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解剥离法制造超细纤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6 m 3 间歇式反应装置上合成了易水解聚酯(EHDPET),选择适宜条件,EHDPET 的水解性能可以得到随意控制,将合成的EHDPET 与PET(或PA)以 15~25/85~75 质量比在 Hills 双组分复合纺丝机上进行复合纺丝,得到以EHDPET为海组分,以PET(或PA6)为岛组分的海- 岛型复合纤维;该复合纤维物理性能良好,用该复合纤维织造的机织物和针织物,其纺织加工性能均良好。织物经水解处理,复合纤维即被剥离成线密度为0.044 dtex 的超细纤维。  相似文献   

2.
何亚东  薛平 《中国塑料》1999,13(5):56-6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孔材料是通过热致相分离(TIPS)方法成型,TIPS过程中涉及到聚合物-溶剂二元体系,聚合物-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对微观结构有很大影响。确定了UHMW-PE与不同溶剂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分析了由于溶剂不同造成相互作用参数的差异,导致的最终微观结构的差别,了解了由于溶 剂改变而对微观结构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含氟纤维的制备,特性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氟纤维已上市的约有8种,大都具有耐热性、耐药品性、非粘着性、疏水性、低摩耗性、电绝缘性等,其中用的较多的是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纤维(FEP)、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共聚纤维(PFA)和乙烯-甲氟乙烯共聚纤维(ETFE)。其制备有一定难度,一般采用乳液纺丝、薄膜切割、糊料纺丝、熔融挤出和湿法纺丝等方法。用途有各种各样织物或编织物的衣料、体育用品、建筑装饰、医疗用品和  相似文献   

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粘接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研究了拉伸倍率、共混改性、化学试剂表面处理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粘接性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铬酸洗液对PE纤维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是改善UHMW-PE纤维/环氧树脂粘接性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合成的PET-PET-PSIPE嵌段高抗静电剂与PET进行熔融共混纺丝,制备了具有优良抗静电性能及耐久性的抗静电涤纶。通过对共混物流变性,可纺丝及纤维抗静电性能等的研究,确定了抗静电纤维的生产工艺条件及抗静电剂的型号。  相似文献   

6.
UHMW-PAN中空纤维膜的研制及应用Ⅱ.UHMW-PAN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采用FTIR、粘度法、GPC、^13C-NMR、X-射线衍射和TGA等方法,对通过悬浮聚合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UHMW-PAN)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其化学组成和分子量,发现其立体规整度、结晶度和热稳定性高于常规聚丙烯腈(PAN),是制备中空纤维膜的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性能,应用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性能、应用及加工技术曹胜先,陈淑芳,陈亚梅PROPERTIESAPPLICATIONANDPROCESSINGOFLVHMWPE1WHMW一PE的性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VHMW-PE)是指分子量在100──500万以上的线型聚乙烯,...  相似文献   

8.
PAN/PS共混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将聚丙烯腈(PAN)和聚砜(PS)材料共混,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以干-湿纺丝工艺制备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了二种膜材料和溶剂的热力学性质,确定合适的共混体系,并相同共混比下共混物浓度对中空纤维超滤膜性能影响。以磷酸三乙酯(TEP)和冰醋酸作为添加剂,分别观测其不同含量膜性能变化规律。认为磷酸三乙酯作用添加剂有一定的优越性。提高铸膜液温度,有助于增强PAN-PS-DMF所组成部分互溶  相似文献   

9.
采用新合成的PEG-PET-PSIPE(APPS)嵌段高分子抗静电剂与PET进行熔融共混纺丝,制备了具有优良抗静电性能及耐久性的抗静电涤纶。通过对共混物流变性、可纺性及纤维抗静电性能等的研究,确定了抗静电纤维的生产工艺条件及抗静电剂的型号。结果表明:选用APPS5#抗静电剂,其添加量为3%~4%时,可制得比纯PET纤维体积比电阻下降4个数量级的永久性抗静电纤维。  相似文献   

