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自行设计并合成了分子量在1000以上,以多个-NH-和-OH作为锚固基团的梳型大分子分散剂AAFC(烷基酚-烷基胺甲醛缩合物)。研究了用AAFC对酞菁绿颜料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考察了AAFC的不同加量对酞菁绿颜料的粒径分布、润湿性的影响。对经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和极性成分进行了估算。经5%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以正辛醇为分散介质,粒径在0~1μm区间的粒子达98%以上。与十八胺相比经AAFC处理后的酞菁绿颜料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加量以5~7%为宜。  相似文献   

2.
酞菁绿颜料的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酞菁绿进行了表面处理,考察了不同极性基团,碳链长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及不同分散介质对颜料粒子的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羟基,氨基和羧基作主锚固基团的SPAN和TWEEN类,脂肪胺和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均有利于酞菁绿颜料的细化,表面活性剂的最好用量为5%~8%,弱极性有机介质利于酞菁绿绿颜料的分散。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酞菁绿进行了表面处理,考察了不同极性基团,碳链长度,表面活性剂用量以及不同分散介质对颜料粒子的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以-OH、-NH2和COOH作为锚固基团的Span和Tween类,脂肪胺和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均有利于酞菁绿颜料的细化。在锚固基团相同的条件下,碳链长度在12~18碳范围内随碳链增加有利于颜料的细化但作用不大。表面活性剂的最好用量为5%~7%。弱极性有机介质有利于酞菁绿颜料的分散。  相似文献   

4.
徐燕莉 《染料工业》1998,35(3):10-13,28
本文采用不同长度碳边的脂肪酸和脂肪胺对酞菁绿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经处理后,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窄分布方向转动。随碳氢链长度增加润湿临界表面γc略有下降,颜料的表面能γs和表面能色散部分r^d变化不大,但表面能一部分γ^p有明显变化。经十八胺的十八酸处理后,颜料的γ^p由来处理样的5.2mN/m分别降至2.0mN/m和2.9mN/m,降低率分别为61.5%和44.2%。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自行合成的四种铜酞菁有机胺类衍生物对酞菁蓝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得到了以下规律:颜料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随着铜酞菁衍生物碳氢链长度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成分变化不大,而极性成分下降比较明显;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方向移动,经铜酞菁衍生物处理后的颜料在正辛醇、二甲苯中分散,粒径在4μ以下的颜料粒子重量百分比由空白样品的50.1%增加至88.4%和96.4%;  相似文献   

6.
杨鸿敏 《上海染料》1998,26(4):30-32
本文以酞菁绿膏状物为原料,采用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添加剂种类、添加剂用量对酞菁绿易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种不同类型添加剂复配、添加剂用量为颜料量的5% ̄7%时,可以提高颜料的易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数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铜酞菁颜料进行表面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颜料的平均粒径,对水的润湿角及流动性下降,形成的水分散体系稳定性得到提高。颜料表面处理的效果与聚乙二醇分子量及其添加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张旭东  何文 《中国陶瓷》1996,32(3):23-26
本文介绍了Co2O3-Cr2O3-Fe2O3-MnO2系高温黑颜料的合成工艺,研究分析了四种氧化物的不同配比、混合及合成温度等工艺过程对颜料呈色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含钴量较低呈色纯正的Co-Cr-Fe-Mn系高温颜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过渡金属络合物吸收光谱理论对Co、Cr、Fe、Mn四种元素的变价离子使含B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自行合成的四种铜酞菁有机胺类衍生物对酞菁蓝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得到了以下规律:颜料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随着铜酞菁衍生物碳氢链长度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颜料的表面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色散成分变化不大,而极性成分下降比较明显;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方向移动,经铜欧菁衍生物处理后的颜料在正辛醇、二甲苯中分散,粒径在4μ以下的颜料粒子重量百分比由空白样品的50.1%增加至88.4%和96.4%;经表面处理后的颜料,其流动性也普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不同长度碳氢链的脂肪酸和脂肪胺对酞菁绿颜料进行了表面处理。经处理后,颜料的粒度分布向小颗粒、窄分布方向转动。随碳氢链长度增加润湿临界表面张力γc略有下降,颜料的表面能γs和表面能色散部分rd变化不大,但表面能极性部分γp有明显变化。经十八胺和十八酸处理后,颜料的γp由来处理样的52mN/m分别降至20mN/m和29mN/m,降低率分别为615%和442%。  相似文献   

