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日照苏家村遗址位于鲁东南沿海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中期一处重要的环濠聚落。该遗址新出土的钱山漾文化细长颈袋足(M45:5)作为目前已知南方系陶布最北的一件,揭示出公元前2300年前后中国南北方的区域文化交流。本文通过对苏家村出土钱山漾文化红陶、其他龙山文化红陶及部分苏家村黑陶的主、微量元素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揭示了苏家村本地生产钱山漾文化红陶的可能性,表明龙山文化早中期的制陶业的发展可能伴随着南方系制陶工匠的迁徙。  相似文献   

2.
二里头文化陶爵与龙山文化的陶鬶是两种不同功用的器物。陶鬶不是陶爵的祖型,陶爵的祖型是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三足杯,它和陶爵不仅功用相同,形制也有相似之处。在海岱地区和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三足杯传播到豫北地区,并与当地的单耳杯相融合,产生了更加便于饮用的原始陶爵。原始陶爵逐渐演变,最终形成了二里头文化陶爵。龙山文化晚期陶爵和二里头文化一期陶爵风格上的突变源于二里头文化统治者对稳定、规范的礼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淄博,位于泰山东麓的齐国故地,是人类最早开拓的地区之一。它近邻沂源人的故乡和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故乡。公元前4040至224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淄博的先民们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早期多红陶,晚期灰、黑陶比例增多,并烧制出了彩陶。公元前2010至153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淄博制陶普遍采用了轮制成形,烧制成功乌黑光亮的“蛋壳”陶。而早于大汶口文化的北辛文化,在淄博也陆续被发现;晚于龙山文化的岳石文化十分接近夏文化。桐林出土物则是龙  相似文献   

4.
<正>1、龙山黑陶--蛋壳陶的文化价值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而龙山文化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开端"。蛋壳陶,是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也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龙山文化黑陶高炳镂空蛋陶杯,以她特有的艺术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5.
正陶鬶与图腾陶鬶属拟形器,是动物造型和三足鼎立形式的结合体(也有四足)。大汶口文化形成的陶鬶主要是袋足三足陶器,源自抽象化的鸟图腾,由实足器变化为袋足器。出土的陶鬶居多为鸟形,亦有其它动物(如猪或狗)形态。各款陶鬶造型生动、制作精美,蕴含着先民对动物及"鸟形态"的崇拜。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肯定"大汶口文化是空三足器的故乡,那里的鸟形空三足器,源流清楚"。  相似文献   

6.
关于宜兴陶瓷产区原料标准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宜兴是我国著名的陶器产地,素有“陶都”之称。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始烧制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经长期的生产实践,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制陶经验。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宜兴陶瓷生产更加蓬勃发  相似文献   

7.
《江苏陶瓷》2022,55(1):1-2
建水紫陶,别名滇南琼玉,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是中国的四大传统名陶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建水紫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对建水县燕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在距今35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建水就有了原始制陶工艺.建水紫陶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并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  相似文献   

8.
早在新石器时期,先后出现了红陶、灰陶和黑陶。陶器的发展伴随着红陶向灰陶、再到黑陶的窑变发展过程。可以说,灰陶和黑陶的出现,是红陶的窑变结果,堪称最古老的窑变。现今紫砂陶和坭兴陶等继承黑陶的烧成工艺,进一步发展了窑变工艺。通过紫砂陶和坭兴陶的窑变比较,二者都采用了相同的工艺原理,却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贵州陶瓷作为贵州文化和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贵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遍及各个市、州,类别涵盖了平塘牙舟陶、织金沙陶、赤水红陶、贞丰黑陶、余庆绿陶与黑陶、雷山灰陶、威宁白碗陶等,可谓百花齐放。尤其是平塘县的牙舟陶,作为我国十大名陶之一,自明朝洪武16年传入贵州,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造型自然古朴,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早在上世纪80年代,范新林、尹光中、刘雍等贵州陶艺家率先在北京举办具有原生态文化品格的陶艺展就引起了国内外的瞩目。  相似文献   

