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兰竹 《水泥》2016,(11):24
众所周知,矿渣粉是高活性粉料,是优质的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是水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分之一。在水泥生产工艺中,分别粉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有效提高水泥磨台时产量,降低电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但在已建成的辊压机+球磨机联合粉磨的生产线中,如何通过工艺改造加入矿渣微粉,降低生产成本是不少水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中全面分析了不同矿渣微粉粉磨系统的工艺技术性能,详细阐述了采用辊压机终粉磨工艺制备矿渣微粉的生产实践,指出了使用矿渣微粉用作水泥混合材是水泥企业实现节能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车洪新 《中国水泥》2014,(6):99-100
正矿渣微粉成功应用于水泥生产中,经济效益显著。主流的做法是独立粉磨矿渣、熟料与石膏及其他混合材,然后均化配制,生产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水泥。大多数水泥企业,不是同时兼容矿渣微粉的生产。矿渣微粉通过市场购买回来,与水泥实现配制。一般情况是可在水泥粉磨出口端设置水泥均化机,即可完美实现掺矿渣微粉的工艺。然而,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是总有条件设计安装水泥均化机。在此条件下,如何实现在无均化机的情况下,将矿渣微粉掺入水泥当中?大体上有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活化矿渣微粉,等量替代部分熟料或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可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的目的.中小水泥企业如何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技改,使廉价的矿渣变废为宝?江苏盐城市兴诚粉磨烘干技术研究中心XCMK专利技术可把现有的球磨机、生料磨改造成为超细矿渣磨,让中小型水泥企业增加活力.  相似文献   

5.
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矿渣粉的生产和应用起始于1996年,矿渣粉生产工艺从最初的振动超细磨系统、改造原有的球磨机系统到现在的立磨系统,目前国内已建成多条  相似文献   

6.
高连强 《水泥》2011,(9):33-33
我公司将粒化高炉矿渣单独粉磨为矿渣微粉,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水泥中。粉磨水泥和粉磨矿渣微粉的磨机均为开路高细球磨机,出磨后共入一台提升机提入均化仓,经均化搅拌后再入水泥圆库。  相似文献   

7.
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研究了球磨和立磨生产的矿渣微粉颗粒形貌和颗粒群分布。结果表明,球磨与立磨矿渣微粉颗粒形貌差别不大;矿渣微粉d50与比表面积有较好的相关性,两种产品均符合RRB分布,立磨矿渣微粉粒度分布范围较窄;立磨矿渣微粉的掺入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流动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比球磨矿渣微粉大;掺立磨矿渣微粉的水泥各龄期强度均比掺球磨矿渣微粉的水泥低,立磨生产时矿渣微粉比表面积控制在400m^2/kg左右可能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水泥》2015,(5)
<正>一、开流高产高细水泥管磨机技术生产高细水泥,粉磨电耗25~28k Wh/t;二、开流矿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矿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60k Wh/t;三、开流粉煤灰管磨机技术生产国标Ⅱ、Ⅰ级粉煤灰,粉磨电耗15k Wh/t、20k Wh/t;四、开流钢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钢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80k Wh/t。  相似文献   

9.
《水泥》2016,(1)
正一、开流高产高细水泥管磨机技术生产高细水泥,粉磨电耗25~28k Wh/t;二、开流矿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矿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60k Wh/t;三、开流粉煤灰管磨机技术生产国标Ⅱ、Ⅰ级粉煤灰,粉磨电耗15k Wh/t、20k Wh/t;四、开流钢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钢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80k Wh/t。  相似文献   

10.
《水泥》2015,(9)
<正>一、开流高产高细水泥管磨机技术生产高细水泥,粉磨电耗25~28k Wh/t;二、开流矿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矿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60k Wh/t;三、开流粉煤灰管磨机技术生产国标Ⅱ、Ⅰ级粉煤灰,粉磨电耗15k Wh/t、20k Wh/t;四、开流钢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钢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80k Wh/t。  相似文献   

11.
《水泥》2015,(6)
<正>一、开流高产高细水泥管磨机技术生产高细水泥,粉磨电耗25~28k Wh/t;二、开流矿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矿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60k Wh/t;三、开流粉煤灰管磨机技术生产国标Ⅱ、Ⅰ级粉煤灰,粉磨电耗15k Wh/t、20k Wh/t;四、开流钢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钢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80k Wh/t。五、空气能量分离冷却降温专利技术(斜槽式水泥冷却器发明专利号:200610124749.2;  相似文献   

