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东  罗杰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9):106-108
通过对延长油田甘谷驿油区岩心、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的研究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建立了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和响应方程,得出了该区的油水层电性识别标准和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甘谷驿油区进一步开发评价和增储、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安塞化子坪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安塞坪桥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评价储层,开发气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安塞油田长6油层组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安塞油田长6油层组含油性与物性下限的关系。利用薄片鉴定法、扫描电镜法、物性分析统计法、经验统计法对长6储层进行了物性分析,结合研究区的测资料井及油田动态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长6储层的平均孔隙度为9.1%,平均渗透率为0.55×10-3μm2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其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了储层油藏的富集程度;并确定长6储层物性下限的标准:孔隙度下限为7.8%,渗透率下限为0.15×10-3μm2,电性下限电阻率为18.0Ω.m,声波时差下限为216μs/m。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英东油田E31、E32储层岩心、录井和试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结合测井资料分析,明确了该地区E31、E32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及其相互关系,确定出了该区的岩性、电性、物性下限标准,进而为油水层解释和储层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王龙庄油田岩心、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的研究分析,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王龙庄主力断块油层的解释标准及解释图版,为今后新井解释,老井复查,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调整方案设计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柳泉油田E31储层是重要的滚动勘探开发目的层之一,其储层物性较差,成岩作用复杂,导致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因此对其储层特征的研究工作已成为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红柳泉油田E31储层岩心、录井和试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结合测井资料分析,明确了该地区E31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及其相互关系,确定出了该区的岩性、电性、物性下限标准,进而为油水层解释和储层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据粒度分析资料、薄片资料、试油、试采、压汞数据等资料研究,对子长油田热寺湾区延长组长6油层有限厚度的下限标准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进行了确定。并按此标准对该区进行了解释,测井解释符合率很高,说明解释标准适合本区。该方法对今后勘探工作中的储量计算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定44150注水项目区主采层位为三叠系长8层,目前采出程度5.05%,2012年该区块储量451.8万吨,截至目前,油田已规模开发7年。由于储量计算参数发生了明显变化,需要重新评估储量的可用性。本次以储层四性关系研究为基础,通过统计方法、交会图技术重新制定该区测井资料解释标准,明确了该区长8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下限标准,结合油水层识别的物性和电性标准,采用容积法计算了长8油层组油藏地质储量。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油田储量规模再认识,为后续油田高效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域预测的精度,本文通过储层岩性、测井、试油及多种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安塞油田砖窑湾地区长6_1储层"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研究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最终确定研究区长6_1储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电性下限标准为声波时差≥227.7μs/m,电阻率≥15Ω·m,并在含油饱和度≥47%,物性下限标准为孔隙度≥10%,渗透率≥0.15mD。并此标准上对研究区未试油层段进行精细二次解释,对比试油试采、生产动态情况,发现本次二次解释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乌尔逊油田乌33断块投产至今整个油田沿用同一套有效厚度电性解释标准。随着地质认识加深和现场开发实践的增加,发现乌33断块在不同区块、不同油组间岩性、物性、含油气性以及油水特征差异较大,同一套电性标准解释出的有效厚度,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需求。不同的区块、油组适用不同的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本文以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基础应用试井、录井资料,紧密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分区块制作了各区块的有效厚度电性标准,并将新的有效厚度电性标准在乌33断块各区块进行应用,寻找剩余潜力,力求在下步工作中更好地服务油田。  相似文献   

11.
樊光梅  谢远伟  罗纯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5):117-119,123
安塞油田化子坪区长2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油藏同时受构造和岩性控制,油井单井产量低,递减大,为了降低老油田递减,对该区油井实施了压裂、酸化和补孔压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对比油井各种措施情况下的措施依据,并提出了下步选井意见。  相似文献   

12.
黄艳 《广东化工》2012,39(15):83-84,156
长6储层是杏子川油田坪52井区的主力油层,通过对该储层的岩心、测井、试油等资料的整理,总结出研究区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的特征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录井、化验分析等资料,得出研究区油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研究区储层评价和油气田开发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19,(12):156-157
针对安塞油田高含水油井,重点开展了压裂、增注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存在单井费用高、有效率低、效果差异大等缺点。对此,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化学堵水技术,对恢复高含水油井的正常产能,提高油井采出程度,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含蜡原油开采过程中,油井普遍存在结蜡现象。行之有效的清防蜡工艺是保障油井稳产的重要因素,化学清防蜡工艺应用效果受沉没度、产液量及含水率等的影响,在油井复杂条件下,其现场应用效果难以评价。为研究清防蜡工艺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清防蜡工艺原理,以安塞油田清防蜡工艺应用前后的高含蜡原油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原油族组成、蜡组成、蜡含量、析蜡点、黏度和溶蜡速率;通过比较确定了4个评价指标,引入多目标评价方法,建立了清防蜡工艺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表明清防蜡工艺应用后原油黏度降低;蜡的碳数C16~C30的百分含量降低,C30以上的百分含量升高;原油平均蜡含量变化率为22.99%;原油平均析蜡点变化率为2.86%;各清防蜡剂溶蜡速率均大于0.0160g/min;CQ-1工艺和CQ-2工艺的综合得分较高,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计算结果与安塞油田应用化学清防蜡工艺的方向一致,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公路,水陆交通运输业,农业、环保对柴油的要求,论述了我国轻柴油产品生产和质量状况以及和国外的差距,指出了今后我国轻柴油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发展方向,并根据我国城市汽车发展和环保日趋严重的形势及我国炼油工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为城市专门设计一种车用柴油,以满足城市柴油汽车和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渗透油田开采过程中遇到普遍问题,选择DLY油田作为研究对象,DLY油田采用反九点面积井网开采,东西向油井水淹严重,南北向油井受效差,采出程度低,开采效果差。本文分别从井网密度、注采井距、油水井数比及人工压裂缝与井网匹配关系对井网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井网密度小于合理井网密度,南北向注采井距偏小,油水井数比偏小,人工裂缝与井网形式不匹配,目前井网已不适应油田高效开发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综合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微构造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以张天渠油田长21油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微构造的定义、成因及分类进行了概述。并以张天渠油田长2油层为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微构造对油田开发的影响。得出结论:位于正向微构造区的油井生产状况较好,位于负向微构造区的油井生产状况不理想。在确定加密井井别时,应尽可能地把生产井钻在正向微构造区,把注水井钻在负向微构造区,为油田下一步调整挖潜、完善注采井网服务。  相似文献   

18.
吴建彪  付波 《辽宁化工》2012,41(5):522-525
敏感性评价是研究储层伤害机理、减小储层损害的依据,是油田高效开发的基础.安塞油田属于开发难度较大的低孔特低渗油田,其主力开发层长6油层孔隙度低,渗透性差,非均质性较强.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特征,对安塞油田长6储层进行敏感性室内评价实验,室内评价实验表明:安塞油田长6储层具有中偏强速敏、弱水敏、弱盐敏、中等酸敏和弱~中等碱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油田开发后期,控制含水上升,挖掘剩余油的潜力成为老区稳产的基础,而常规措施周期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介绍了4″套管补贴工艺技术在部1井的应用,为解决常规措施选井难度大以及老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