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复合材料公司兼并重组的近况,以及北美汽车制造业采用增强热塑型性塑料(FRTP)和增强热固性塑料(以SMC为代表)的近况。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2008,(1):76-77
近几年,轻质金属、复合材料和塑料等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汽车用胶粘剂和密封胶用量也持续增长,其中汽车内饰件是胶粘剂用量迅速增长的一个领域。另外,近年来,汽车上采用轻质高强度的工程塑料代替钢板的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和片状模塑复合材料(SMC)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上。FRP、SMC制造的车身面板和外装件(如身顶篷、座舱顶盖等)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相继广泛采用。但FRP、SMC不能使用传统的焊接技术与车身构架组装,必须采用粘接技术。  相似文献   

3.
《现代塑料》2010,(11):67-67
作为模塑成型厂商和OEM厂商订制热固性复合材料的重要全球配方及制造商,IDI国际复合材料公司(以下简称“IDI”)能够为要求严格的汽车、机电、餐饮、能源和家用电器等行业提供订制的聚酯,乙烯基酯类团状模塑料(BMC)和片状模塑料(SMC)。其高性能热圈性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倍受用户青睐。  相似文献   

4.
汽车用高性能SMC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从原材料配方和成型工艺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降低SMC模塑料的收缩率、改善制品的表面质量,来制备具有低收缩率(〈0.05%)、A级表面质量及优良力学性能的高性能SMC复合材料。通过原材料的科学匹配,选择最佳配方,SMC片材生产工艺的严格控制(如树脂糊中水分和粘度的控制),优化SMC模压工艺参数(如选择合理的铺料方式、两段式压制、合理的加压时机等),压制出高档的SMC汽车制品。  相似文献   

5.
SMC创新集锦     
汽车行业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早在1950年就开始使用SMC(片状模塑料)。自70年代初期的燃料危机迫使汽车制造商想法减轻车辆重量以来,SMC就成了一种减轻重量的解决方案。SMC是用聚酯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短切玻璃纤维、各种添加剂和填料制成的。与钢材相比,SMC可减重30%之多。自问世以来,SMC主要用于汽车制造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研了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汽车用复合材料近几年来的应用进展,从新材料应用、新工艺技术创新等角度,论述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应用中的应用概况和现状,例举了包括免喷涂SMC、低密度SMC、环境友好SMC在内的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及LFT等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应用的最新进展情况,论述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工艺技术、汽车零部件模块化技术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原辅材料、设备最新进展,并概述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塑料在汽车中的应用的主要目标是减轻汽车的自力质量,节能降耗。国外轿车每减轻100公斤,则100公里可节省汽油1升。汽车零件采用塑料后,较原金属构件约可减轻质量在40%~50%左右。再加上某些塑料品种,如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ABS树脂、SMC(片状模塑料)等制造时所消耗的能量均低于钢,因此,塑料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树脂传递模塑(RTM)的成型工艺过程及其应用前景。由此可了解 RTM 技术的全貌。通过对 RTM 与其它几种主要的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的比较,如SRIM(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MC(片材成型)等,可以清楚地认识到 RTM 作为新一代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在航空、航天、航海、汽车和建筑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2009,(5):46-49
在当前全球经济的困难时期,塑料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塑料新材料和新工艺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获得低成本、质轻以及易于回收的部件和系统。在2008年SPE汽车复合材料会议和第38届SPE汽车年度创新奖评选活动中,塑料材料、塑料工艺的进展和创新性的塑料产品设计得以集中亮相。其中,新开发的工艺包括双片材吹塑成型燃油箱和内护面焊接技术。在材料方面,可以滑动成型的TPE、小块的SMC及用于车身板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已被开发出来。另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已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玻璃钢》2006,(1):26-26
第6届塑料工程(SPE)汽车复合材料会议及展览(ACCE)将于2006年9月12-14日在美国密执安州Troy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效率,价值,性能。会议中讨论的题目将包括:先进&混杂增强材料;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用于复合材料的可行技术:新型复合材料、工艺&应用;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结构复合材料的应用:纳米和生物复合材料:热固性复合材料的进展。同时还将举办一个有30-140家参展商参加的小型展览会。  相似文献   

