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兰芬  乐翠娣 《化学世界》1990,31(8):358-360
在硅酸钠的分析中涉及到氧化钠、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本文主要介绍了用硅氟酸钠容量分析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并进行了测量条件的选择。本法测定的准确度较高,与国家标准法(GB-4209-84)相比,具有终点明显、精密度好的特点,因而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高纯二氧化硅的研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卢芳仪  卢爱军 《上海化工》2000,25(16):18-19,32
硅酸钠溶液与硫酸反应得二氧化硅,再经酸洗、水洗、干燥和煅烧得高纯二氧化硅。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高纯二氧化硅中杂质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读了“化学世界”1959年第4期严方义同志等写的“土法生产高纯度二氧化硅”一文,作者写出了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提了一些问题。为了互相提高,在这里写出我对生产二氧化硅的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1.酸量问题比重40°Bé的水玻璃是一种三硅酸钠和四硅酸钠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钠,简写为Na_2Si_3O_7。它和盐酸的反应式如下:Na_2Si_3O_7+2HCl+2H_2O→3H_2SiO_3+2NaCl40°Bé水玻璃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经分析为27%,即在100斤水玻璃中,二氧化硅含量为27斤,但它以三硅酸钠的状态存在的,折算为三硅酸钠=27×(Na_2Si_3O_7)/(3SiO_2)=27  相似文献   

4.
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以工业硫酸和液体硅酸钠为原料,采用反应-沉淀法制备超细白炭黑.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产品粒径的影响;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为:硅酸钠溶液中二氧化硅的含量35 kg/m3,反应温度40℃,转速1000 rpm,硫酸溶液浓度9 mol/L.优化条件下制得产品用FAM激光粒度测量仪测定其产品平均粒径为2.1微米.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硅酸钠的快速滴定方法,通过硅酸钠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滴定溶液体积的恒定,获得准确的检测稳定性,对氟化钠的选择提出要求,检测结果的差异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硅藻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非晶质二氧化硅。以临江低品位硅藻土矿选矿精土为原料,采用水热碱溶法进行碱溶制备硅酸钠工艺的研究。以硅藻精土中二氧化硅的溶出率以及制得硅酸钠的硅钠比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碱溶时间、碱溶温度、液固质量比以及碱土质量比对二氧化硅溶出率和硅酸钠硅钠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碱土比越大,二氧化硅溶出率越高,硅酸钠的硅钠比越小。在碱溶时间为90 min、碱溶温度为 96 ℃、液固质量比为2.5、碱土质量比为1.24条件下,二氧化硅的溶出率为93.22%,硅酸钠的硅钠比为0.96,硅酸钠的产出率为100 g硅藻精土可制得硅酸钠169.35 g。  相似文献   

7.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硅酸钠为硅源,氯化铵为沉淀剂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研究了硅酸钠的浓度、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以及pH值对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比表面积的影响,并用红外、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二氧化硅粉末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硅酸钠浓度为0.4 mol/L,乙醇与水体积比为1∶ 8,pH值为8.5时可制备出粒径为5~8 nm分散性好的无定形态纳米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8.
郑婧  林吟沁 《硅酸盐通报》2016,35(9):2941-2945
以硅酸钠为硅源,乙酸乙酯为酸化剂,通过沉淀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考察了硅酸钠浓度、焙烧温度、超声分散等因素对制备二氧化硅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制备超细二氧化硅较好的工艺条件:硅酸钠的浓度为0.20 g/mL,焙烧条件为600℃,4 h。并采用XRD、N2等温吸附-脱附、FT-IR、SEM等手段对二氧化硅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二氧化硅为无定形结构,分散性较好,BET比表面积可达400 m2/g以上。  相似文献   

