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绣闯天下     
对中国人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流长,蕴藏着无限的精神力量,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80后海归女陈洁以“铜梁龙舞”为文化土壤,创立独树一帜的“铜梁龙绣”,赢得了海内外市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范永良 《江苏陶瓷》2009,42(2):38-38
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两代,发展到今天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制作方法已日臻完美和丰富。就其形状而言,可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以龙为题材的作品,从古到今就数不胜数,因为“龙”蕴藏着我中华民族隐秘曲折的文化精粹。“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意念不断积累、融合发展的产物。到今天谁也没有见过“龙”,是人们抓住自然物类的主要特征而描摹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许学芳 《江苏陶瓷》2010,43(4):51-51,54
龙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的神物,在所有的动物中,龙是最受人宠爱、最具有生命力的。它在国人的心目中,乃是一个重要精神方面的象征,是一种神圣、吉祥、吉庆之物,其英勇、威武的形象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之中。中华民族被称为“东方巨龙”.其子孙则被称作“龙的传人”。龙的神话凝聚成龙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加固了龙的崇高地位。几千年历史的积淀,龙文化逐渐形成。刘禹锡《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相似文献   

4.
何叶 《江苏陶瓷》2012,45(3):22-22
宜兴紫砂壶的创作设计自明清成熟以来的数百年间.包容了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把对龙的崇拜和敬畏揉进了紫砂艺术之中塑造出的砂壶形体。承载着龙的想象、龙的神奇和龙的精神。纵观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它的款式之美、创意之新、装饰之雅、题材之广使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历代名师的传世佳作.彰显着传承的力量和文化的价值。以“龙文化”为内涵的紫砂壶艺术精品更是不胜枚举,并成为传统壶艺的经典。下面就紫砂壶蕴含的“龙文化”色彩从三个方面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宜兴的紫砂艺人特别珍惜这比珠宝玉石还要珍贵的紫砂泥料,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灵巧的双手,把其貌不扬、灰头土脸的紫砂演绎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紫砂艺术精品,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同时,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中蕴藏着的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我的这件紫砂作品《行云戏水壶》是一把设计非常巧妙,做工非常精良的实用器,在我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之中,把古代龙的形态和纹饰的装饰运用其中,希望可以呈现一种龙行天下的美好寓意,带给我们更多的视觉体验,通过壶钮龙形的设计和壶身抽象的水纹和祥云纹饰,把龙或者在天空飞翔、或者在水中潜行的姿态展示出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黄秋鸯  刘萱 《中国陶瓷》2007,43(11):38-40
中国陶瓷不但蕴藏着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广阔背景,而且包含着科学、工艺、美学的内涵,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各国人民的交往,扩大了陶瓷文化的传播,形成了中国陶瓷文化与各国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美学艺术的结合。中国陶瓷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最明显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7.
寻龙诀     
<正>"哪怕有上百条龙,铜梁的龙,我也能一眼认出!"一手打造出来的龙,傅全泰自然不会认错。打听扎龙高人十分顺利,连3岁小孩也伸出指头说再往前。果然,前面堆得一地彩纸、竹片,一清瘦老翁正在指点一年轻人扎龙,这老翁便是"铜梁龙舞"扎龙工艺三大传承人中唯一健在的傅全泰了。尽管已经80高寿,谈起扎龙,老人依然神采飞扬。"对于龙,我是打心眼里喜爱。"顿了顿,他说,"哪怕有上百条龙,铜梁的龙,我也能一眼认出!"因为铜梁龙嘴张开近90度,口中含宝,面貌威严而慈祥,  相似文献   

8.
吴杰 《江苏陶瓷》2013,(6):55-55
“陶都”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宜兴紫砂器更以其独一无二的材质及文化特性而闻名世界。紫砂壶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兴盛不衰,名家数不胜数,精品层出不穷,数百年来一直备受世人推崇。紫砂壶的价值也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时值今日,伴随着人们社会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紫砂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重视,而关注之余,有关紫砂壶的精神文化内涵便显得尤为重要。“龙行天下壶”(见图1)就是一件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以传统题材为出发点,融人中国龙的元素,又在形象上施以自己的创新见解,整体造型流畅、生动、美观,给人以亲和感。  相似文献   

