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检测中遇到一例疑似祖母绿的绿色宝石,经宝石显微镜、折射仪、偏光仪、紫外灯、相对密度等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结合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X荧光能谱仪、宝石发光成像仪分析。结果表明:该宝石折射率为1.61,相对密度为3.02,正交偏光镜下具有异常消光现象,无荧光,宝石显微镜下可见似平行纹理,具有1095cm~(-1)、686cm~(-1)、563cm~(-1)、470cm~(-1)、4525cm~(-1)、4262cm~(-1)、3641cm~(-1)、3410cm~(-1)、2660cm~(-1)、2260cm~(-1)红外特征吸收峰,X荧光测试具有Y和Zr元素,说明样品为玻璃。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具有570~700吸收宽带,是样品呈现绿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一件外观酷似孔雀石的样品进行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结合红外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折射率为1.576,长波紫外灯下具有黄绿色荧光,X荧光光谱分析主要含Ba和Sr元素,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特征吸收峰为609cm~(-1)、636cm~(-1)、702cm~(-1)、748cm~(-1)、984cm~(-1)、1080cm~(-1)、1123cm~(-1)、1188cm~(-1)、1285cm~(-1)、1377cm~(-1)、1454cm~(-1)1493cm~(-1)、1601cm~(-1)、1639cm~(-1)、1732cm~(-1)、2858cm~(-1)、2936cm~(-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与孔雀石谱图存在明显差别,经上述分析确定样品为醇酸树脂有机物和重晶石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技术,对天然血珀、金珀、棕珀、棕红珀等进行了测试并详细探讨了不同颜色琥珀之间的鉴别特征。结果显示:缅甸琥珀的相对密度随着红色的加深而加大,颜色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在长波紫外灯下血珀因为氧化作用或者C=O官能团浓度的增大对荧光起了一定的淬灭作用。红外图谱显示,随着颜色的加深1724cm~(-1)附近的峰位逐渐加强;比较琥珀样品I=2930cm~(-1)/I=1735cm~(-1),随着颜色越来越深其比值也越来越小;另外,随着颜色的加深,1154cm~(-1)、1377cm~(-1)处峰强逐渐变强,推测C-O、C=O含氧结构浓度的增加和吸收强度的增强可能是琥珀变红的主要原因。血珀在紫外-可见光谱360~460nm之间为吸收宽带而其他颜色的琥珀为不同程度的吸收峰;另外,在740nm处血珀为水平趋势,其它颜色的琥珀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珠宝市场上出现的朱砂及其仿制品进行密度、宝石显微镜、紫外荧光、红外光谱、X荧光能谱测试,结果表明:天然朱砂饰品主要成分为HgS,粒状结构,金刚光泽,具有特征的346cm~(-1)红外吸收峰,在紫外灯下无荧光反应。再造朱砂是利用朱砂的碎块与有机胶混合制成的,紫外灯下呈暗红色荧光,红外吸收光谱显示朱砂的346cm~(-1)吸收峰,并且具有有机胶3060cm~(-1)、2960cm~(-1)、2925cm~(-1)、2860cm~(-1)、1606cm~(-1)、1505cm~(-1)、1382cm~(-1)吸收峰。仿制品并不含有朱砂的成分,主要是利用有机胶混合重晶石和方解石粉末制作而成,在紫外灯下呈亮红色荧光,红外光谱显示有机胶、重晶石和方解石的特征吸收峰,X荧光能谱仪测试主要含有S、Ba、Ca。  相似文献   

5.
随着珠宝玉器市场的繁荣发展,常见水镁石仿和田玉和寿山石等高档玉石的现象。通过常规宝石学特征、放大检查、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能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手段,对水镁石的宝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水镁石的密度为2.411 g/cm~3,折射率为1.57(点测),粗粒状结构。红外光谱具水镁石的特征红外吸收峰、同时可见碳酸盐弱的峰,与X射线荧光能谱定性元素测试结果一致。拉曼光谱与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一致,都显示水镁石样品的主要矿物为水镁石。  相似文献   

6.
近期本实验室收到一粒蓝宝石仿制品,外观与蓝宝石极为相似,蓝色,透明。经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并结合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等大型仪器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矿物名称为假蓝宝石,折射率为1.703~1.718,双折射率为0.015,相对密度为3.60,多色性强,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吸收峰为988 cm^(-1)、822 cm^(-1)、725 cm^(-1)、606 cm^(-1)、548 cm^(-1)、498 cm^(-1)、428 cm^(-1),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含有Fe和Ga,过渡元素Fe应该是致色元素。  相似文献   

