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塑料》2018,(5)
增塑剂是软质聚氯乙烯(PVC)中最重要的一类助剂,然而由于增塑剂分子与PVC分子链间无化学键相连,在PVC制品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增塑剂分子不可避免地从PVC制品中发生迁移或扩散,不仅使PVC制品的物化性能下降,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由增塑剂迁移扩散所带来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急需得到解决。当前,国内外很多研究者正通过对增塑剂进行共价键接枝改性的途径以及向PVC基质中添加外加剂等非共价键的途径抑制增塑剂的迁移。文章重点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共价键及非共价键途径抑制增塑剂迁移扩散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了采用绿色经济合成路径、优化增塑配方等方式抑制增塑剂迁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增塑剂从聚氯乙烯(PVC)中解吸会导致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升高,这会对制品的性质产生不利的影响。泄漏出的增塑剂对周围环境介质的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PVC用于包装材料或者用于生产不同需求的容器时,这个问题将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3.
加有DOP之类“单体”增塑剂的聚氯乙烯(增塑PVC),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并能制成适宜柔韧性的制品,但由于“单体”增塑剂易挥发、迁移、析出或被抽出,其制品难免存在耐久性差的缺点。耐久性的高分子增塑剂,如丁腈橡胶(NBR),常用作PVC的改性剂。据说往掺混NBR的PVC-鞋底配方中加进氯化聚乙烯(CPE),可改善低温挠曲强度和耐磨性。为得到综合性能好的增塑PVC基本配方,  相似文献   

4.
PVC中增塑剂迁移和抽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涛  于同利 《塑料助剂》2009,(5):13-15,27
讨论了聚氯乙烯(PVC)中增塑剂抽出和迁移的危害性和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影响增塑剂抽出和迁移的主要因素,如:增塑剂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环境温度、增塑剂含量、介质和时间。归纳总结了各种能有效抑制PVC中增塑剂抽出及迁移问题的解决办法及研究成果,主要为添加聚酯增塑剂、添加纳米粒子、使用离子液体、表面改性、表面交联、表面喷涂防护涂层等。  相似文献   

5.
绿色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聚氯乙烯(PVC)作为塑料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聚氯乙烯,尤其是软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增塑剂,目前使用的增塑剂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类产品。但是由于存在潜在的致癌性,国外已经严格控制其使用。我国也已经制订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将逐步淘汰邻苯二甲酸酯类在食品包装材料、医疗器具以及儿童玩具等方面使用。因此传统增塑剂的应用领域受到限制,研究开发新型、绿色增塑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柠檬酸三正丁酯(TBC)就是一种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绿色增塑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聚氯乙烯(PVC)制品中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对苯二甲酸二辛脂(DOTP)和环保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TBC)、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在42 °、46 °、55 °白酒中的迁移规律,并用Gaussian 03程序对其结构进行模拟计算,探讨了分子结构影响增塑剂迁移行为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与介质接触时间的延长、白酒度数的增大,增塑剂的迁移率逐渐增大;不同种类分子结构的增塑剂的迁移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性,增塑剂分子的偶极矩越大,其分子极性越强,增塑剂与PVC相容性就越好,其迁移率越小;几种增塑剂中,迁移率大小为:TBC>ATBC>DOP>DOTP。  相似文献   

7.
软质聚氯乙烯中增塑剂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勇  张军 《塑料科技》2006,34(2):45-48
以丙酮、乙醚、正己烷和甲醇为萃取剂,萃取聚氯乙烯(PVC)/粉末丁腈橡胶(PNBR)热塑性弹性体制品和软质聚氯乙烯制品。考察了4种有机溶剂萃取增塑剂的效果及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醚作为萃取聚氯乙烯/粉末丁腈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软质聚氯乙烯制品中增塑剂的溶剂最为合适,萃取时间为12h。  相似文献   

8.
日本PVC增塑剂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是应用最广泛的聚氯乙烯(PVC)增塑剂,可以提高制品的可塑性、流动性和柔韧性。2005年日本PVC增塑剂市场不振,需求量和生产量双双下滑。另一方面,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权威机构纷纷认定这类增塑剂不会对人体和环境带来损害,但仍难以说服大众。  相似文献   

9.
在近二十年来,大量的软质聚氯乙烯(PVC)被用于食品包装以及医药领域。为了使聚氯乙烯(PVC)变得柔软或易弯曲,增塑剂按照所需柔软性被加入到聚氯乙烯(PVC)中。聚氯乙烯(PVC)这种可以添加大量增塑剂的特性,使其成为最重要的通用高分子材料之一。目前,邻苯二  相似文献   

10.
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是应用最广泛的聚氯乙烯(PVC)增塑剂,可以提高制品的可塑性、流动性和柔韧性。2005年日本PVC增塑剂市场不振,需求量和生产量双双下滑。另一方面,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权威机构纷纷认定这类增塑剂不会对人体和环境带来损害,但仍难以说服大众。  相似文献   

