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堡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凹陷西南部滩海,是冀东油田油气重大发现区域,在1号构造带埋藏着一层垂直厚度为220m-792m不等的玄武岩,针对该地层的特点,对PDC钻头的冠部结构、布齿方式、水力结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同时详细分析了定向井中PDC钻头的结构特征因素对造斜率的影响,另外对PDC钻头的破岩机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与阐述。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了一些适应该区域PDC钻头选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堡5号构造带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油田内,主要发育有南堡5号背斜构造和北堡背斜构造,构造主体呈北东向展布,断裂发育,是南堡凹陷中重要的油气产层。为查明南堡5号构造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前景,对现有钻井岩电资料及物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南堡5号构造的主要沉积类型为以辫状河、扇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其中东营组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微相为最有利储集相带,馆陶组以辫状河心滩微相为较有利储集相带。南堡5号构造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敖南油田反九点法注采井网开发中表现出的油井受效差,多向连通比例低,地层压力低的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对敖342-28井区进行注采系统调整,转注13口井,形成五点法注水。通过注采系统调整,增加注水井点,提高多向连通比例,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同时,实施油水井对应压裂,缩短驱替距离,建立有效驱替,恢复了地层压力,促进油井受效,有效的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站油田属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应用CMG软件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在精细历史拟合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和剩余油形成的原因。以挖掘剩余油为指标,结合井网加密,设计了5种注采系统调整方案,分别预测了各方案的开发指标,对比了不同方案的开发效果,结合油田实际,确定了合理的加密方案为:原井网注水井排加密注水井,新老水井交替周期注水。  相似文献   

5.
王桂芹  陈涛  赵乐 《河北化工》2013,(9):110-112,120
合理的地层压力水平不仅可以使油井取得较高的采收率,而且能够降低注水开发的难度。通过静水柱压力法、低渗透油藏确定法、原油粘度确定法和物质平衡等方法,确定合理地层压力保持程度。注水井合理井底流动压力的确定是合理注水压力系统界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油藏注水开发设计的重要依据,在确定合理地层压力保持程度的基础上确定合理流压与合理注水压力。通过目前生产现状对比,评价目前注采压力系统,从而确保较高的采收率,降低注水开发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的各类生产测试资料,对研究的注采能力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注水井实际注水量偏低,应在进一步提高,单井平均配注量应达到3.40m~3/d方可达到注采平衡。结合现场测试分析及含水率等多种因素分析,研究区目前单井产能为0.43t/d,  相似文献   

7.
赵军  李朋  黎永强 《广东化工》2014,(11):85-86,60
七棵树油田构造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东部斜坡带,油田开发层系简单,主力油层为沙河子组2、3号砂体。自从注水开发以来,主要面临的问题为自然递减大,注水受效不均,平面产能差异大等问题。本文通过从注水补充、注采反应、注水波及等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油田目前的注采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注采井网完善、注水政策等调整措施,以达到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延长稳产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十屋油田SN17区块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自开展注水试验井组以来,注水压力高,注水量低,注水不见效。针对其自然产能低、天然能量微弱等特征,2012年投入水平井SN17P1的试验生产,裸眼完钻并对营Ⅰ5号层进行分段压裂。该水平井的投产初步证明了地层间较好的连通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十屋油田SN17区块的研究,以达到优化注采方案,提高油气产量的目的,根据对区块内油井生产层位和潜力层位的分析,结合历史生产情况,对SN17区块进行注采方案的探索,以期达到更加合理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油田注采动态数据管理系统是针对油田注采动态数据管理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采用Visual FoxPro5.0开发的数据管理软件。它采用分级模块技术和可视化语言编写,实现了油田注采动态数据的计算机管理,满足了当前注采数据管理与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A水驱挖潜示范区注采系统适应性随着油田不同含水、不同开发阶段四项主要指标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影响注采井网适应程度的若干项开发指标的研究,分析A区治理前后的开发效果,建立了注采系统适应状况的多项评价指标及相应标准。  相似文献   

11.
完善注采系统调整缓解了调整井区特高含水期注采不相适应的矛盾,但局部井区供采不协调的问题仍待改善,需适时进行跟踪调整。通过油水井合理调整,可进一步协调井区注采关系,实现注采平衡,提高注采系统调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分析该区块注采系统调整见效初期的地层压力特征,针对油井压力上升较快,以及全区地层压力在平面和纵向上的不均衡状况,分析问题成因,研究合理注采比的确定及调整方法,使北三东压力不均衡状况得到改善,保护注采系统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层内、层间、平面剩余油分布研究为基础,研究分层储量、分层剩余油、分层注采关系、隔夹层状况,从而确定分层注采矛盾,进而对注采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制定了注采结构调整对策,开展多种方式的调整试验,形成科学合理调整注采结构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低渗油藏油水渗流规律研究表明,只有当驱动压力梯度完全克服油层启动压力梯度后注采关系才能建立,克服最大启动压力梯度的最小驱动压力梯度所对应的注采井距即是油层能够动用的最大注采井距。本文以齐家北油田次生孔隙弱发育区为例,结合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建立了最大注采井距与油层渗透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能够有效动用的最大井距为100m,在目前250m井距下无法建立合理的注采关系,为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驻国外某公司B油田采出水和回注水pH低,钙、镁、氯离子、溶解氧、原油、悬浮物含量较高,矿化度大,腐蚀性强,与地层水配伍性差等不足,开发了集成反应吸附絮凝技术和气液多相溶气泵气浮技术的反应吸附净水处理工艺,通过批实验,筛选出了适宜的清水剂、缓蚀阻垢剂和除氧剂及优化的操作条件:气体体积流量3 L/min,气泡孔径G6,气浮时间2 min,清水剂4#剂量20 mg/L;阻垢剂5#,加药量50 mg/L;除氧剂CYJ-2,加药20 mg/L。可有效保障B油田污水处理水质使之满足回注要求(CT PK1662-2007),并可减缓管线、注水井及设备腐蚀。  相似文献   

16.
东风港油田位于山东省无棣县境内,构造上处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西部的车西洼陷南部缓坡带,整体西南薄东北厚,砂层组厚度变化大,砂体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受多期断裂作用影响不同断块间的地层差异大。[1]其中车40-44块自1992年投产以来,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能量逐年下降,油井稳产基础差,通过加强地质研究,深入油藏开发分析,充分利用油藏动态监测技术指导油田开发中各种矛盾的研究。油藏动态监测资料是认识地下油藏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油田开发,特别是对地质状况复杂的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吸水剖面测井、示踪剂监测、电位法井间监测等方面着手,重点阐述了动态监测资料在车40-21-25注采井区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对今后的动态监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堡2号构造岩芯的分析化验、单井测井解释等资料的分析,结合沉积微相,对南堡2号构造东一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及非均质性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块东一段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砂岩;储层物性条件好,为中孔、中渗型,储层非均质性强。通过对该块储层和隔间层特征的研究,确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L油田是大庆外围投入开发较早的中渗透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随着采出程度的加深,A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平面及层间矛盾突出,油井产量递减加快,为此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改善区块开发效果。通过配套优化注采系统后的跟踪调整,分阶段、按不同砂体类型对新老水井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受效情况,对油井进行挖潜,有效的提高了井区采收率,其跟踪调整做法也为后续注采系统调整油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龙虎泡油田龙26井区实际开发状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低渗透油田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根据龙虎泡油田龙26井区现井网及其动态特征,借鉴已加密区块加密调整方式,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加密方式的开发效果,设计了4套方案。分析4套方案的可行性,优化加密方式并结合注采系统调整,使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