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过去我厂烧碱车间电解工段的流出碱是流入三个电解液集中槽,通过玻璃液面计计量后用碱泵送往蒸发工段。当时操作频繁劳动强度大,每天开停泵、开关阀门、记录碱量等操作次数就达四十多次,甚为不便。现在我们利用原有设备,因陋就简进行改革,实现了自动送碱自动计量,运行数月以来情况良好,达到了工艺的要求。简介如下: 我们在碱液集中槽中插入高低位两根电极,利用碱液导电的特性,接通或断开马达的电源,并在回路中串入碱液流量计的电源,达到送碱和计量自动进行。碱液计量是用LW-80涡轮流量变速器和XSJ-46积算  相似文献   

2.
我厂电解车间生产的电解液,原来专门需有四个工人手工开动碱液泵往蒸发工段送碱液。为了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提高工效,在厂党总支的支持与车间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我车间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安装了一套电解液自动输送控制器,经使用调整,现已安全运行了二个多月,性能良好。此项改革节省了四个劳动力。这套碱液自动输送控制器的特点是安全、可靠。由于碱液层的电气绝缘条件差,所用信号发生器的触点采用低电压6伏~,作为其信号电源,甚为安全;又因结构简  相似文献   

3.
我厂电解液的蒸发是采用“两效三段”蒸发流程。由电解工段来的电解液,经电解液贮槽,由预热器预热后,经泵分别进入1~#、2~#蒸发器,进行一段蒸发。然后轮流送入3~#蒸发器进行二段蒸发。二段蒸发后的电解液,由于产生大量盐结晶需要分离,故送至高位槽沉清分离。上层清液送至4~#蒸发器,进行三段蒸发。在三段蒸发后,可根据需要生产30%(≥407克/升)的碱液,作成品液碱装槽车出厂;如要固碱,则需蒸至45%(≥660~680克/升)的浓碱,送浓碱罐贮存待用。  相似文献   

4.
搞好技术经济核算的基础是计量工作。我厂原是在300m~3的大罐上用标尺进行淡碱计量的,不仅工作麻烦,而且计量也不准确,误差较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搞准电解碱液产量,以便计算电流效率和碱损失率,搞好班组经济核算,我们搞了一套简单的淡碱计量装置。现将该装置的工作情况概述如下: 淡碱接收槽(10)中间有一隔墙将其分为两部分,两室的淡碱分别由泵(5a)和(5b)送至蒸发工段。电槽出来的淡碱由管(1)流入淡碱接收槽(10)隔墙上的翻斗(2)内,而  相似文献   

5.
蒸发工段是各种隔膜法氯碱厂常包含的主要生产工段之一。蒸发工段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把电解工段来的低浓度碱液浓缩成商品规格的烧碱或送固碱工段;把电解液中的氯化钠分离出来重新制成盐水使用。蒸发工段最主要的设备是蒸发器。蒸发器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6.
我厂电解车间蒸发工段的碱泵采用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研制的168型机械密封装置,至今已有三年多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解决了生产中碱泵密封的老大难问题。我们主要应用在电解蒸发系统的3 BA—9离心泵(电解液循环泵),3 FK—4采盐泵以及φ100循环泵(冷碱泵),4 BA—12离心泵(化盐泵)等规格共12台碱泵,目前整个烧碱蒸发工段以及发碱室的碱泵全部安装上  相似文献   

7.
一、QC 小组构成碱车间技术员组长:电解工段负责人[电槽制作小组:组长组员(1名) 电槽运行小组:组长组员(1名) 车间分析小组:组长]QC 小组成员:7人组成时间:1980年9月二、选择课题我厂以电解法生产氯碱为主,电解工段是全厂的心脏车间,从化盐工段送来的精制盐水进入电解槽用直流电来进行电解,生成氯气、氢气和电解液(淡碱液)。  相似文献   

8.
1995年12月,我厂直流系统在不到10天内先后出现两次停车事故,给正常运转的电槽冲击很大,使运转电槽内部的动态平衡受到破坏。第二次开车直流电流恢复到46000A电槽稳定运行8h,在进槽精盐水、电槽阳极室液面。氯、红的压力等指标与停车前相同的情况下,单槽电解液碱浓度普遍下降,总管电解溶液碱浓度仅为110g/l(停车为125~130g/l)。经过调整电槽阳极室液面后,总管电解液碱浓度稍有升高,但只能达到115g/1左右。显然,这样低的碱液浓度很难满足蒸发工段生产要求。通过仔细分析、对照,从两次停车前后电槽稳定运行时的数据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葛店化工厂原盐水制备工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精制剂(纯碱液,电解碱液,盐水)一次同时加入配水槽、化盐直接加热,粗盐水甩泵直接送沉降槽、盐泥处理技术和生产控制手段落后等缺点,提出了由反应槽出口到沉降槽采取自流,加大凝聚混合槽、以泥浆与粗盐水之比为1:28~1:30的比例返回到反应槽中、以自控代替手控等相应措施。且进行了改造,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由于隔膜法电解工段生产的电解液含NaOH115~120克/升、NaCl180~200克/升,这就需要在蒸发工段将稀碱液浓缩,浓缩过程中有氯化钠的结晶析出,析出的氯化钠要制成回收盐水送到盐水工段去化盐,而后制成精盐水去电解工段。检验回收盐水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含碱问题,也就是说,回收盐水要有适当的碱盐比。我厂两年来,回收盐水质量是这样确定的:以NaCl 250克/升为基准,碱盐  相似文献   

