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N,N二齿配体、O,O二齿配体、N,O二齿配体3大类其配体的结构方面描述了有机二氟化硼化合物荧光染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认为新的有机二氟化硼荧光染料应具有荧光量子收率和Stokes位移大、较好的水溶性、高选择性和灵敏度、较好的电子转移能力等特性。  相似文献   

2.
智能凝胶作为一种新型软材料对外界刺激具有独特的响应性,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以易于结构衍生化的2,4-(3,4-二氯苯亚甲基)-D-葡萄糖酸甲酯为平台分子,设计合成了新型智能希夫碱类凝胶因子化合物3a和3b。研究了凝胶因子在不同溶剂中的凝胶性能,并探索了机械力对于智能凝胶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因子的凝胶能力依赖于溶剂的种类和凝胶因子碳链的长度;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及场发射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凝胶呈三维纤维网状结构。有趣的是,碳链较短的化合物3b具有压致变色性能,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明压致变色是由于结晶态和无定型态聚集体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田刚  许文苑  孟莉娜 《化工学报》2008,59(4):1032-1036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对苯二胺(L1)及其与锌(Ⅱ)的配合物(L1Zn)和双水杨醛缩间苯二胺(L2)及其与镍(Ⅱ)的配合物(L2Ni),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对4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Schiff碱化合物经二价金属离子配位后其荧光光谱均发生了蓝移现象;热激发实验发现L1Zn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质,而L2Ni热致变色不可逆,表明它们是一类新型有机热致变色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2-甲基喹啉为原料,经四步合成了氟化硼络合喹啉咪唑类荧光染料,通过1H NMR,13C 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研究该染料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及固态的紫外、荧光性质。结果表明该含喹啉咪唑类(boron 2-(2-quinoline) imidazole)染料在极性溶剂(甲醇)中的Stokes位移为134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1;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的Stokes位移为66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468。  相似文献   

5.
非对称紫精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以4,4′-联吡啶分别与溴代正辛烷、氯化苄反应,再与对氯甲基苯乙烯反应合成了两个非对称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紫精化合物,二氯化1-苄基-1′-[4-(乙烯基)苄基]-4,4′-联吡啶盐和氯化溴化1-辛基-1′-[4-(乙烯基)苄基]-4,4′-联吡啶盐,收率超过80%。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在0~-1V区间内,两个化合物在无色和紫红色间循环变化,具有稳定的电致变色性能,可望用以制作实用的电致变色器件。  相似文献   

6.
固相法合成孔雀石绿-硼酸复配物及其热变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孔雀石绿-硼酸系列可逆热致变色颜料。考察了孔雀石绿和硼酸的配比、无机填料的种类与用量以及环境温度对热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和硼酸的质量比例在1:(100~400)范围内,颜料在85℃时开始由兰绿色变为黄绿色,加热到110℃时全部变为黄色,冷却时恢复原色,复色时间小于3min;以Al2O3为填料,m(孔雀石绿):m(硼酸):m(填料)=1:100:(100~200),颜料变色敏锐,变色温度降低到75℃,复色时间为小于70s。降低环境温度可以减少复色时间。DSC检测颜料的热变色过程发现70~80℃开始吸热。100~110℃吸热峰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6个9,10-二苯乙烯基蒽(DSA)化合物,其中DSA-CnP(n=2,6,12)为含有受阻哌啶结构单元的新化合物。对其进行荧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3个新化合物均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且其对压力的刺激响应与烷基链长度紧密相关。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样品在研磨前后发生了由晶态向无定形态的转变,这可能是其产生压致变色现象的内因。与DSA-Cn化合物对比,发现当改变烷基链长度时,其压致变色性能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这表明受阻哌啶的引入对DSA化合物的压致变色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光稳定性能测试表明,光照后DSA-CnP和DSA-Cn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解,但与DSA-Cn相比,受阻哌啶的引入的确使DSA-CnP具有更好的光稳定性能。以上结果表明受阻哌啶基团对调控DSA化合物堆积模式和光稳定性能确有一定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2-甲基喹啉为原料,经4步合成了氟化硼络合喹啉咪唑类荧光染料,通过1HNMR、13C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染料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及固态的紫外、荧光性质。结果表明,该含喹啉咪唑类〔boron2-(2-quinoline)imidazole〕染料在极性溶剂(甲醇)中的Stokes位移为134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1;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的Stokes位移为66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468。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12):3042-3045
从荧光分子的结构设计及对性能的影响出发,综述了近年机械致荧光变色材料(MFC)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主要包括荧光分子骨架上引入脂肪链、荧光分子骨架上引入芳香环(或杂环)、荧光分子骨架上引入卤素原子、荧光分子骨架上引入氰基以及荧光分子结构的其他改变等。同时对该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研发固态下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智能发光体以及具有较好水溶性、成膜性和快速恢复性的MFC荧光材料将是今后该领域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19,(12):3042-3045
从荧光分子的结构设计及对性能的影响出发,综述了近年机械致荧光变色材料(MFC)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主要包括荧光分子骨架上引入脂肪链、荧光分子骨架上引入芳香环(或杂环)、荧光分子骨架上引入卤素原子、荧光分子骨架上引入氰基以及荧光分子结构的其他改变等。同时对该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研发固态下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智能发光体以及具有较好水溶性、成膜性和快速恢复性的MFC荧光材料将是今后该领域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磷钼酸和烟酸为配体,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含稀土钆的配合物,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电化学、热重等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218 nm和261 nm处有两个很强的紫外吸收峰;在323 nm光的激发下,配合物在377 nm处有一个强的荧光发射峰;在-0.6~0.6 V(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电势范围内,配合物出现了两对氧化还原峰,电化学性能良好。同时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以2,6-吡啶二羧酸和硅钨酸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电化学等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196nm和253nm处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峰;在624nm处有一个很强的荧光发射峰;热稳定性较好;在-0.25~0.2V(vs.SCE)的电势范围内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熟法合成了以2,6-吡啶二羧酸及杂多酸磷钼酸为配体的钕的新型配合物Nd(C7H5NO4)(PMo12O40)·6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在259nm处有明显的吸收.采用循环伏安法对配合物进行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在-0.8~-0.1 V的电势范围内,配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镍(Ⅱ)配合物[1-NaPhthMePyNH_2]_2[Ni(mnt)_2]([1-NaPhthMePyNH_2]~+为1-(1′-奈苄基)-2-氨基吡啶鎓离子),并用元素分析,UV,IR,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系三斜晶系,空间群P_(-1),a=0.764 78(15)nm,b=0.949 88(19)nm,c=1.360 9(3)nm,α=92.491(2)°,β=103.784(2)°,γ=105.723(2)°,V=918.0(3),Z=1。  相似文献   

