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预聚物作为胶黏剂的主要成膜物质,它的性能基本决定了固化后胶黏剂的主要性能.采用不同类型的丙烯酸酯共混聚合的方法研究了预聚物对紫外光固化胶黏剂性能的影响.主要讨论了预聚物的种类、含量及复配对胶黏剂的固化速率、黏附力及粘接强度的影响.实验发现预聚物的种类和含量是胶黏剂的主要影响因素,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6148J和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6079性能较好,且二者比列为3:7,含量为50%时胶黏剂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环氧丙醇与不同分子质量的端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物反应,制备出一系列端环氧基聚氨酯主胶。考查了不同配方主胶的外观差异和不同胺类固化剂对表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主胶的氢键密度,可以改变产品的外观;预聚物分子质量越小,表干时间越短。将自制胶粘剂与市售醇溶胶粘剂进行了对比,发现自制胶粘剂初粘性、剥离强度都略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的李永德等采用聚醚多元醇、TDI、DBTDL、KH550、填料、增塑剂及其它助剂合成了烷氧基改性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 ,并讨论了烷氧基硅烷封端比例对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密封胶的力学性能、发泡性及表干时间的影响 ,还讨论了聚氨酯预聚物结构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烷氧基硅烷封端比例的提高 ,NCO含量降低 ,密封胶的发泡减小 ,而表干时间则延长 ,拉伸强度提高 ,而断裂强度降低 ;烷氧基硅烷封端比例以 1 0 %左右为宜 ,聚氨酯预聚物中三元醇的比例不应高于 50 %。烷氧基硅烷改性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丙烯酸酯软段结构对UV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几种不同结构的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多种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PUA).按照同样比例的单体、引发剂及其他助剂配制成光固化胶粘剂(UV胶),考察了聚氨酯中多元醇结构对UV胶固化速度、黏结强度、胶膜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结构中软段结构对UV胶粘剂性能影响比较大,合理地选...  相似文献   

5.
《粘接》2015,(11)
以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物为主,配合触变剂、增塑剂、碳酸钙、钛白粉、炭黑、耐候性助剂,制备了一种高耐候性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研究结果表明,钛白粉的种类、炭黑及耐候性助剂对聚氨酯密封胶的耐候性有显著影响。通过在配方中加入3份炭黑、0.8份耐候性助剂,聚氨酯密封胶的耐候性得到显著提高,在长期使用中无龟裂现象,不流黑水。  相似文献   

6.
201107011单组分潮气固化聚氨酯组合物: 即使采用单一步骤制备,题述组合物仍具有均衡的耐热性和黏度,适用于胶黏剂、密封材料等,含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增塑剂、热级炭黑(A)和HAF及ISAF级炭黑(B),其中,(A):(B)质量比为15:85~95:5。例如,  相似文献   

7.
以聚醚多元醇、MDI、DEG为主要原料,复配制备了双组份聚氨酯风挡玻璃胶。研究了聚醚多元醇、DEG、增塑剂、填料、扩链剂及催化剂含量对双组份聚氨酯风挡玻璃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增塑剂对硅烷化聚氨酯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自制的硅烷化聚氨酯预聚物为主要原料,配合补强填料、增量填料、固化催化剂等配制成湿固化硅烷化聚氨酯(SPU)密封胶。通过溶胀实验和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增塑剂对SPU密封胶的溶胀性能、增塑效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石蜡-52、白油和液体石蜡三种增塑剂中,以氯化石蜡-52与SPU的相容性最好、增塑效率最高;当氯化石蜡-52用量为10份时,密封胶拉伸强度为1.65 MPa、断裂伸长率为335%、邵A硬度为37。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橡胶用苯甲酸酯增塑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苯甲酸酯的合成和性能以及作为增塑剂在聚氨酯橡胶中的应用。苯甲酸酯与聚氨酯橡胶的相容性很好,100份聚氨酯预聚物可填充30—90份,最高可到120份,胶料仍有较好的性能。加入苯甲酸酯增塑剂可以改善胶料的工艺性能,延长适用期,改善室温固化工艺,提高室温注射成型稳定性,阵低生胶门尼粘度,提高胶料热稳定性和调节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0.
李镇江  梁玮  张林 《化学与粘合》2012,(4):16-18,79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丙烯酸(AA)及缩水甘油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羟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物,探讨了相关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了PUA的结构。考察了用此预聚物为基体树脂配置的胶黏剂的粘接性能,与常规的丙烯酸羟丙酯封端的聚氨酯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紫外光照射20s时其拉伸剪切强度提高了130%。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预聚物生产线合成高质量预聚物存在的问题,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预聚物合成的过程控制;根据预聚物聚合反应的特点,对影响预聚物质量的关键阶段应用改进的模糊控制算法实现精确控温,满足了高质量预聚物合成的工艺要求,提高了预聚物质量,解决了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制造技术中关键的预聚物合成质量难题。  相似文献   