11.
聚酯增塑剂是极性高分子聚合物,与PVC有很好的相容性,加入PVC配方内,都能使PVC塑化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提前,作为一种配方原料与助剂,常和DOP、环氧大豆油复配并用,由于聚酯增塑剂具有较强极性,与DOP在配方中亲和性还和其他的液体增塑剂产品的特性有关,当聚酯增塑剂用于PVC制品中能起到了吸引和固定其他增塑剂不向PVC制品的表面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聚氯乙烯软制品的加工生产中,增塑剂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助剂。但是没有一种增塑剂能单独地完全满足我们所需要的所有理想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开发选择多种新的增塑剂,并把它们经过优化组合匹配应用以保证我们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本文介绍了新型增塑剂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在聚氯乙烯薄膜和人造革中的应用,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与其它增塑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PVC压延薄膜和人造革生产中以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为主增塑剂取代主增塑剂DOP或M—50是完全可行的。产品不但完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而且突出地显示出该增塑剂增塑效率高、相容性好、安全系数大、制品柔韧性良好等特点。更重要的是使用该增塑剂大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3.
根据增塑剂的迁移特性,确定出一种增塑剂迁移率的测试方法。结果显示,测试方法的最适合测试条件为,时间2 h,温度60℃,增塑剂添加量60份,试片厚度1 mm。根据试验数据,有利于PVC制品生产厂对储存温度、时间、压力(制品叠加所产生)的选择,来最大程度降低制品中增塑剂的迁移风险。同时研究了加工温度、PVC树脂粉规格牌号、增塑剂种类、稳定剂添加量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程度。并对各试验现象,从内部分子结构及形态,给出迁移机理的解释,为将来了解新助剂的迁移特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郭卫红  汪济奎 《化工时刊》1993,(1):8-11,7,8
一、前言聚氯乙烯是通用塑料中的重要品种。发展历史悠久,应用面极广。软质聚氯乙烯,如薄膜、软管、人造革等是聚氯乙烯塑料中最主要的制品。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软质聚氯乙烯制品都是用小分子增塑剂增塑的,综合增塑效果较好的有DOP、DBP 等,以DOP 最常用。但小分子增塑剂一个突出的缺点是耐久性差,易迁移、易抽出,耐低温性能差,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寿命及使用效果.随着对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发现有些高分子与聚氯乙烯共混,可以对聚氯乙烯起到类似小分子增塑剂的增塑作用,而且耐久性、耐低温性能比小分子增塑剂好,不易迁移、抽出。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聚氯乙烯使用经济,性能良好,制品有板、管、片、膜、型材、人造革、电缆护套、地板砖、玩具、鞋子、瓶子、唱片和其它日用品;从软到硬,用途广泛,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每个领域。聚氯乙烯加工,特别在软制品中需用大量增塑剂,通常采用的主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以及优良耐寒增塑剂癸二酯二辛酯(DOS)。长期以来,增塑剂供应不足,限制了PVC制品的生产。苏州化工研究所实验厂根据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专利等文献试制了二甲苯甲醛树脂(XF树脂),这种树脂完全可以代替部份DOP或DBP等增塑剂,使用这种增塑剂的聚氯乙烯产品具有下列优点:  相似文献   

16.
聚氯乙烯的紫外光降解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聚氯乙烯(PVC)的紫外光降解机理。PVC的立构规整性、溶剂、增塑剂、热稳定剂和颜料及PVC的共混物一般被认为是光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紫外光波长及制品厚度会对紫外光降解过程产生一定影响。作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有关光降解的研究不仅有利于防止PVC制品在一般场合下的过快降解,而且有益于合理利用PVC作为环保材料时的光降解特性。  相似文献   

17.
《广州化工》2021,49(3)
以异山梨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酯,通过与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比,考察了其聚氯乙烯(PVC)制片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异山梨醇酯在PVC制片中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耐抽出性、耐挥发性及相容性,异山梨醇酯作为生物基增塑剂可替代传统增塑剂的DOP和DOTP用于PVC制品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试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基本性能,剖析其颗粒内部结构,分析了PVC制品中形成"假鱼眼"的因素。结果表明:树脂颗粒分布较宽、质量平均粒径较大,易使制品形成"假鱼眼";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偏大也易使制品形成"假鱼眼";树脂颗粒皮层结构较紧密、颗粒内部孔隙分布不均匀以及孔隙率较低影响了增塑剂的吸收量及吸收时间,是造成PVC制品"假鱼眼"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9.
前言 聚氯乙烯(PVC)分子中含有氯原子(含氯量为56%),是一种自熄性聚合物,其氧指数为45~49。为了制得电缆料,在加工PVC树脂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为DOP),但加入增塑剂后往往使制品的氧指数大大下降,达不到阻燃的要求。为了改进增塑后的PVC制品的阻燃性能,已有  相似文献   

20.
一类新型环氧增塑剂——环氧植物油酸多元醇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万聪 《塑料助剂》2011,(1):5-7,16
介绍了一种新型聚氯乙烯(PVC)增塑剂环氧植物油酸多元醇酯,包括它的合成方法及用其增塑的PVC的物理性质,它与PVC的相容性优于环氧大豆油。在用作PVC的主增塑剂时,被增塑的PVC为力学性能优于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的同类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