased the microtensile strength at the resin core. Sandblastin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flexural strength as compared to other surface treatments.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post surface-conditioning did not improve the post retention in the root canal, although silanization enhanced the adhesion to the core resin. Sandblasting with 125-µm alumina particles should be avoided.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自然暴露方法对ABS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直接大气暴露、玻璃板下暴露和百页窗下暴露3种自然暴露方法,研究了ABS塑料外观、力学性能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海南自然暴露过程中的变化,考察了光、热、氧对ABS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环境下,氧是引起ABS老化的主要因素,光和热加速了氧对ABS的作用;冲击强度对ABS的老化相当敏感,3种自然暴露方法下暴露3个月后ABS的冲击强度保持率均下降至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按ASTM D4459-1999进行的氙灯老化试验中,聚苯乙烯样板的色差和光泽保持率随辐照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聚苯乙烯样板色差随辐照度的变化,符合相关系数接近于1的线性回归方程。在按ASTM D4459-1999进行的氙灯老化试验中,聚苯乙烯样板可作为参考材料,以色差为老化指标.监控老化设备的运转,保证在试样品在规定条件下老化。 相似文献
15.
16.
对轨道结构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进行了氙灯加速老化及湿热老化试验,研究了GFRP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等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考查了不同化学介质对成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GFRP具有优异的耐光老化、耐湿热老化及耐化学介质性能。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了热处理过程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对PPTA纤维升温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现在3 300 cm~(-1)处—NH—伸缩振动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峰型变宽,吸收峰强度减弱。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单丝强度仪、比浓对数黏度等研究发现:经热拉伸处理后的PPTA纤维内部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增加,自由氢键数减少,游离的—NH_2含量却增加,纤维比浓对数黏度和强度降低,说明纤维的拉伸强度是由分子间作用力以及分子链段的长度共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