9.
何映平  李南平  黄长春 《橡胶工业》2006,53(11):667-670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阳性天然胶乳的pH值、硅酸钠和丙烯酸在干胶中的质量分数以及硅酸钠在阳性天然胶乳中的酸解时间4个因子对二氧化硅原位改性NR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原位改性NR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阳性天然胶乳的pH值3.5,硅酸钠在干胶中的质量分数0.015,丙烯酸在干胶中的质量分数0.001,硅酸钠在阳性天然胶乳中的酸解时间2h。在此条件下二氧化硅原位改性NR的拉伸强度预测值为30.27MPa,实测值为28.30MPa。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沉淀法白炭黑二氧化硅主含量测定的新方法,通过测定白炭黑中可溶物的含量来间接测定白炭黑中的二氧化硅的主含量,从而大大缩短白炭黑二氧化硅的测定时间,减少有毒化学品氢氟酸(HF)、硫酸(H2SO4)的使用,满足了白炭黑主含量测定的安全、快速、准确要求。通过实践,该方法能达到生产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玻璃作为无机硅对木粉进行表面阻燃处理,同时利用硅橡胶作为有机硅对木塑复合材料进行阻燃。结果表明:含有经过水玻璃处理木粉的WPC较含未处理木粉的WPC的氧指数明显提高,而体系的热稳定性提高较少。加入硅橡胶后,体系的稳定性和残炭(余)量明显提高;同时在相同处理木粉含量的WPC中,氧指数随着硅橡胶的含量的增加先降后增。SEM和表面显微分析表明处理后的木粉被硅酸钠所包覆,能有效地对木粉进行阻燃;硅橡胶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层,有效地提高了体系的氧指数。  相似文献   

12.
Coal fly ash produced in the northern China is a potential bauxite substitute for aluminum production because of its high alumina content. However, this industrial application has been limited for its high silicon content. Alumina enrichment by removing silicon becomes a key technology for its utilization. A novel process was developed to fractionate the coal fly ash into high purity nano silicon particles and aluminum enriched residual ash. The procedure has major steps as sodium silicate dissolution with sodium hydroxide, first carbonation to remove impurities, second carbonation to precipitate silicon, and silicon precipitate recovery as a mesospheric nano particles product. Morphological and X-ray diffraction evidences indicated the glassy amorphous silicon content of the ash was dissolved in the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whereas mullite remained in the residue. Kinetic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second carbonation was a kinetically second order medium fast multi-phase reaction in which sodium silicate was precipitated as silicic acid.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mass transferring resistance in the liquid membrane. These nano silicon dioxide particles were in size of 50 nm with a purity of 96%. Alumina content in process residue was slightly increased from 42.00 to 49.20%. Silicon dioxide content was reduced from 48.89 to 30.26%. Ratio of alumina/silica was increased from 0.86 to 1.63.  相似文献   