11.
利用A1—Co—Mo催化剂废渣研制生产钴系陶瓷颜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德  张青 《陶瓷工程》2000,34(2):13-15
采用煅烧和碱洗的方法试制成功了A1-Co-Mo催化剂废渣的预处理工艺,并着重探讨了用该工艺处理后的A1-Co-Mo废渣取代部分Co2O3生产钴系陶瓷颜料。  相似文献   

12.
普通加工方法获得的通用型酞菁绿适用于涂料、油墨、塑料等各种领域。这种铜酞菁绿颜料在一些专用领域,如以硝化纤维、聚酰胺等树脂为基础的溶剂油墨体系中,亲和性不好,颜料分散后所得到的体系流动性低,成膜的光泽度不好。要改进颜料在上述领域的应用性能需要对颜料粒子的大小、形状,粒径分布及颜料粒子的表面极性做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3.
张旭东  何文 《陶瓷》1997,(5):44-46,16
利用晶体场理论,对Co2O3-Cr2O3-MnO2-Fe2O3系高温黑颜料在基础釉中的呈色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该系颜料呈色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这对该系颜料的生产和正确使用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纺锤形透明氧化铁颜料的制备及表面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Na2CO3为沉淀剂用空气氧化法合成了纺锤形透明氧化铁黄颜料,并采用月桂酸作为表面处理剂,对透明氧化铁黄颜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处理后产品透明性明显提高,并且有明显 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部分酯化物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的部分酯化物(SME)对酞菁蓝颜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发现(SME)钠盐的加入对酞菁蓝颜料临界润湿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粒径分布和ζ电位等表面性质有明显的影响,能有效的改善酞菁蓝颜料的润湿性,流性和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自行设计并合成出新型颜料分散剂RSJ,用于酞菁蓝颜料的表面改性处理。分别研究在不同RSJ加量条件下酞菁蓝颜料临界润湿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流动性以及水相中分散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并从中发现:经RSJ0.5%~3.0%添加量改性处理后,颜料临界润湿表面能γ_c由23mN/m变为34.8mN/m,提高了51%;对水的接触角由82.4°变为47°,减小了47%。表面自由能中的色散成分γ_s~d变化不大,可以认为保持不变,但是γ_s~p却由18.9mN/m变大为27.2mN/m,使得γ_s整体提高13%。此外,流动性提高2.5倍,水中分散稳定性提高了29%。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C.I.颜料红177的颜料化方法及其基本过程并采用添加表面处理剂对该颜料进行颜料化处理。此外,本文还以海泡石为核,对该颜料进行包核颜料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颜料在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三种对酞菁绿颜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处理后产品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群青颜料的球磨及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自制球磨机,以乙醇为溶剂对群青颜料进行球磨,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群青颜料色浆,用于随后的改性研究.分析了球磨时间、球料比、色浆浓度、分散剂用量、磨球大小和级配对群青颜料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用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炕(APTEs)对不同粒径群青颜料进行表面改性,探讨了改性颜料粒径大小与体系稳定性、印花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颜料粒径越小,体系分散稳定性越好;改性后颜料耐酸性随粒径减小而降低;印花织物的干摩擦牢度随粒径减小而升高,但湿摩擦牢度随粒径减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酞菁结构,铜酸菁的晶型,铜酞菁的晶型转化和颜料化处理,以及酞菁绿颜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