10.
聚酯/液晶聚合物共混纤维的热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X射线衍射法、双折射法以及声速法研究了PET及其与液晶聚合物(LCP)的共混初生纤维以及经过热处理后纤维的结晶结构和取向结构,并用应力-应变(S-S)法测定其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结果表明,LCP的加入使初生纤维取向度和结晶度均下降,而喷头拉伸率增大则使共混初生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均提高;由较大喷丝头拉伸率得到的共混纤维经热处理后取向度下降,而结晶度增大;当LCP含量大于或等于10%时,经热处理后共混纤维取向度下降;纤维210℃热处理后的晶粒尺寸明显大于180℃处理的,且前者的纤维各晶面的晶粒尺寸随着LCP加入均有增大;纯PET纤维经热处理后力学性能提高,而PET/LCP共混纤维热处理前后力学性能则呈较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孔材料是通过热致相分离(TIPS)方法成型的,TIPS过程中涉及到聚合物-溶剂二元体系,聚合物-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对微观结构有很大影响。确定了UHMWPE与不同溶剂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分析了由于溶剂不同造成相互作用参数的差异,导致的最终微观结构的差别,了解了由于溶剂改变而对微观结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UHMW—PE两种阻燃体系阻燃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分析手段(TGA和DSC)研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红磷阻燃体系和IFR-ZB膨胀型阻燃体系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时的阻燃行为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红磷阻燃体系在UHMW-PE热分解前,就已经起到延燃热分解的作用;IFR-ZB膨胀型阻燃体系在UHMW-PE热争解的同时即开始延缓热分解。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CDP,PET切片为原料,采用POY-DTY路线研制双组分共纺低弹丝的工艺特点和关键技术。通过对CDP,PET切片进行热分析和流变性能分析,认为:CDP,PET组分应采用不同的干燥工艺,需选择不同特性粘数的切片来保证二者熔体粘度的匹配,纺丝组件的设计要考虑纺丝工艺的特殊性等。并与单一组分PET的高速纺丝和变形工艺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解释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吕洪  孟家明 《合成纤维》1994,23(1):10-15
本文借助了沸水收缩率、自然拉伸比以及用X射线衍身法测定的结晶度,表观晶粒尺寸和晶区取向因子等指标来描述熔融纺丝时不同纺速下PET初生丝的超分子结构。纺丝速度在1500~4800m/min范围内变化。测得的数据表明在较低的纺速下卷取的PET初生丝是不结晶的,而在较高纺速下纺制的PET初生丝结晶度要高得多。在实验的纺速范围内,PET初生丝的结晶度在纺速增加的过程中有突变现象,这主要是分子取向诱导所致,  相似文献   

15.
以热致性液晶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对羟基苯甲酸(PET/PHB)作为添加剂与PET共混纺丝,研究该PET/TLCP(热致性液晶高聚物)共混物的可纺性,并用DSC、X光衍射、声速和应力-应变等方法对纤维的热性能、结晶和取向结构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LCP质量含量为5%左右的PET共混物可纺性良好。TLCP对PET从熔体结晶具有阻止作用,共混初生纤维的玻璃化转变和冷结晶温度均因TLCP的存在而升高。TLCP质量含量为5%的共混物纤维结晶结构与纯PET纤维相似,但晶粒尺寸较小,且晶粒尺寸大小与共混物组成、喷丝头拉伸比和后拉伸比有关。TLCP含量增加,共混纤维取向度和模量增大,而强度下降,但后拉伸可使纤维强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用场解吸质谱(FDMS)对乙烯渣油中间相沥青(ETMP)和澄清油中间相沥青(DOMP)之甲苯可溶组分(TS)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两种中间相沥青TS组分质谱峰的合理归属,鉴定出了主要的组成化合物系列以及各自相对应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极限大大扩大,在DOMP-TS中检测到的最高质量数为990,相应于16个芳环的稠环芳烃分子;在ETMP-TS中检测到的最高质量数为948。相应于15个缩合芳环的稠环芳烃分子,DOMP-TS含较多的迫位缩合芳环而ETMP-TS含较多的渺位缩合芳环,同时对中间相沥青的组成结构与其物理化学性能作了关联。  相似文献   

17.
Y-TYPEZEOLITESASMICRO-REACTORSFORPHOTOCHEMICALPREPARATIONOFLARGE-RINGCOMPOUNDS¥TONGZhenhe;(TUNGChenho);WULizhu(InstituteofPho...  相似文献   

18.
第三单体SIPM对改性PET的热性能及染色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盐(SIPM)为第三单体,合成了可染母粒(PEI)。将PEI和PET在真空中熔融共混,用DSC和TGA测定改性PET的热性能,并熔融纺丝测定它的染色饱和值。与无规共聚改性PET相比,共混改性PET的熔点高,热稳定性好,染色饱和值优良。  相似文献   

19.
冯威  李齐方 《中国塑料》1999,13(9):30-39
以SEBS,SEBS-g-MAH,POE-g-MAH作为增韧改性剂,单独或并用对聚苯醚(PPO)/PA6共混物进行增韧。TEM的结果显示,在所制备的多相体系中,SEBS大多被包容在PPO分散要中;而SEBS-g-MAH和POE-g-MAH均分散在PA6的基体中,形成了多种形态结构。冲击断面下方应力发白区的TEM照片上有大量的空穴,表明弹性体的空穴化是诱发剪切带,从而吸引能量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材料微观结构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何亚东  薛平 《中国塑料》1999,13(5):48-5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孔材料是以UHMW-PE为聚合物基体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利用这种材料能够晨均相分离、过主离子通透等多种单元操作过程,可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医药、能源等领域。针对UHMW-PE物料的特殊性能,采用热致相分离方法(TIPS)进行微孔 成型。TIPS过程涉及到聚合物-溶剂二元体系,因此对TIPS的二元体系热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二元体系的相健康对微观结构有很大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