15.
王连军 《中国塑料》2006,20(11):31-36
在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以8羟基喹啉为pH值调节剂,制备出了稀土铕(Eu)与2,2-二羟甲基丙酸、1,10-邻菲咯啉的新型四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3C固相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其基本结构为Eu[CH3C(CH2OH)2COO](NO3)2(phen)。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配合物在600、625、663和705nm处都出现了发射峰,分别与Eu^3+的^5d0→^7F1、5^D0→^7F2、5^D0→^7F3、5^D0→^7F4跃迁相对应。最强的发射峰625nm位于叶绿素a、b吸收波段(600-680nm),这对作物的生长很有利。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合物[Cu(4-Me-SA)(Phen)]•2H2O(Phen = 1,10-邻菲啰啉,4-Me-SA = 4-甲基水杨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分析(DSC-TGA)和荧光光谱(F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 = 0.8324(3) nm,b = 1.2644(5) nm,c = 1.7493(7) nm,α = 90.00°,β = 100.404(7)°,γ = 90.00°,V = 1810.8(12) nm3, Z = 4。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1个4-甲基水杨酸配体的2个氧原子和1个邻菲啰啉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配位数为4的稳定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自组装成1个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刘哲  刘公召 《辽宁化工》2010,39(9):901-903
以无机膨润土与聚丙烯酰胺和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827)为原料,合成二元改性有机膨润土。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有机膨润土,层间距由0.34 nm增大到0.45 nm,有机物含量达40.08%。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合物[Cu(4-Me-SA)(Phen)]·2H2O(Phen=1,10-邻菲啰啉,4-Me-SA=4-甲基水杨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分析(DSC-TGA)和荧光光谱(F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324(3)nm,b=1.2644(5)nm,c=1.7493(7)nm,α=90.00°,β=100.404(7)°,γ=90.00°,V=1 810.8(12)nm3,Z=4。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1个4-甲基水杨酸配体的2个氧原子和1个邻菲啰啉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配位数为4的稳定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自组装成1个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9.
分子基磁体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涉及物理和化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其中尤其以金属锰的研究最多,通过配位化学反应得到了一个锰铁异核双金属配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测定了其金属含量(ICP法),并对其变温分子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水杨醛和乙二胺为原料,冰乙酸为催化剂,室温下在乙醇中反应得到双水杨醛缩乙二胺(salen)配体,接着与Co(II)、Ni(II)、Cu(II)和Zn(II)在乙醇中加热回流反应,得到salen单金属配合物,最后在室温下分别与Hg(II)在甲醇-氯仿溶剂体系中反应得到salen异核双金属配合物[M(salen)Hg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