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水泥窑NOX的形成机理,介绍了分煤、分料、分风等分级燃烧技术的特点。西南某生产线分级燃烧测试结果表明,燃用高硫无烟煤的水泥熟料生产线NOx初始排放浓度高,分级燃烧降低了水泥熟料生产线SNCR脱硝前的NOx浓度,减轻了SNCR的脱硝压力,分级燃烧效率均值在16.38%,分级燃烧后、SNCR前的NOX平均值为1378.66mg/m^3(标)。  相似文献   

2.
SNCR比较经济的脱硝效率是在55%以下,如控制SNCR脱硝效率达到60%甚至更高的脱硝效率,SNCR运行投入成本会大幅度增加,因此水泥企业烟气脱硝片面追求SNCR脱硝效率只会大幅增加脱硝成本和二次污染,选择基本措施(采用优化窑和分解炉的燃烧制度、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和低氮燃烧器等方法降低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量)+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才能保证在NOx的排放浓度减少最经济。源头消减才能更经济更好地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3.
水泥行业面临着氮氧化物减排的巨大压力,SNCR脱硝技术和空气分级、燃料分级技术已在水泥企业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但随着环保压力越来越严,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也越趋于严格,本文对企业现有的脱硝工艺进行分析诊断,利用最小的资金投入,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改造,使SNCR脱硝技术和分级燃烧有效结合,形成复合脱硝技术,充分发挥分级燃烧的脱硝效率,并进一步提高了SNCR喷氨脱硝的效率,最终实现了氮氧化物浓度有效降低和氨水的用量减少,达到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要求,同时降低了企业购置氨水的费用。  相似文献   

4.
温平 《中国水泥》2015,(3):90-93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而氮氧化物(NOx)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包括NO、NO2、N2O、N2O3、N2O5等多种氮的氧化物,燃煤窑炉排放的NOx中绝大部分是NO,NOx除对人体有害外还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形成。目前我国水泥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占总排放量的10%左右,是我国氮氧化物排放的第三大源,因此治理水泥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刻不容缓。水泥窑脱硝的技术主要有:低氮燃烧技术(包括低氮喷煤管、空气分级燃烧和燃料分级燃烧)、SNCR和SCR。本文对这几种脱硝技术做了初步的比较,供水泥行业选择。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推进,NOx排放要求逐步向100mg/m3甚至50mg/m3看齐。水泥窑碳基脱硝通过控制煤粉燃烧产生焦炭和CO还原NOx,具有无须添加脱硝剂、避免氨逃逸、与生产流程结合良好、改造和运行成本低的优势,可作为水泥行业实现“超低排放”的辅助工艺。本文首先介绍了碳基脱硝的主要实施方式,包括回转窑低氮燃烧、分解炉分级燃烧和增设还原区等。然后讨论了焦炭和CO还原NOx的特性和机制。焦炭还原效果与其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有关。CO还原反应可在无催化条件下发生,但CO体积分数小于1%时效果可以忽略。焦炭、CaO和煤灰等可作为催化剂,将CO还原NO的温度窗口下限从900℃降低至600~800℃。最后综述了CO对选择性非催化法(SNCR)的影响及其机制,认为碳基脱硝与氨基脱硝具有耦合协同潜质。水泥窑碳基脱硝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关注以下方面:在更为全面和系统的工况下评价脱硝特性,试验和理论结合明确脱硝机制,开发碳基与氨基协同脱硝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7条水泥生产线窑尾烟气成分的测试分析,探讨CO浓度、炉型、喷枪位置等因素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窑尾烟室CO浓度与氮氧化物(NOx)浓度密切相关,CO浓度越高,烟气中NOx浓度越低,反之亦然;分解炉炉型对NOx排放有较大影响,单从NOx减排角度来看,旁置预燃室炉和流化床炉型有利于还原窑尾烟气中的NOx;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SNCR)系统喷枪安装在C5旋风筒入口或C5出口位置有利于脱硝效率的提升;分级燃烧名义脱硝效率在11.0%~46.3%之间,SNCR名义脱硝效率在75.9%~92.2%之间,综合名义脱硝效率在77.4%~93.1%之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水泥生产中NOx的形成机理,介绍了分级燃烧工艺的改造流程.通过改造分解炉燃烧系统、优化三次风管、改进C4下料管、更新撒料盒、优化SNCR系统喷枪位置,精细化系统操作,在水泥窑烟气NOx排放浓度<100mg/Nm3条件下,SNCR脱硝系统氨水(浓度20%)用量约4.1kg/t.cl,比改造前节省50%以上.改造前,...  相似文献   

8.
关凌岳  白鹤  沈洁  曹培 《水泥工程》2016,29(2):19-23
分析了当烧成系统煤燃烧不完全对SNCR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燃烧不完全使得窑尾烟气中CO浓度上升,会明显降低SNCR系统的脱硝效率,必须通过大幅提高SNCR系统的氨氮比从而满足环保排放要求(320mg/m~3,标况下),这样不仅大幅提高了系统运行成本,而且造成烟囱氨逃逸增加。通过调节雾化压力、调整喷枪布置、脱硝反应区温度等措施来降低系统运行氨水耗量。结果表明:雾化压力、喷枪布置对系统氨水耗量几乎没有影响,降低反应区温度可显著减小系统氨氮比,同时保持排放满足环保要求,说明反应区CO的存在会拉低SNCR系统的最佳温度窗口。  相似文献   