13.
以热活化氧化铝赤泥为主要原料制备赤泥地聚物砂浆,对比研究了激发剂种类和掺量对赤泥地聚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合成机理。结果表明,水玻璃、石灰-碱(质量比为2∶1)、石膏-碱(质量比为2∶1)均能改善氧化铝赤泥的反应活性,促进赤泥地聚物的合成,其中水玻璃(氧化硅与氧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5)的改性效果最为显著。水玻璃、石灰-碱、石膏-碱的最佳掺量分别为20%、7%、10%。水玻璃掺量为20%时,赤泥地聚物砂浆28 d抗压强度和28 d抗折强度分别为32.1 MPa和6.0 MPa。改变激发剂的种类和掺量,可以调整赤泥地聚物砂浆体系的碱度,改变铝硅酸结构的解聚和地聚物的缩聚过程,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竹材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而进入蒸煮黑液,导致碱回收系统一系列的“硅干扰”问题,通过在硫酸蒸煮过程中添加偏铝酸钠、氧化钙、硫酸铝留硅剂和在预苛化过程中添加铝盐除硅剂可降低或解决“硅干扰”对竹浆制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碳酸钠焙烧粉煤灰是一种反应温度低、氧化铝溶出率高,且可同步实现铝、硅高效分离的活化方式,然而该活化过程中所需助剂耗量较大,成为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瓶颈.借鉴高温(1200~1300 ℃)碱石灰烧结活化粉煤灰工艺,在中温(600~1000 ℃)条件下,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氧化钙添加对碳酸钠焙烧活化粉煤灰后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温条件下可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氧化钙来部分替代碳酸钠,当m(CFA:Na2CO3:CaO)=1:0.6:0.2时,即可使粉煤灰中的氧化铝溶出率达90%以上.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进一步研究发现,氧化钙之所以可以部分替代碳酸钠,主要是由于低聚合度的硅酸钙形成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取利用赤泥中的硅元素,实现赤泥的资源化,同时为水玻璃的制备寻找一种新原料。本文以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两组分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法、XRD对赤泥进行了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分析。表明该赤泥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且都为非晶态,反应活性高,为制备水玻璃的理想硅源。对赤泥进行酸浸可得到纯度为92%的硅胶。硅胶湿法制备水玻璃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质量浓度15%,液固质量比3,体系温度95 ℃,反应时间为15 min。经实验验证,最佳参数下的二氧化硅溶出率可达91%,对该赤泥中硅的利用率达84.6%。该研究可为赤泥资源化和水玻璃原料选取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辽河曙光采油厂稠油污水进行除硅处理研究。提出用全硅法测定ρ(硅)作为稠油污水除硅剂研究的评价方法,并与活性硅法测定值进行了对比。优选除硅剂单剂,考察复配除硅效果,研究了不同复配比及加剂量对除硅效果的影响。用显微镜观察了聚合氯化铝(PAC)除硅前后沉积物的形态并分析了除硅机理。实验证明,采用活性硅法测定ρ(硅)时MgO与PAC除硅效果好,常用熟石灰及氯化钙无明显除硅效果。采用全硅法测水中的ρ(硅)证明氧化镁对水中溶解硅去除效果好,对不溶性硅聚沉去除效果差,而PAC对水中不溶性硅有较好的聚沉去除作用;最佳m(MgO):m(PAC)=3:1,ρ(除硅剂)=400mg/L时,2种方法测得的J0(硅)均低于50mg/L,复配强化了除硅效果,满足现场除硅指标。氧化镁主要是表面水化层与Si0;一结合生成MgSiOa而去除硅,PAC可吸附SiO3^2-并破坏胶体硅稳定性,将溶解硅与不溶硅聚集沉降去除。  相似文献   

18.
针对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粗品分散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添加分散剂硅酸钠和六偏磷酸钠比较分散的情况。试验表明,当分散剂加入量为钛白粉质量的0.5%时,硅酸钠对几种钛白粉的分散性比较好,矿浆黏度比较低;六偏磷酸钠的分散性比较弱,矿浆黏度下降很少。分析表明是因为分散剂在水中水解成阴离子吸附在颗粒表面,使颗粒表面带电,阻止了颗粒之间的团聚。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利用煤矸石中的硅元素制取硅酸钠,先将煤矸石粉在750 ℃下煅烧2 h,除去有机质并破坏了煤矸石中的高岭石等矿物的晶型结构,再将煅烧过的煤矸石粉在95 ℃、液固比(mL/g)为8∶1、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中酸浸5 h,煤矸石煅烧粉中的铁和铝等金属杂质离子的总去除率为86.93%;还研究了碱融活化条件对硅元素溶出率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碱融活化条件:m(酸浸粉)∶m(碳酸钠)=1∶1.5、碱融温度为800 ℃、碱融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硅元素溶出率大于75%,最终获得了硅酸钠溶液。  相似文献   

20.
以四氯化硅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硅卤协同阻燃剂硅酸四(氯丙基)酯.探讨了反应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四氯化硅与环氧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4.2,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h,产品产率为98.5%.并采用FT IR、1H NMR、极限氧指数等表征了硅酸四(氯丙基)酯的分子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