7.
对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绿色宝石(客户声称为绿锆),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绿色宝石为低型锆石,折射率1.78,比重3.97~4.09,正交偏光下可见异常消光,放大观察可见平直或角状生长纹理,絮状、丝状包体,指纹状包体等,双折射现象不明显。红外光谱指纹区显示在1100~800cm~(-1)间表现为宏大宽带,没有分裂峰,十分接近玻璃态的红外光谱图。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具653.5nm为中心的宽吸收带。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样品含有硅(Si)、锆(Zr)、稀土元素铪(Hf)、放射性元素铀(U)等。  相似文献   

8.
近期,商场上出现一种商业名称为美国"云母玉"的红色玉石,通过基本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仪测试、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试、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检测,结果显示:该种玉石为粒状集合体,呈现浅紫红色,玻璃光泽,不透明,点测折射率为1.70,相对密度为2.55,硬度在4左右。红外光谱测试,样品具有[PO_4]~(3-)的反对称变角振动所致的吸收峰1014cm~(-1),[PO_4]~(3-)的变角对称振动所致的吸收峰550cm~(-1),[PO_4]~(3-)弯曲振动所致的吸收峰585 cm~(-1),结晶水的弯曲振动所致的吸收峰1627 cm~(-1),结晶水对称伸缩振动所致的吸收峰3388 cm~(-1)。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测试,具有530nm宽大吸收峰,说明样品的颜色主要由铁引起。通过上述测试,表明样品的矿物名称为斜红磷铁矿。  相似文献   

9.
在珠宝市场上常见作为中低档宝石品种的长石因具特殊的晕彩效应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文章对具晕彩效应的钠长石和拉长石成品进行了宝石学特征研究分析,对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均具相似外观的晕彩效应,钠长石的折射率(1.53~1.54)较拉长石(1.56)稍低;红外吸收光谱不同的长石在1000cm~(-1)~1100cm~(-1)和700cm~(-1 )~800cm~(-1)两个范围内分裂程度存在差异;拉曼光谱表现均为不同长石族矿物的拉曼位移;成分分析中K, Na和Ca含量在不同长石样品中具明显成分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近期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绿松石的仿制品进行常规宝石学特征、红外吸收光谱、X荧光能谱、紫外-可见光光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绿松石仿制品为硅孔雀石,莫氏硬度为4,密度为2.3g/cm3,整体呈蓝色,宝石显微镜下可见蓝色斑点,结构致密。红外吸收光谱显示硅孔雀石的特征吸收光谱。X荧光能谱测试蓝色部位主要含有Cu、Si,黑色部位还含有Mn。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具有635~700nm的宽吸收。该样品的蓝色主要由Cu引起。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宝石显微镜、折射仪、紫外灯等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结合红外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Diamond ViewTM荧光观测仪、X荧光光谱仪等大型仪器对一粒经充填处理的海蓝宝石戒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样品在宝石显微镜下采用透射光观察具有紫红色闪光现象。紫外灯下可见裂隙面具有蓝绿色荧光,在Diamond View下清晰可见裂隙面中的绿蓝色荧光现象。红外光谱透射法具有有机充填物的特征峰2873 cm^(-1)、2928 cm^(-1)、2964 cm^(-1)、3038 cm^(-1)、3054 cm^(-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说明Fe是样品的致色元素。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期龙陵珠宝市场上出现一种商家声称“压制金珊瑚”的手串类饰品,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等方法对其材料属性、鉴定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其与同类材质的其他仿制品的差异。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测试表明此类饰品为醇酸树脂类塑料。其折射率为1.56(点测),密度约为1.235 g/cm^(3),硬度4~5,区别于其他塑料仿制品的显著特征是呈丝绢光泽,硬度较高,弹性及韧性极好,小刀切割有明显爆裂感,并产生碎块、粉渣。X-射线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显示其金黄-黄褐色体色由Ti、Cr、Fe、Co、Cu等多种过渡性金属元素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共同作用而产生。因采用不同改性技术醇酸树脂类宝石仿制品可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及外观特征。除常规宝石学测试外,须综合运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测试其基团类型、分子结构及振动模式方能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宝石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荧光光谱仪、紫外荧光灯、Diamond View~(TM)等对济南某公司生长的高温高压合成的黄色、无色、蓝色钻石样品进行详细地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高温高压合成钻石放大观察可见内部含有棒状、柱状、细小微粒状的金属包裹体,个别样品内部相对纯净,净度级别可达VS_1;红外吸收光谱测试显示,无色合成钻石为IIa型,黄色合成钻石为Ib型,蓝色合成钻石为IIb型。X荧光光谱测试显示所有钻石都具有强烈的铁峰,无色和蓝色合成钻石未检出镍,5号样品检测出铁和镍,6号样品检测除铁和镍外还有锰。无色和蓝色合成钻石在Diamond View~(TM)下具有蓝白色荧光,并具有磷光现象且发光时间可达60多秒;合成黄色钻石在Diamond View~(TM)下具有黄绿色荧光,无磷光现象。这些高温高压合成钻石都具有"黑十字"现象,并可见四边形生长环带。紫外-可见光分光光谱仪测试合成钻石,均未检测到415nm吸收线。  相似文献   