11.
《纤维复合材料》2010,27(3):36-43
第一类、环境保护及复合材料回收利用 1.产品名称:SMC废料回收再利用技术(应用案例一重卡翼子板,见封4图①) 技术特点:该技术是采用专用回收设备,对SMC制品边角废料进行收集粉碎、细碎、碾磨等工艺处理,制得一定细度的粉料,替代一定比例的碳酸钙填料制备SMC片材,获得的SMC制品性能质量与普通SMC制品相当,从而实现SMC边角废料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了我国汽车工业轻量化、绿色环保和舒适安全将成为我国汽车用材料未来发展方向。本文重点阐明聚氨酯(PU)是实现汽车轻量化、塑料化的关键材料。指出了纤维增强PU复合材料,微孔木质纤维复合材料、TPU合金、TPU复合材料、生物降解PU材料和PU轮胎将是汽车用PU材料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轻量化、绿色环保和舒适安全性将成为我国汽车用材料未来发展方向,而聚氨酯(Pu)是实现汽车轻量化、塑料化的关键材料。其中纤维增强Pu复合材料、微孔木质纤维复合材料、TPU合金、TPU复合材料、生物降解PU材料和Pu轮胎将是汽车用PU材料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三菱丽阳公司(MRC)于2017年4月24日宣布,它的碳纤维片状模塑料(SMC,见图1)已应用于新的丰田普锐斯PHV汽车的后盖框架。SMC是一种热固性短切纤维形式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的SMC已经普遍使用于汽车工业。由三菱丽阳开发的SMC是用于碳纤维增强塑料  相似文献   

15.
SMC、BMC用于制造汽车的沿革与灿烂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1.SMC、BMC的优缺点及其汽车制品的种类,几国SMC市场简况;2.汽车制造业采用SMC、BMC的沿革及近况;3.轻质、高强SMC、BMC汽车零件的研制与实例;4.SMC制品的基准产量^[注];5.SMC面临的挑战([注]:SMC制品客观上存在着一个随时间推移而递增的基准产量,低于此基准其本低于同类钢零件,高于此基准时则高于钢零件;1986年和1996年的基准分别为7和15万件/年;目前北美半数以上的SMC公司的产量都低于10万件/年,由此可见SMC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6.
据商务部的一份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3%,突破500万辆。而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已从普通装饰件发展到结构件、功能件,所需要的塑料也从普通塑料(多用于汽车内饰件)扩展到强度更高、冲击性更好的复合材料或塑料合金。  相似文献   

17.
铁路金属票插由于其质重、受外力易碎、外观差等缺点已逐渐被不饱和聚酯基SMC复合材料票插取代。本文研究了SMC体系配方和工艺、票插成型工艺及参数,并对其机械性能进行测试,以及与铸铁材料票插进行室温和低温(-500℃)抗冲击性能试验对比。测试数据表明,利用不饱和聚酯SMC复合材料制造票插具有比强度高、减轻重量、颜色可调、外形美观等特点,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酚醛团状膜塑料(BMC)、酚醛片状膜塑料(SMC)、乙烯基SMC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树脂基与纤维相的改性作用机制,得到了三者中具有最佳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不同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阀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拉伸性能为乙烯基SMC>酚醛BMC>酚醛SMC,弯曲性能为酚醛BMC>乙烯基SMC>酚醛SMC,乙烯基SMC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成型温度为160 ℃、模压压力为9 MPa、保温时间为30 min时,乙烯基SMC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分别达到148.26 MPa、4.50 GPa、92.33 MPa、2.39 GPa;阀体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乙烯基SMC与酚醛BMC均满足阀体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冯维 《玻璃纤维》1992,(1):40-41,27
与含20~30%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普通聚酯片状模塑料(用于汽车仪表板)相比,这几年片状模塑料(SMC)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要快得多.在要求机械强度、耐温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与金属材料相当甚至比金属材料更高的应用领域,具有高纤维含量以及高性能基体树脂的新一代SMC复合  相似文献   

20.
《现代塑料》2005,(1):i016-i018
50多年以来,欧美汽车生产商为了减轻汽车的重量,一直在考虑利用新的塑料材料实现汽车的轻量化,新型材料对于现代车辆的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汽车向轻量化方向发展,由SMC/BMC/TMC制作的部件已在欧美的很多汽车上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