9.
龙的精神是团结凝聚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奋发开拓的精神和与天和谐的精神.龙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一枚图章、一种徽记.本篇以紫砂“龙吟壶”为例,谈谈龙文化在紫砂壶造型设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民族魂     
高汉  张兴钿 《玻璃艺术》2005,3(2):28-29
中华大地,人称“龙的故乡”。中国人民,人称“龙的传人”。华夏文华,肇端于龙,现代中国,仍然以龙为象征。全世界各种肤色的外国人都知道“龙”这种形象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和中国当代人民的精神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花炮是中国“龙文化”一块赏心悦目的瑰宝。千余年来,她像长江、黄河一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花炮以其激动人心的魅力、变幻莫测的形象、余味无穷的含蕴和诗、词、歌、赋般的文学艺术,予以人类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略论陶瓷龙纹的文化内涵及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纹,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从古至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也是传统陶瓷纹式中最具文化内涵的永恒题材之一。然而即便“龙风呈样”是如此亲切而又容易理解,龙文化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复杂的课题之一。本文拟就陶瓷龙纹的造型风格、龙纹的“合和”文化及对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影响,以及各个历史朝代的装饰特征,一叙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3.
王蒙 《发现》2014,(5):52-54
当我们谈到中国的封建文化、传统文化的时候,似乎不应该忘记我们的另一种十分强有力的传统——这就是无文化、非文化、反文化的传统,“绝圣弃智”的传统,耍光棍、耍流氓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束旦生 《江苏陶瓷》2011,44(3):46-46,48
紫砂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心理和审美观念并存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既是一种层面文化,又是独立的艺术形式。紫砂工艺与中国龙文化相结合创作的各种作品,更是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从《山海经》记载的"乘雨龙"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上下数千年"龙的传人"、"龙的国度"获得了世界各族人民的肯定和嘉赏,龙不愧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对于龙文化紫砂作品的制作讲究实用与收藏价值兼顾,不能拘泥于流派,不专做某些风格的作品,需依照创作灵感发挥。  相似文献   

15.
经纬 《山东陶瓷》2007,30(6):43-43
今年11月下旬,一条非常引人注目的新闻照片跃然出现在东方早报:到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11月25日晚在钓鱼台国宾馆特别受到法式国宴大餐的招待。“长的餐桌,精美的烛台……”,“尽管宴会呈现一派法式浪漫气氛,但每位贵宾右手边还是贴心地放置了一双中国筷子,而且盛放食物的容器也都是带有精美花纹的中国瓷器。”这套“带有精美花纹”的金先灿灿、华丽富贵、蕴涵丰富传统文化的“中国瓷器”,硅苑科技的员工一眼就看出这就是他们专为钓鱼台国宾馆的制作的“中华龙”国宴用瓷。员工们那种由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一好消息在公司内外争相传送。  相似文献   

16.
“禅”文化是对佛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梳理与消化的结果。现今挖掘“禅单化”,便会直承中华文化之脉,从而使“龙”文化真正活起来。在“禅定”的自我修养中,企业经理的思想、理念会具有无限开放的趋势,从而奠定企业家的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7.
《中华手工》2009,(10):8-11
每一件工艺精品,都凝聚着人类精益求精、巧亦取巧的智慧;每一种技艺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追求美的人文故事。 建国六十周年,我们汇聚最具中国艺术之美的黄藏之作,展现五千年文化之美、艺术之魅。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注重精神追求,表现在壶上就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朴素之美。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蕴藏着东方的自然神韵。捏一块泥,塑一把壶,形形色色的意趣都在其中;正如晚清蒋彦亭“段泥青蛙荷叶壶”,它随心而来,就像是一首诗、一幅画,同时也成为了更多人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化耳濡目染的滋养下,民间智慧、传统古物,被现代设计师重新发现和定义,让我们既熟悉,叉新鲜。王杨的设计作品就是这样,典型的“西方时尚奢华外表下的东方精神。”呈现出一种将中国传统元素内化于西方时尚形态中的多元文化特征。 近年来,这种设计手法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很多海外工作学习归来的设计师作品中。从王杨身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些青年设计师在经历了“出离”与“复归”的过程后,以“既在其中、又在其外”的立场,对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原创设计做出的思考和应对,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0.
徐立飞 《陶瓷》2023,(11):148-150
紫砂陶艺经历了数百年发展,从平平无奇到大放异彩,小小的紫砂壶收到无数人的青睐,在紫砂陶艺创作中,各种装饰技法伴随着紫砂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衍变,逐渐形成了一种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装饰性格,正是这独特的文化性格让紫砂器变得有感染力。笔者主要从作品“莲纹高升”的创作来谈一谈装饰对于紫砂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