12.
邹波  王军 《四川水泥》2007,(2):19-20
立磨以其独有的占地面积少、噪音小、产质量高、可操作性强及集烘干粉磨选粉于一身等诸多优点.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泥企业的生料粉磨、水泥粉磨中。而近几年矿渣微粉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矿渣超细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泥及混凝土中,由于球磨机粉磨矿渣超细粉电耗及成本较高,且最终结果不易控制.国产立磨又很难达到要求,因此进口立磨便成为了粉磨矿渣超细粉的首选。我公司于2004年新建一台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使用的是莱歇公司的LM56.2+2C/S双物料粉磨辊式立磨。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特撰此文介绍一些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水泥》2015,(2):66
节能利废,回报社会,诚信服务,锲而不悔一、开流高产高细水泥管磨机技术生产高细水泥,粉磨电耗25~28kWh/t;二、开流矿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矿渣微粉,比表≥410 m~2/kg,粉磨电耗55~60kWh/t;三、开流粉煤灰管磨机技术生产国标Ⅱ、Ⅰ级粉煤灰,粉磨电耗15kWh/t、20kWh/t;四、开流钢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钢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80kWh/t。五、空气能量分离冷却降温专利技术(斜槽式水泥冷却器发明专利号:200610124749.2;风动油冷却系统及内溢式油位显示器实用新型专利号:200620117519.9、200620098287)  相似文献   

14.
《水泥》2015,(1):68
<正>节能利废,回报社会,诚信服务,锲而不悔一、开流高产高细水泥管磨机技术生产高细水泥,粉磨电耗25~28kWh/t;二、开流矿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矿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60kWh/t;三、开流粉煤灰管磨机技术生产国标Ⅱ、Ⅰ级粉煤灰,粉磨电耗15kWh/t、20kWh/t;四、开流钢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钢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80kWh/t。五、空气能量分离冷却降温专利技术(斜槽式水泥冷却器发明专利号:200610124749.2;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矿渣微粉的化学和矿物组成、质量指标及基本性能;并详细对比了矿渣微粉生产的不同粉磨工艺,其中辊式立磨系统工艺简单,技经指标最好;此外,概述了矿渣微粉在水泥和混凝土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6.
《水泥》2015,(4):54
<正>节能利废,回报社会,诚信服务,锲而不悔一、开流高产高细水泥管磨机技术生产高细水泥,粉磨电耗25~28k Wh/t;二、开流矿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矿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60k Wh/t;三、开流粉煤灰管磨机技术生产国标Ⅱ、Ⅰ级粉煤灰,粉磨电耗15k Wh/t、20k Wh/t;四、开流钢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钢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80k Wh/t。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自1883年磨机问世以来,已被广泛用于水泥及其它行业的物料粉磨,在目前仍占有主导地位。传统的水泥及矿渣微粉制备多采用管磨机粉磨工艺,由于其粉磨空间开放、四周不限,无法形成稳定的料床,故粉磨效率低、单位粉磨电耗高、粉磨成本高。  相似文献   

18.
1 矿渣微粉粉磨最佳工艺 矿渣微粉制造技术目前主要有立磨生产技术、辊压机联合粉磨或终粉磨生产技术、球磨机开流或圈流生产技术等.国际上以立磨和辊压机终粉磨为主.从目前国内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大规模生产以引进立磨为主.中小规模生产以辊压机联合粉磨或球磨机为多.  相似文献   

19.
在矿渣粉磨过程中添加助磨剂是增加其比表面积、提高其活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常用的助磨剂大多是针对矿渣水泥的助磨剂,对于矿渣的单独粉磨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试验提供了一种针对矿渣微粉的助磨剂HY-KF,能够改善矿渣的易磨性,同时可以提高矿渣微粉的活性。应用于工业生产中,HY-KF矿渣微粉助磨剂能使水泥中矿渣的掺量最高达到70%,并且能提高水泥强度,同时可以降低水泥的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水泥》2015,(11)
<正>节能利废,回报社会,诚信服务,锲而不悔一、开流高产高细水泥管磨机技术生产高细水泥,粉磨电耗25~28k Wh/t;二、开流矿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矿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60k Wh/t;三、开流粉煤灰管磨机技术生产国标Ⅱ、Ⅰ级粉煤灰,粉磨电耗15k Wh/t、20k Wh/t;四、开流钢渣微粉管磨机技术生产钢渣微粉,比表≥410m2/kg,粉磨电耗55~80k W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