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含供电基团的三苯胺多枝化合物,并通过IR、MS、NMR进行了结构表征,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循环伏安法(CV)等手段研究了它的光电性能,分析了它的电化学行为,计算出其电离势(P1)为5.64eV,带隙(Eg)为2.79eV,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是优良的空穴高效注入和传输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2.
二苯胺基均二苯乙烯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合成碘苯.再与苯胺缩合制备了三笨胺、然后在DMF中与三氯氧膦在95℃~105℃下反应2小时,制备了三苯胺单甲醛,收率80%~85%.再与苄基膦酸二乙酯在甲醇钠存在下合成了化合物4-N,N-二苯胺基均二苯乙烯。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手段确证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C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试了其光电性能,解析了其电化学行为计算出DPAS的带隙Eg(opt.)为2.88eV,电离势为5.86ev,电子亲和势为2.98eV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是优良的空穴高效注入和传输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3.
新型电致发光材料1,5—萘二胺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N,N‘-二苯基-N,N‘-二(1-萘基)-1,5-萘二胺(NPN),测定了其吸收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DSC测定其玻璃化温度(Tg)高达127℃,循环伏安法(CV)测定其电离热(Ip)为5.30eV,可望用作有机电致发光空穴传或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邻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室温下一步反应合成聚席夫碱化合物(COF),同时在聚席夫碱合成过程中掺杂不同金属硝酸盐,制备了聚席夫碱配合物M-COF,采用循环伏安法(CV)、恒流充放电法(GCD)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对所制备的电极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的测定.Zn-COF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COF,特别是当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5.
在用循环伏安曲线法(CV法)监测三元FeCl_3—MnCl_2导电石墨层间化合物(GIC)合成过程的同时,用X射线衍射对阶的生成及变化进行了准原位研究,观察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阶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3):651-655
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CB/PANI/MnO_2复合电极材料,对电极材料进行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循环伏安法(CV)测试,得出高锰酸钾添加量为0.3 g时,CB/PANI/MnO_2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效果最好,在5 mV/s的扫描速度下其比容量可达到190 F/g;高锰酸钾添加量为0.3 g时,CB/PANI/MnO_2复合电极材料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的质量比电容高达354 F/g。  相似文献   

7.
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CB/PANI/MnO_2复合电极材料,对电极材料进行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循环伏安法(CV)测试,得出高锰酸钾添加量为0.3 g时,CB/PANI/MnO_2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效果最好,在5 mV/s的扫描速度下其比容量可达到190 F/g;高锰酸钾添加量为0.3 g时,CB/PANI/MnO_2复合电极材料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的质量比电容高达354 F/g。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二氟磷酸锂(LiPO2F2)的制备方法及其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尝试以六氟磷酸锂(LiPF6)和磷酸锂(Li3PO4)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LiPO2F2,通过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XRD)、离子色谱(IC)对材料做了物相研究和定性检测;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EIS)研究了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以LiPF6及Li3PO4为原料可制得LiPO2F2,LiPO2F2作为添加剂加入电解液中使得电池电极极化现象有所减弱,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成膜电阻明显减小,同时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及高温存储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2,7-二碘-9,9-二甲基芴为原料分别经过Buchwald-Hartwig交叉偶联反应、Ullmann反应,对目标化合物9,9-二甲基N2,N7二苯基N2,N7二-对甲苯基-9H-芴-2,7-二胺(d-TPA)进行合成研究。通过1H NMR、13C NMR以及HRMS-ESI等表征方法确定结构的正确性。研究表明:以铜粉为催化剂的Ullmann反应收率为85%,是最高效的合成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试和循环伏安法(CV)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为非晶材料,成膜性较好,且目标化合物的HOMO轨道能级值为-5.23 eV,与常用阳极材料ITO功函相近且化学稳定性较好,有利于空穴由阳极向空穴传输层的注入。将目标化合物用作空穴传输材料制备了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并进行性能测试表征,结果显示:所得器件的启亮电压为3.8 V,最大发光亮度为21 412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4.78 cd/A,表明该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  相似文献   