10.
黑陶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龙山文化的黑陶烧造工艺是最为突出的,已达到了古代制陶史的巅峰,足以傲视其他文化的制陶工艺。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这样评价龙山文化的黑陶:"这个文化最显著的器物是陶器,拥有这个文化的人民是极精巧的陶工。他们所制的陶器可与中国制陶技术最好的产品相抗衡,而形式的轻巧、精雅、清纯之处,也只有宋代最优良的瓷器可以与它媲美"。可见远古黑陶工艺无论是造型还是烧制都以达到相当的高度。然而作为现代黑陶从业人员都清楚,今天的黑陶从制作工艺的严谨性到烧结火候与龙山文化时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进行突破创新,从而使现代黑陶艺术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王子夺 《陶瓷》2013,(23):14-16
界首彩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工艺语言。笔者针对界首彩陶的艺术特征和传承现状,结合界首彩陶地域文化、经济等因素,考察分析界首彩陶市场营生方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深化传承和开发界首彩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镂孔、刻划纹、彩绘相结合为特征的环珠江口沙丘遗址彩陶文化,以印纹陶瓷加彩绘为特征的昙石山彩陶文化共同构成了粤闽台彩陶文化。以几何纹饰为特征的芝山岩彩陶文化。粤、闽、台彩陶文化与长江流域彩陶文化存在密切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彩雕黑陶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成功范例。论文以设计语意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相关的实例,分析了彩雕黑陶设计语意的结构层次、内涵特征以及表现方式,有助于彩雕黑陶在设计创新过程中把握其设计规律从而使设计行为简易化。  相似文献   

14.
在紫砂文化中,作为主要装饰方法的紫砂陶刻是一门在壶艺中融入文学、书画.金石等传统文化内容的综合艺术形式,深受文人推崇,本文拟以源流.布局.刀法和现状几方面对紫砂陶刻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钦州坭兴陶独特的陶土资源所具有品质特性出发,探讨了由此产生的特有成型工艺,基于打磨抛光和“窑变”工艺呈现出的坭兴陶作品的设计特色。为了进一步促进钦州坭兴陶的发展,在现有以中国文化和本土民族文化元素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借鉴其它陶艺产品在造型、装饰和工艺方式上的创新手法,从而打造出更丰富多彩的坭兴陶产品。  相似文献   

16.
牙舟陶始于明洪武十六年(1338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融入了丰富多彩的贵州本土文化,目前成为贵州陶艺中独具一格的“精绝”之作,本文从牙舟陶的符号角度出发对其符号实体的存在特性以及符号形式及其认知性等进行探讨。从而,深入认识和研究牙舟陶,这将对保护和传承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推动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尽管彩陶纹的制作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彩陶纹所达到的艺术造诣却令人叹为观止。从彩陶纹的演绎过程以及思维方式和符号的推理来探析彩陶纹饰的审美尤为必要。中国的文化一脉相承,只有继承传统的优良才能开启未来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李家治 《陶瓷学报》2001,22(2):78-83
根据实验数据讨论了中国陶器起源。指出在10,000年前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和河北徐水南庄头等遗址出现的陶器可能就是我国最早的陶器之一。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陶器文化及其发展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Yangshao, well-known for its exquisite painted pottery,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Neolithic culture in China. Yangshao pottery excavated in Ningxia, a remote region, has never been scientifical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selected painted pottery samples from Ningxia were examined to characterise the decorative coatings using a multi-analytical approach. The white slip was likely made of kaolinitic clay. The black decoration on the surface was mostly jacobsite. Inclusion of manganese and iron oxides within the black decoration informed the process of jacobsite formation. Complemented by ab initio calculations, varying tones of black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band gap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detected materials will help gain insight into technical details involved in the craft of Yangshao pottery and therefore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usion of Yangshao from the core area to Ningxia.  相似文献   

20.
孙天健 《中国陶瓷》2003,39(3):60-62
原始瓷器是在印纹硬陶釉陶和白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瓷石制坯、窑温升高和施釉等工艺进步的基础上,加上先进的文化追求而发明的。它是从陶到瓷发展历程中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