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4):821-824
综述了溶胶凝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态物质的制备工艺及该技术在纳米粉体材料、薄膜及涂层材料、纤维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新型溶胶-凝胶反应机理以及溶胶向凝胶转化过程中体系微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将是今后该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溶胶-凝胶技术的发展阶段及反应机理,溶胶-凝胶技术在合成零维、一维、二维及复合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对溶胶-凝胶技术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引用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新型微晶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在低温下即可得到化合物的新方法。简述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溶胶-凝胶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工艺过程;着重介绍了溶胶-凝胶技术在制备微晶玻璃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溶胶-凝胶技术的不足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高盐生 《河北化工》2009,32(12):42-43,63
溶胶-凝胶技术的进一步改善和一些新材料的发现,为固定生物分子制备具有更好的响应性能的化学修饰电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空间。追溯了溶胶-凝胶的起源,介绍了溶胶-凝胶制备的方法,综述了溶胶-凝胶在构筑化学修饰电极中的作用,展望了溶胶-凝胶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在低温下即可得到化合物的新方法.简述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溶胶-凝胶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工艺过程;着重介绍了溶胶-凝胶技术在制备微晶玻璃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溶胶-凝胶技术的不足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韩德强  李勇 《四川化工》2005,8(5):45-47
综述了溶胶-凝胶工艺在薄膜制备技术中的现状和技术动态、溶胶-凝胶工艺的成膜理论和成膜工艺对薄膜工业发展的促进,并简要提出了溶胶-凝胶薄膜工艺影响薄膜厚度的因素和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技术在多相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溶胶-凝胶技术在一些热点多相催化剂中的应用,阐述了溶胶-凝胶技术用于制备催化剂的优点,以期引起人们充分认识溶胶-凝胶技术在催化剂合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蒋华麟  陈萍华 《广东化工》2010,37(11):262-264
溶胶凝胶技术具有其它传统的无机材料制备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以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产品均匀度好、纯度高、种类多及操作温度低,溶胶-凝胶技术已成为固体材料制备的主要方法。文章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粒子、纳米杂化材料与纳米薄膜的方法,并对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过程,以及对控制团聚和粒子的形状、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涂层中最简单的技术之一.Al2O3、SiO2、ZrO2以及它们的复合涂层很容易沉积在金属和合金基体上.简单介绍了溶胶-凝胶过程的原理、工艺以及在高温抗氧化涂层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溶胶-凝胶技术现存的一些缺点.指出今后发展重点是涂层和基材的附着力以及无开裂的涂层.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在陶瓷色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溶胶-凝胶技术在陶瓷色料制备中的应用及发展,讨论了传统固相法制备陶瓷色料与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色料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固溶体型陶瓷色料与包裹型陶瓷色料及其包裹模型,同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电子陶瓷和器件的低温共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介绍了电子器件用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s)材料,探讨了其工艺中的若干问题。电子器件用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包括: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结晶化玻璃、晶化玻璃/陶瓷复合材料以及液相烧结陶瓷,其中典型的和最为常用的LTCCs为玻璃/陶瓷(特别是氧化铝)复合材料。正在研究的一些陶瓷介质材料中,Bi基介质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中,应当着重关注和加深了解玻璃的流动性和结晶性、玻璃的起泡、玻璃和陶瓷颗粒间的反应、共烧材料的匹配等问题,从优选材料配方和优化工艺着手,从而获得优质可靠的材质和器件。  相似文献   

12.
用溶胶凝胶法将2组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特征的酞菁配合物分别植入二氧化硅凝胶基质,制备均匀掺杂的复合凝胶玻璃,并对其光限幅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酞菁分子结构特征对其复合体系的光限幅性能有显著影响。掺杂无金属酞菁(phthalocyanine, H2Pc)和不同金属酞菁配合物(metallophthalocyanine, MPc)的硅氧凝胶玻璃,其光限幅效应随中心离子不同而异,并依 H相似文献   

