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丙烯(PP)/凹凸棒土(ATP)复合材料样品,分别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复合材料样品的偏光显微镜照片呈现球晶所特有的十字消光现象,球晶尺寸与纯PP球晶的尺寸相比有所减小。非等温结晶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样品的结晶温度随着ATP含量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而且半结晶期缩短,PP/ATP复合材料的总体结晶速率增加;ATP的加入改变了PP成核的机制,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PP及PP/ATP(95/5)复合材料的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峰值温度均向低温方向移动,半结晶期变短。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蒙脱土的结构特点,聚合物/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帛备方法和分类,讨论了各种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聚合物/层状硅酸盐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是目前材料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平华  徐国永 《塑料工业》2003,31(6):13-14,47
利用超声波分散方法将凹凸棒土分散在水中,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凹凸棒土纳米棒品进行表面处理将经表面处理的凹凸棒土与聚丙烯复合制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品行为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有利于凹凸棒土的分散;凹凸棒土质量分数较低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当前聚合物/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凹凸棒/聚合物复合材料应用前景,并分析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四氢呋喃均聚醚(PTMG)、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为原料,将不同用量的凹凸棒土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PU)/凹凸棒土(A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FT-IR、TG、拉伸试验对聚氨酯/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将纯PU和AT质量分数为2%的复合材料分别置于100℃烘箱中,老化72 h进行拉伸测试后发现,复合材料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酸化处理的凹凸棒土粉和膨胀处理的石墨粉为原料、环氧树脂为粘合剂,制得凹凸棒土/石墨复合材料电极。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电极材料类型、富集时间、平行测定次数对模拟苯酚废水峰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凹凸棒土/石墨复合材料电极比普通石墨电极对峰电流的响应更明显,且稳定性好,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PP)/木粉/纳米凹凸棒土(AT)木塑复合材料(WPC.研究了AT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T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逐渐增加、冲击强度逐渐减小,硬度先增加后减小,AT用量为5份时复合材料硬度最大;复合材料维卡软化点不断提高;熔体流动速率(M...  相似文献   

8.
环氧树脂/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土(AT)质量分数分别为1%、3%、5%、10%的环氧树脂(EP)/A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拉伸测试、SEM、DMA、TGA等测试方法对该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T在EP基体中基本达到均匀分散,与纯EP树脂相比,不同AT用量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所提高,表现出较好的韧性。此外,加入AT后,EP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大,热分解温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酚醛树脂/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凹凸棒土(AT)经过提纯,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在酚醛树脂(PF)溶液中,浇铸固化得到PF/AT纳米复合材料。用SEM、TEM、TGA、DMA等测试手段对所得复合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T的加入使酚醛树脂的韧性及耐热性有明显的提高,当AT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为45.86MPa,且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由9.02kJ/m2提高到10.80kJ/m2。DMA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较纯PF有显著提高,且当AT质量分数为2%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0℃,比纯PF的高93℃。TGA表明: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较纯PF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凹凸棒土(AT)/丁腈橡胶(NBR)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AT用量、偶联剂种类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AT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机械剪切力的作用下,AT分离并分散在NBR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随着AT用量的增加,AT/NBR的t10和t90缩短,硫化速度提高,硬度、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小或不变;当AT用量为40份时,综合性能最好。偶联剂用量相同时,Si69改性效果最好,制得的AT/NBR综合力学性能与白炭黑、炭黑填充NBR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11.
周红艳  杨艳  胡盛  田大听  张升晖 《应用化工》2014,(11):1952-1954,1957
以海藻酸钠(SA)为基体,盱眙凹凸棒石(AT)为无机增强材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海藻酸钠/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凹凸棒石用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2.5%和甘油用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3%时,海藻酸钠/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FTIR和SEM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海藻酸钠和凹凸棒石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两者共混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层状硅酸盐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1996年以后的40余篇文献和作者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层状硅酸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技术、新品种、新性能、相关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出了以下观点:(1)粘土的有机化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第一关键要素,单体、预聚体、聚合物熔体与有机土的相容性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必要条件,外界剪切力可提供帮助;(2)剥离型结构最能体现层状硅酸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是层状硅酸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向;(3)聚合物熔体插层法为简单,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要形成剥离型结构,需要同时考虑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基体或相容剂与层间环境的相容性要适中;(4)聚合物乳液共混共凝法有利于传统的制备方法,适合于具有乳液形成的聚合物;(5)在聚合物中原位生成硅酸盐片层的方法具有新意;(6)层状硅酸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特点是高刚性、高强度、高耐热性、高阻隔性、较好的阻燃性、质轻,目前,该的制备研究正向所有的聚合物品种扩展。汽车部件、包装材料将是层状硅酸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先应用的两大领域;(7)层状硅酸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延慢。界面区状态以及结构-性能间的关系是理论研究的两个主题。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新型过渡金属碳/氮化物二维纳米层状材料MXene,对其制备、改性及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高岭石嵌入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聚合物/高岭石嵌入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嵌入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进行了总结。展望了聚合物/高岭石嵌入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凹凸棒黏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凹凸棒黏土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性质和广泛用途的工业矿物。本文综述了凹凸棒黏土的矿物特性、改性机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凹凸棒黏土在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材料和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自愈合机理出发,综述了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自愈合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宗莉  唐洁  牟斌  王爱勤 《化工进展》2021,40(1):282-296
近年来,黏土矿物/炭复合吸附材料因具有来源丰富、结构可控和性能稳定等特点,成为碳基复合吸附材料研究热点之一。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黏土矿物,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一维棒晶使其成为理想的吸附材料和载体材料。本文综述了凹凸棒石/炭复合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围绕自然资源的高值化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着重介绍了利用凹凸棒石脱色废土构筑环境友好型凹凸棒石/炭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及再生应用进展,总结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复合吸附材料的形貌和性质及其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展望了凹凸棒石/炭复合吸附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黏土矿物/炭复合材料的研发及其在环境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polyacrylamide/attapulgite, from acrylamide (AM) and attapulgite (APT), was prepared by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ing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 (MBA) as a crosslinker and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as an initiator. The effects of hydrochloric acid (HCl) concentration, acidification time, and acidification temperature while acidifying APT and temperature and APT heat‐activation on water absorbency of the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in distilled water and in 0.9 wt % NaCl solution were studied. The water absorbency firs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HCl concentration while acidifying APT, and then increases with further increasing the HCl concentration. Prolongation of acidification time is of benefit to the increase of water absorbency. At a given HCl concentration, water absorbency for the composit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acidification temperature. An important increase in water absorbency was observed after incorporating heat‐activated APT into the polymeric network, reaching a maximum of 1964 g g?1 with the APT heat‐activated at 400°C. Acid‐ and heat‐activation can influence chemical composition, crystalline structur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APT according XRF, XRD, FTIR analysis,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est, and then on water absorbency of corresponding PAM/APT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3: 2419–2424, 2007  相似文献   

19.
晶须增强聚合物及硫酸钙晶须/聚合物复合材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晶须增强聚合物的优势,并指出了晶须增强聚合物在性能、工艺和价格上存在的问题。对晶须增强聚合物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介绍了价廉质优并已国产化的CaSO4晶须的性能以及CaSO4晶须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