10.
四氨基镍酞菁在金电极上成膜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QCM)对四氨基镍酞菁(NiTAPc)在金电极上的聚合成膜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扫描速率、溶剂、支持电解质及单体浓度对其成膜过程的影响,考察了该聚合膜在无单体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及稳定性。借助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QCM)重点讨论了过程溶液中离子在膜中传输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黄燕新  李萍  颜幼平 《广东化工》2010,37(3):137-138
产电菌能够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作为唯一的电子受体完成有机物的氧化,在产电的同时获得自身生长所需的能量。基于产电菌的特殊代谢方式,有望在处理有机废水的过程中获取电能。分离和培养产电菌是研究其产电过程的基础。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技术从厌氧颗粒污泥中分离出数个产电菌株,采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ograms,CV)对厌氧培养的产电菌进行曲线扫描,所得曲线表明这些产电菌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可以用来进行产电实验。  相似文献   

12.
产电菌能够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作为唯一的电子受体完成有机物的氧化,在产电的同时获得自身生长所需的能量。基于产电菌的特殊代谢方式,有望在处理有机废水的过程中获取电能。分离和培养产电菌是研究其产电过程的基础。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技术从厌氧颗粒污泥中分离出数个产电菌株,采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ograms,CV)对厌氧培养的产电菌进行曲线扫描,所得曲线表明这些产电菌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可以用来进行产电实验。  相似文献   

13.
代红蕾  田艳红  张学军  张莎  马小丰 《化工学报》2012,63(10):3330-3336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在柔性石墨纸基底材料上合成了聚苯胺/活性炭(PANI/AC)复合薄膜。 通过SEM观察了不同扫描圈数下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通过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恒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聚苯胺/活性炭复合电极的电性能。由SEM图谱可知,不同扫描圈数下,聚苯胺/活性炭的形态也有所不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以柔性石墨纸为基底材料,扫描圈数在3圈时,不仅比容量较高,达504 F·g-1,而且循环稳定性较好,经200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仅为初始容量的14%。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测定方法对SEI膜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组分进行测定。通过循环伏安和阻抗测试,确定了正极材料钴酸锂的表面SEI膜在第一次循环过程中形成,其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表面SEI膜变得更加致密,并且有利于锂离子通过,但其厚度不再增加;通过电镜分析同样确定了正极材料钴酸锂的表面SEI膜在第一次循环过程中形成,并且其厚度在10 nm以下;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确定了正极材料钴酸锂的表面SEI膜的组成为氟化锂和有机锂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苯丙氨酸的电化学储锂活性,首先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苯丙氨酸的微观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然后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并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AC)技术研究了其电化学脱/嵌锂性能.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负极材料在0.1C循环充/放电50次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为55.2 mAh·g-1;同时表现了良好的倍率性能,表明有机苯丙氨酸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良好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循环伏安(CV)、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及恒流充放电研究锰酸锂表面的成膜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锰酸锂表面的SEI膜在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就开始形成,充放电循环至3周时,SEI膜得到较大程度的修补和完善。但循环到一定次数后,SEI膜会逐渐变厚,直接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别通过安息香路线和二酮路线合成了4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硫代双烯镍近红外染料,并考察了染料的物理、光电化学及热稳定性等性质。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在700~1 100 nm都具有较强的吸收。对化合物的取代基效应及溶剂效应的研究发现:供电子基团导致λmax红移,而吸电子基团导致λmax蓝移,且λmax随着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大。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CV/DPV)测试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此外,该文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化合物的HOMO和LUMO能级进行了计算。热失重测试研究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甲醇、四氢呋喃为溶剂,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液晶化合物4-[4-(4-戊基苯酰氧)苯偶氮]苯甲醛光异构化正反应(紫外光照)、逆反应(日光照射)的动力学过程,以及该偶氮化合物样品与常见金属离子(不同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化合物在紫外光照(正反应)、日光照射(逆反应)不同时间时的电化学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365 nm紫外光照/日光照射下,可进行反顺异构化及其逆过程,其正逆反应均为二级速率过程。光稳态顺式结构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5.0%,转化率为16.2%;在甲醇溶液中,质量分数为9.0%,转化率为8.7%,表明极性较强的甲醇溶液中,顺反异构化过程较难进行。不同金属离子对该偶氮样品光异构化过程有影响,其中影响最显著的为氯化铜。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体系中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的程度和强度均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王东健  王远  邢丽杰 《广东化工》2013,(14):63-64,69
用[bmim]PF6和液体石蜡的混合溶液代替纯液体石蜡作为粘合剂修饰碳糊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QUE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测定了电极反应的有关参数,探讨了反应机理,并对合成样品中的槲皮素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年来芴液晶的研究进展,包括以芴酮(醇)及9位取代芴为核心的液晶化合物,阐述了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液晶性质及光电性质之间的关系。该类化合物在光电发光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