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PAK与混合氧化剂的燃烧性能,找到了适用于汽车安全气曩用的气体发生剂PAK-2的组成。60L压力舱实验结果表明,PAK-2气体发生剂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7,(1):56-59
研究了3种用于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剂的碱式硝酸铜,通过Tank容器试验,以及宏观粒度、微观粒度、微观形貌的对比,得出如下结论:微观粒度反映了气流粉碎的程度,只能作为评价原材料的参考;而宏观粒度是一个能够更接近干法混合工艺的参数,其反映了原材料粒度的分布,以及不同原材料混合接触的情况。对采用3种碱式硝酸铜在配方制作过程中加水量不一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表明原材料的比表面积不同造成了这一差异,同时进一步造成了粒子不同的微观形貌,影响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3.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6,(5):33-39
主要介绍了安全气囊用烟火式气体发生剂的配方参数、配方组分的选择、配方设计方法及气体发生剂性能评估方法,提出了比冲法这一新的配方设计方法;介绍了包括氧平衡、产气量、燃温、燃速等几个主要配方参数,提出了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剂的燃速测试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剂配方常用的几种燃料、氧化剂、催化剂、降温剂及助剂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4.
在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剂的生产中,改变将传统的高氯酸铵(AP)与原材料一起干混后再进行湿混的制剂工艺,先将AP溶于水,再将所得溶液在湿混过程中加入。采用这种工艺,原来配方中使用的细粒度AP均可用粗粒度的I类AP代替,从而使AP成本降低70%~80%。此外,药粒的堆积密度未发生变化,药剂低温点火时间从5~6 ms缩短至3~4.5 ms,且使干混过程的撞击感度降低为0。新工艺在提升药剂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药剂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新型气体发生剂用非叠氮化物可燃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发生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汽车安全气囊、灭火装置、救生系统等也有重要用途。简介烟火气体发生剂的组成、特点,重点介绍了新型气体发生剂用非叠氮化物类可燃剂CL-20,AZODN,BTATZ,PAK,TZX,FOX-7和离子型化合物等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认为研制高能量、低感度、大产气量、环保、廉价的可燃剂是气体发生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7.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5,(3):73-76
对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剂干法制粒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湿法制粒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干法制粒压片一致性稍好于湿法制粒;干法制粒所得压片装入发生器后其最大压力高于湿法制粒,且烘干以后达到最大压力时间相对较短;干法制粒所得粒子堆积密度相对较大,均匀性好于湿法制粒。如发生器匹配合适,干法制粒性能会更加优于湿法制粒。 相似文献
8.
9.
孟绍勇蔡健张百磊成杰乔俊华李成杜海红周萍吴延华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23,(2):60-64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在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剂的传统机械混合工艺与气动混合工艺中制得的特定物料的元素含量数值(响应变量,Y),以表征混合的均匀度。通过独立性检验、正态性检验(AD检验)、异常值检验、双方差检验(F检验)、双样本t检验选定了假设检验方法。试验表明,在显著性水平取0.05时,对于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剂混合工艺的混合均匀度,气动混合技术优于传统机械混合技术;采用试验设计(DOE)的方法建立并简化模型,通过统计软件响应优化器的功能对混合工序的特定物料元素含量进行测试,采用DOE试验分析的望目特性优化气动混合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混合时间为11 min,进气压力为0.2 MPa,响应变量(Y)的95%置信区间为(22.174 3,22.803 7)。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丰田生产方式被誉为当今企业运营管理的圣经,揭示了如何应用丰田生产方式的理念、工具、技术来降低汽车涂装生产线能源消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汽车塑料的种类,预测了退役汽车塑料的资源量,对目前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并综述了国内外在退役汽车塑料再利用方面取得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在介绍21世纪汽车涂装主题和汽车涂装能耗现状及国内外差距的基础上,推荐了2项成熟的、已获得工业应用的节能减排新工艺技术及管理经验,并为创建环境友好型、低碳经济型社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汽车涂装车间改扩建项目中采用的各种节能降耗环保改造措施。通过优化工艺、采用环保的技术及设备,达到了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