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
4.
5.
绿色农药剂型—微乳剂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首先介绍了我国农药剂型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由于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等 4种传统剂型农药占农药总产量的 70 %多 ,严重抑制了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然后介绍了一种以水为介质的绿色新剂型———微乳剂型 ,与传统剂型相比 ,它具有稳定性好、药效高、渗透力强及对人体和环境安全等优点。同时 ,还简述了当前微乳剂型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对农药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一般企业无法承受新农药研制开发的经费和时间,因此,人们大力进行剂型的研究和开发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药剂型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由于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等4种传统剂型农药占农药总产量的70%多,严重抑制了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然后介绍了一种以水为介质的绿色新剂型微乳剂型,与传统剂型相比,它具有稳定性好、药效高、渗透力强及对人体和环境安全等优点。同时,还简述了当前微乳剂型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微胶囊技术在农药剂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微胶囊剂是农药剂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它将成为今后农药新剂型的发展方向。本文概述了微胶囊剂所具有的优点和功能,着重介绍了界面缩聚法和就地界面缩聚法制备农药微胶囊剂的基本工艺,微胶囊的控制释放机制和当前已经商品化的各种制剂。 相似文献
10.
农药新剂型和助剂的研究开发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前言近年来,我国农药发展很快,农药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农药制剂也有所发展,农药品种与制剂的比例已从1986年的1:2上升到1998年的1:10,但仍以乳油、可湿性粉剂等老剂型为主.据统计,1998年我国农药制剂获得登记的品种达1968种,其中乳油919种,可湿性粉剂447种,分别占总量的46.7%和22.7%,如以农药产量计算,则比例更大. 相似文献
11.
12.
农药的剂型问题与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药用化学物质具备了适当的剂型和适用的制剂才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可用商品。剂型和制剂加工的实质就是使农药有效成分在载体或介质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以便于贮存和使用。阐述了分散体系的意义并提出了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出现二次分散体系现象及其在农药使用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农药毒理学问题尤其是有害生物的行为毒理学问题是对农药进行剂型设计加工和研究开发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我国农药制剂生产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针对我国农药制剂产业化技术链中的薄弱环节,阐述了农药制剂工程技术的研究领域、内容和现状,分析了农药制剂工程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当前应加速开发的重点。交流了近年来该领域研发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介绍了若干代表农药制剂发展趋势的国外工程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农药制剂和农用表面活性剂分属两个行业。以制剂技术发展的3个时期为主线,分析了两者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目标,解决共性关键技术、互动开发创新的过程和当前农药制剂的发展走向,提出与现有农用表面活性剂在产品结构上的矛盾,进而对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等建议开发创新的品种、重点、思路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苯菌酮系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二苯酮类杀菌剂,其最早由美国氰胺公司(现属巴斯夫公司)在1998年创制。它的通用名metrafenone,试验代号AC375839,商品名:Vivando。该药剂主要用于谷类、葡萄和黄瓜等作物防治白粉病和眼点病等病害^[1-2]。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而受人关注。该药剂于2004年上市,2010年销售额为0.55亿美元^[2]。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以烷基多糖苷(APG)为主要成分,经添加阳离子、两性离子等表面活性剂,采用正交试验,制成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草甘膦水剂增效剂。与其它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该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好、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