11.
刘彩红 《氯碱工业》2014,50(12):40-41
对废氯气吸收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在碱液泵出口回流管线安装ORP计及电导率仪,在线分析碱液中有效氯和碱液浓度变化;一级循环槽切换运行采用自动控制模式;引风机与其进口之间设置连锁,并采用变频器自动调节系统压力.改造后,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氯气事故处理装置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氯气事故处理工艺流程,根据主体设备负压水封、正压水封、事故吸收塔、碱液高位槽、循环碱泵、风机和碱液循环槽的功能,指出各主体设备装置设计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汪晖 《氯碱工业》1989,(6):37-38
一、概况烧碱的蒸发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故对蒸发过程的进出料液进行自动控制是对稳定生产、降低汽耗、提高碱液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厂蒸发工段设计能力为年产万吨烧碱,现为年产五千吨烧碱,属于小型氯碱厂。采用的是二效三体顺流式蒸发,即Ⅰ效为两只蒸发器,Ⅱ效为一只蒸发器。二、工艺流程来自电解工段10%左右的电解液经电解液贮槽后,用加料泵打入螺旋式预热器,预热至100℃左右,由循环泵打循环。加料时打入Ⅰ_a 效和Ⅰ_b 效将淡碱浓缩至20%左右后用泵将半成品打入Ⅱ效蒸发器内,Ⅱ效蒸发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回收氯乙烯单体精制过程中,固碱干燥器运行效果差导致回收单体夹带碱液的问题,对固碱干燥器和粗、精单体储槽排污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了自动排污,回收单体中不含碱液,保证了聚合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一种利用电解室中生成的碱液的清洗系统。该系统包括电解室,其中的碱液由电解液(如盐和水)生成。至少一台泵将碱液泵到被清洗的物件上。第2台泵可将电解室中生成的酸性液泵进一步泵到物件上,使物件消毒。  相似文献   

16.
1985年我厂隔膜固碱的四项指标(NaOH、Na_2CO_3、NaCl、Fe_2O_3含量)都达到了全国最高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降低液碱含盐量将蒸发浓碱高位槽改为四只槽串联溢流操作,使45%碱液的含盐量由35g/l降到20g/1,到贮槽处进一步冷却沉降,使含盐达到17~18g/1。为保证夏天含盐量低于一级品标准,将NaOH浓度控制到660~680g/1的上限。同时又在蒸发工段安装两台各80m~3浓碱高位槽,延长45%碱的澄清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废氯气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及过程控制。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进行相应设备改造:改造一级、二级吸收塔连通方式,增加有效氯在线检测仪,更换循环碱泵出口管道材质,改造循环碱液冷却器温度自动调节装置,改造碱液高位槽出口阀联锁等。改造后,装置的运行稳定性提高,实现废氯气处理装置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我厂蒸发工段碱泵的密封问题,我们曾进行过数次改造,但一直成效不大。去年四月,我们与沈阳水泵厂机械密封研究室协怍,对我厂碱泵,又进行了一次较彻底的改造,效果是比较显著的。情况简介如下:一、我厂碱泵密封情况我厂蒸发工段采用二效顺流操作工艺,成品碱含 NaOH30%。原先在一、二效均采用Φ75采盐泵,轴封处采用我厂自制的外装式非平衡型机械密封,经使用发现,此泵用于一效,其密封效果尚好,可连续运转一个月左右;但用在二效,连续运转一周左右,轴封处即出现严重泄漏。此后在二效又选用了大连耐酸泵厂出的 F80—38型耐腐蚀泵,该泵轴封也采用外装式机械密封,使用效果亦不佳,运转10天左右,轴封处即严重泄漏,碱液外喷,漏碱严重,污染环境,腐蚀设备基础,给操作工、维修工带来了很大困  相似文献   

19.
1.设备组成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两台叶片泵、油箱、冷却盘管、针形阀(以上用于全工段自控)、液压分配站、油动阀门等(详见油路图)。电器自控包括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电极、操作按钮、电接点温度计等(详见电器图)。 2.操作简述参阅流程图。来自蒸发岗位42%的浓碱液,向出料罐间断进碱,当达到A电极液位时,液位继电器动作,一阀开,三阀开,四阀关,冷却泵自动起动,碱液把冷却器的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VEGACAP型电容式物位限位开关的特点、功能、安装、接线及调试 ,并详细分析了其在氯碱工业中醋酸计量槽、隔膜碱盐水回收池、电解液高位槽中的应用情况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