13.
陶瓷基复合材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它是以陶瓷为基体与各种纤维复合的一类复合材料。其主要基体有玻璃陶瓷、氧化铝、氮化硅等,具有高温强度好、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低膨胀系数、隔热性好及低密度等特性,而且资源也比较丰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成为争夺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分析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受到重视,阐述了复合陶瓷材料的特点,介绍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同时指出了节能环保的车用陶瓷基结构复合材料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陶瓷基复合材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它是以陶瓷为基体与各种纤维复合的一类复合材料。其主要基体有玻璃陶瓷、氧化铝、氮化硅等,具有高温强度好、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低膨胀系数、隔热性好及低密度等特性,而且资源也比较丰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成为争夺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分析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受到重视,阐述了复合陶瓷材料的特点,介绍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同时指出了节能环保的车用陶瓷基结构复合材料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5.
纳米粉体的团聚程度影响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光学与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Y2O3-MgO纳米粉体,结合热压烧结(HP)技术制备出光学及力学性能优异的Y2O3-MgO复相陶瓷。研究了前驱体中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m/c)对纳米粉体团聚程度及复相陶瓷显微结构、光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属离子和柠檬酸摩尔比为0.75时,粉体团聚程度最低,该粉体经过热压烧结后制备出的Y2O3-MgO陶瓷具有均匀的相域,晶粒尺寸约为140 nm,3~6 μm波段的透过率达到80%,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分别为10.90 GPa、2.21 MPa·m-1/2,抗弯强度为226 MPa。  相似文献   

16.
Lanxide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anxide熔融金属直接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通过用预制体(颗粒,晶须,纤维等)增强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的体积稳定性,断裂韧性和强度,是目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就Lanxide技术及陶瓷基复合材料近年来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聚氨酯硬泡塑料/玻纤粉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聚醚多元醇、PAPI、催化剂、发泡剂和玻璃纤维等为原料,制备高密度聚氨酯硬泡及它与磨碎玻纤粉的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硬泡的强度及磨碎玻纤粉粒径、预处理及其含量对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不同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硬泡的各种强度值总体上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500kg/m^3的聚氨酯的拉伸强度比200kg/m^3的提高了104.74%,冲击强度提高了194.84%;400目粒径的玻纤粉可使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压缩强度;玻纤的加入将降低材料的强度值,但偶联剂预处理可使它们有所改善;加入磨碎玻纤粉后,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加,且采用偶联剂KH550对玻纤粉进行预处理可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以设计思路的发展演化为线索,结合国内外近年的研究报道,从选材的性能要求、组成、抗氧化机理、成功范例及制备工艺的角度出发,分别对抗氧化涂层技术以及抗氧化基体改性技术进行了介绍。特别选取了近年在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研究中报道较少的制备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包括涂层技术中的超临界态流体工艺、溶胶-凝胶法、熔浆法、PACVD法以及基体改性技术的快速致密化工艺。这一领域内的中外研究也进行了对比,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对于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氧化保护研究方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6,42(7):8165-8169
Dielectric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combining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 and PbTiO3 (PTO) powder were prepared using a sol–gel process. Well-dispersed PTO powder with various volume ratios of MWCNT was compressed to form a pellet, and then silver electrodes were coated on both sides for electrical measurements. The PTO–MWCNT composite with 0.4 vol% MWCNT showed the highest dielectric constant (912 at 1 kHz), which is approximately 25 times larger than that (37 at 1 kHz) of a pure PbTiO3 pellet. Furthermore, a strong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in the low frequency range was shown for the PTO–MWCNT composites. Interfacial effects related to dielectric relaxation in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used to explain an observed increase of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near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相似文献   

20.
Due to its excellent bioactivity, bioactive glass (BG) is suitable for use as bone graft substitutes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carbon nanotubes (CNT-COOH) served as templates for depositing bioactive glass based on 60SiO2–36CaO–4P2O5 wt.% were synthesized via the solgel process. The BG and BG/CNT-COOH composites were treated at 300, 500, 700, and 900°C; their properties were also exa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BG/CNT-COOH composites treated at 500 and 700°C were amorphous and contained silicate nanocrystals. By altering precursor concentration, bioactive glass of various thicknesses was successfully solgel coated on CNT-COOH. Immersion of the BG/CNT-COOH composites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solution and MG-63 cell culture assessment showed the 500°C treated BG/CNT-COOH exhibits excellent bio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