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气相法聚乙烯倦化剂.研究了组成、粒径分布、微观形态、载钛时间和TiCl4加入量对倦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与商用催化剂相似的组成,粒径分布窄,颗粒形态良好;通过选择高比表面积的硅胶载体、提高催化剂有效组分的负载量和适当延长载钛时间可提高催化剂效率;当硅胶比表面积为312 m2/g,负载时间...  相似文献   

2.
引入硅胶载体,与乙氧基镁在有机混合溶剂中共浸渍得到镁质量分数分别为5.00%,10.00%和15.00%的催化剂前驱体,与TiCl_4反应制得一系列SiO_2/MgCl_2复合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将所得催化剂用于常压乙烯均聚合、乙烯与1-己烯共聚合和氢调实验,比较不同催化剂活性和产物性能的差异,考察镁负载量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镁负载量显著影响催化剂的孔结构和组成;镁质量分数为15.00%时,所得催化剂的Ti含量、比表面积以及β-MgCl_2相对含量均较高,其均聚合活性、整体共聚合活性最高,所得聚乙烯具有更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更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同时,该条件下所得催化剂还具有很好的氢调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红  王豪  鲍晓军 《化工进展》2008,27(2):173-179
依据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活性相理论及加氢脱硫、脱芳反应的历程,综述了各种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方法--使用高加氢能力的活性组分、引入中等强度酸中心、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介绍了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研究开发高比表面积、中等酸性的介孔载体和既能提高活性组分分散度又不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的新型催化剂制备方法是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乙醇脱水制乙烯方法的关键是催化剂及其载体的研究。以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将催化剂磷钨酸负载到活性炭孔结构中,制备出新型催化剂PW/AC。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进料流量和磷钨酸负载量对乙醇转化率的影响,得出较佳的条件分别为反应温度300℃、进料流量0.09mL/min和磷钨酸负载量60%(质量百分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单一的氧化铬—硅胶催化剂,其活性虽高,但氢调敏感性差,很难获得有广泛使用价值的聚乙烯,通过添加钛和选用适当的硅胶为载体以后,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聚合活性(已达80~100万克PE/克钛),而且氢调敏感性大大改善,可以制备熔体指数1.5以下,分子量分布为中宽范围的聚乙烯。  相似文献   

6.
利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Cu负载量的Cu/SiO_2催化剂,对生物质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进行常压气相催化加氢反应,合成新能源液体燃料2,5-二甲基呋喃。利用XRD、BET和TPR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u负载量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组分Cu高度分散于载体内,形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适宜孔结构的层状硅酸铜结构,Cu与载体SiO_2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适宜的Cu负载量为25%。在反应温度为230℃、原料液空速为1. 1 h~(-1)、氢/醛摩尔比为90∶1的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的转化率可达100%,2,5-二甲基呋喃的选择性达94. 6%。  相似文献   

7.
以二氧化硅、柱层析硅胶、气凝胶SiO_2为载体,采用常规浸渍法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浸渍法制备负载金属镍Ni/SiO_2催化剂,并考察其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过程中的催化反应性能,同时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催化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气凝胶SiO_2为载体,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浸渍法制备的负载量为10%金属镍的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效果较好,甲烷转化率较高,选择性较好。比表面积分析表明,气凝胶SiO_2载体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尤其是具有较大的微孔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  相似文献   

8.
阐述甲烷合成催化剂中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剂种类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催化剂的烧结失活原因及机理;介绍提高催化剂抗烧结性能的改进措施。对甲烷合成催化剂研究进行展望,提出高比表面积复合载体的研制、助催化剂的添加和金属颗粒限域等方法是提高甲烷合成催化剂抗烧结性能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硅胶负载的铬系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烯烃材料的发展与其催化剂的进步密不可分,硅胶常作为烯烃聚合的催化剂载体,通过改变其物性指标和活化条件可以控制催化剂的性能和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综述了硅胶负载的铬系聚乙烯催化剂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包括硅胶载体的预处理方法,硅胶负载的氧化铬催化剂、有机铬催化剂、添加过渡金属化合物的铬系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催化性能.对比了氧化铬催化剂与有机铬催化剂在催化机理上的差异.预测了硅胶负载的铬系催化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化工进展》2005,24(12):1389-1389
由中国石油兰州石化研究院自主研发的LSG-1载体硅胶,日前,在辽宁营口向阳催化剂公司顺利通过了在工业级催化剂制备装置上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规模化LSG-1载体硅胶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各项指标相近。聚合评价结果认为,LSG-1载体硅胶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当,尤其在聚合物粒子形态分布指标上远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完全可以取代进口产品。目前,载体硅胶主要应用于UCC工艺(或Univation工艺)的气相乙烯聚合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及茂金属催化剂基聚烯烃工业装置。国内引进的所有气相聚乙烯Unipol装置所用硅胶全部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