9.
郭彦鹏 《水泥工程》2016,29(2):24-26
以标产5000 t/d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SNCR脱硝系统为例,调整其喷射点工况来改善其运行状态。结果表明:水泥窑脱硝系统的喷射点窗口环境需满足氧含量不低于1.5%的条件,氧含量太低会造成煤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CO,影响氨水的还原反应;对于NO x本底值较高同时分解炉CO浓度较低的水泥窑,可以通过增加尾煤,并适当减少三次风的方式增加分解炉CO的浓度,形成还原气氛,能够一定程度抑制NO x的生成;对于分解炉O2含量较低、CO浓度较高的水泥窑,可以通过适当减少尾煤、增加三次风,同时可以辅助增加窑尾高温风机拉风的方式增加分解炉的氧含量,并降低CO浓度,从而改善脱硝系统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重要基础材料的水泥产品需求量极大且趋于稳定。水泥生产过程中的NOx排放与燃煤火电厂和汽车尾气产生的NOx排放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分解炉是降低水泥生产工艺中NOx排放的有效设备。笔者在引入高温烟气的模拟分解炉内进行空气分级燃烧试验,研究配风位置、配风比例以及石灰石/煤比例对分解炉内燃烧和NOx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稳定过程中,高温烟气发生装置的给煤量和配风量保持不变。此时,高温烟气发生装置的时间平均温度为911℃,其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稳定在750℃左右,高温烟气中NOx主要以NO和N2O的形式存在,其浓度分别为261.49×10^-6和12.96×10^-6。该股高温烟气将模拟实际回转窑产生的烟气进入分解炉内。在分解炉的上部区域(距离顶部0~2 000 mm区域)的温度为800~1 000℃,与实际分解炉运行温度一致,排放烟气中NOx主要以NO和N2O形式存在。随着中间配风位置的下移,煤粉燃烧放热区域下移,而顶部区域的石灰石吸热量变化较小,则原有热量平衡被打破且原有吸热量高于现有放热量,导致顶部区域内燃烧温度降低。此时,还原气氛中煤粉燃烧和石灰石分解反应时间均变长,导致NOx的还原反应更加充分。但石灰石分解产生的氧化钙(CaO)作为中间产物会促进NO的生成反应,其反应时间增加也促进了NO的生成;另一方面,石灰石作为催化剂参与焦炭和挥发分还原NO的反应过程,分解炉顶部区域的温度下降使得该还原反应变弱。综上,NO的最终排放浓度是以上反应的综合结果。随着配风位置的下移,该变化对NO的生成作用更加明显,故NO的排放浓度逐渐升高。当一级风量与二级风量的配风比例降低时,分解炉上部区域的煤粉燃烧份额减少和石灰石分解量降低,而分解炉下部区域的煤粉燃烧份额增加和未分解的石灰石份额增加,但石灰石的吸热增加量高于燃烧增加份额的放热量,因此分解炉内整体温度均降低。分解炉内NO浓度是由石灰石催化的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综合决定的。一级风量变小时,尾部CO浓度随之增加,烟气中NO浓度呈现降低的趋势。当石灰石/煤比例增加时,分解炉内沿程温度逐渐下降。随着石灰石给粉量增加,分解炉内石灰石受热分解产生的CaO浓度增加,CaO催化NO还原反应更剧烈,从而NO浓度逐渐降低。而石灰石给粉量增加和分解炉温度降低的过程导致尾部的CO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1.
Mesoporous silica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solution-combustion process followed by etching with aqueous solution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Combustion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FTIR, SEM, TEM, HRTEM, and BET analysis. After etching, the specific surface, mean pore size, and volume of porous space in silica increased up to 390 m2/g, 15 nm, and 1.6 cm3/g, respectively. The synthesized mesoporous silica exhibited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tests on elimination of methylene blue from aqueous solution.  相似文献   

12.
The quantative analysis for lint on cotton-seed is successful in the laboratory, in that reproducible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The percentage of lint found cannot be translated to reliable predictions of actual yield values because of the effect on delinting efficiency of variations in seed size and shape, and the proportionate distribution of long and short fibers. Analysis for residual lint on delinted seed does not indicate the cellulose content of second cut linter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以辛醇取代的MoCl5和Al(i-Bu)3催化丁二烯在硅藻土微孔中进行原位聚合,再用此聚丁二烯同丁苯橡胶(SBR)共混。结果表明,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聚丁二烯能够很好地包覆硅藻土,改善了硅藻土和SBR基体的相容性,提高了硅藻土与SBR共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邱丽华 《煤化工》2006,34(2):42-43
介绍了氨吸收制冷工艺和压缩制冷工艺,并进行了两种工艺的比较,大型煤气化和液化生产企业中采用氨吸收制冷工艺,既回收了余热,又节省了电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work several samples of Quercus agrifolia activated carbon,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which was nanostructured by chemical activation with NaOH and KOH, were evaluated for hydrogen adsorption at 77 K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Hydrogen adsorption reached values in the order of 2.7 wt.% for KOH activated carbon.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the porous nanostructures was found to be the key factor in controlling the hydrogen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hemically activated carbon.  相似文献   

19.
20.
张勇 《安徽化工》2012,38(5):38-39
以3,4-二氯苯腈为起始原料,通过分步氟化,实现了高收率制备3,4-二氟苯腈的方法。相比于先前的报道,本工艺不仅收率提高,同时有效地控制了体系焦化、聚合、变黑等高温下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