12.
魏燕彦  陈栋 《涂料工业》2007,37(10):40-42
分别合成了以苯基异氰酸酯封端和以脂环族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考察了分散温度和溶剂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聚氨酯预聚物的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分散温度和溶剂改变了分散过程的流变性能,从而对最终乳液性能产生影响。而不同类型的聚氨酯预聚物由于封端异氰酸酯的活性不同,它们的最佳分散温度也不同。实验优化了两种聚氨酯预聚物的溶剂用量和分散温度,得到粒径小于50nm的稳定乳液,涂膜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3.
以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为主体,添加特殊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消光粉、助剂等制备出了光固化手感涂料,该涂料具有良好的弹性、柔韧性、机械性能。讨论了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特殊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筛选及其对手感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巫奕娉 《山西化工》2000,20(4):12-13
介绍了泥浆泵护套用聚氨酯胶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并对预聚物中-NCO含量和MOCA用量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预聚物与异佛尔酮二胺(IPDA)扩链反应,合成端氨基聚氨酯主胶,再以环氧树脂为固化剂、乙醇为溶剂,成功制备了双组分醇溶型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第二层膜复膜时间对固化后包装膜形貌的影响,得出在第二层复膜时要充分挥发溶剂。通过测定不同配方的固化时间,发现预聚物分子链越长,固化越慢。同时,比较了自制样品与通用聚氨酯胶粘剂产品的粘度与剥离强度,证实了自制双组分醇溶型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与市场上的产品相当,且可通过加大固化剂的添加比例来提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增塑剂对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性能的影响,以邻苯二甲酸二癸酯、聚醚二元醇、聚醚三元醇、苯甲酸酯、十五烷基磺酸苯酯为增塑剂,探讨了增塑剂与硅烷改性聚醚预聚物的相容性,以及对密封胶力学性能、固化性能、粘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Bayer Polymers已提供2种端硅烷聚氨酯预聚物,以满足坚固粘接或密封之需,且其柔韧性特优。材料之一赋予密封剂在承重后的高回弹性;另一用于制作柔韧结构性胶黏剂。公司认为端硅烷聚氨酯预聚物可赋予材料很坚固而又柔  相似文献   

18.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HPMA)为原料,调节加料比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软/硬段比的可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编号为PMHH)。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监测合成反应过程,并获得目标预聚物的红外光谱图;以预聚物PMHH为基础树脂,配制了一系列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利用FT-IR实时考察胶液的光聚合行为;探索了预聚物不同软/硬段比对胶液黏度以及光固化后样品的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能和固化收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MHH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加PMHH结构中软段的比例有利于紫外光固化胶柔韧性的提高,增加热稳定性,降低固化收缩。  相似文献   

19.
单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虎极  王翠花  赵瑞 《粘接》2011,(3):55-57
以MS预聚物、增塑剂、碳酸钙、气相法白炭黑、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制备了单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讨论了催化剂、碳酸钙及硅烷偶联剂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每100份MS预聚物用20~40份增塑剂、100~120份纳米碳酸钙、1~2份催化剂及2~7份硅烷偶联剂制备所得密封胶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0.
遇水膨胀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锦春  段有顺 《弹性体》2010,20(3):9-12
以亲水性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羟甲基丙烷(TMP)、三异丙醇胺(TIPA)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物法合成了双组分浇注型遇水膨胀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多元醇种类及配比、扩链剂种类及配比、增塑剂、异氰酸酯含量等对遇水膨胀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DI/MOCA/TMP体系制备的遇水膨胀弹性体具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