14.
因“美国紫云母”(斜红磷铁矿)紫色纯正,颜色鲜艳,受到市场热捧,价格不菲,利润可观,导致许多仿制品出现。近期,市场上出现一种紫色玉石仿斜红磷铁矿,为确定其矿物成分和元素,采用常规测试、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对该样品的矿物宝石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样品结构为胶结结构,油脂光泽,折射率1.54(点测),密度2.25 g/cm^(3),硬度偏低,小刀可划动,内含不规则状矿物颗粒、不规则状白色矿物颗粒包体以及点状黑色包体,表面有铸造时降温造成的收缩孔,颜色呈团块状不规则分布。红外光谱图与三水铝石相符合,则其主要矿物应为三水铝石,同时可见2912 cm^(-1)、2842 cm^(-1)显示有机峰位,则组分中应有有机物参与。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主要元素含Al,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该样品可见291nm、405nm、531nm、564nm、622nm吸收峰。综合分析结果这是一种压制三水铝石仿斜红磷铁矿,依照国标GT/T 16552定名为仿斜红磷铁矿。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昆仑金玉以其色泽金黄油润而得名。通过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对昆仑金玉进行了肉眼观察、折射率、比重和紫外荧光等测试,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测试手段对昆仑金玉的谱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昆仑金玉的折射率点测为1.55~1.57,比重范围为2.406~2.463。昆仑金玉的红外光谱特征反射峰的峰形、峰位、峰强基本一致;拉曼图谱表现为蛇纹石族矿物的拉曼峰位;金黄色主要是由于Fe~(3+)离子的电子跃迁所致。  相似文献   

16.
曾在日常检测中遇到一粒蓝色钻石,经宝石显微镜、紫外荧光灯、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测试,结果显示:样品在宝石显微镜下具有钻石特征,但缺陷处颜色深,并且样品具有暗红的荧光。红外光谱显示该钻石属于ⅠaAB型钻石,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发现样品具有739.9nm吸收峰,揭示了样品经过了辐照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盔犀鸟头胄是一种珍贵的有机宝石,在文玩市场中广受欢迎。因其价值高,各类仿制品层出不穷,近日就在检测实验室接收了一批外观与其极为相似的仿制品,肉眼难以鉴别。为了有效地将它们区分开,笔者从常规仪器测试(密度、折射率和荧光检测)、放大观察、红外测试分析等方面分别对盔犀鸟头胄与其仿制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该类仿制品为塑料制品,在密度、显微放大观察以及红外吸收光谱等方面与盔犀鸟头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海蓝宝石作为一种中低档宝石,其柔和的颜色,较高的净度和明显的价格优势,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常规检测仪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天然海蓝宝石和充填海蓝宝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充填海蓝宝石在紫外荧光下有强蓝白色荧光,表面裂隙处光泽较弱,且有"闪光效应"。其红外光谱和天然海蓝宝石差异明显,在2925cm~(-1),2854cm~(-1),1740cm~(-1)和1165cm~(-1)处有明显振动峰。拉曼光谱显示天然和充填海蓝宝石的谱峰基本一致,为海蓝宝石的特征峰。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宝石显微镜、折射仪、静水称重法、红外光谱仪、X射线能谱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浅蓝色蛋白石样品进行相关测试,结果显示:样品外观呈浅蓝色,玻璃光泽,均质体结构,折射率1.45(点测),相对密度2.09~2.11,红外光谱显示成分为蛋白石,通过X射线能谱仪测试得出含铜(Cu),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在480nm处有吸收,呈色机理为Cu~(2+)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Si~(4+)产生空穴色心所致,该浅蓝色玉石样品为天然蛋白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市场上新出现的一种宝玉石品种,采用常规珠宝鉴定仪器及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分析仪器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_2,含少量的CaF2。矿物组成主要为蛋白石,次要矿物为石英和萤石。根据国家标准应定名为蛋白石。样品主要宝石学鉴定特征为:外观深浅不同的紫色;玻璃光泽;微透明至不透明;密度通常在2.15~2.25g/cm~3,个别样品达到2.43g/cm~3;折射率为1.43~1.45,部分区域达到1.50;多数区域硬度较大,钢刀无法刻动,但局部紫色区域可刻动;紫外荧光下呈现为惰性。样品虽然在外观上与查罗石相似,但常规检测手段即可区分,如折射率、密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