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俊强 《广东化工》2016,(11):110-111
近年来,我国地表水源水现状不容乐观,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居民饮用水受到污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给城市水厂的饮用水供水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章对国内外常用的氨氮应急处理技术的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为城市供水厂选择合适的氨氮应急处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源存在有机污染问题,开发了一套应急供水设备。研究了"电絮凝-气浮分离、超滤膜、活性炭吸附和氯消毒"集成工艺对原水浊度、COD_(Mn)、氨氮、铁等常规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对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浊度、COD_(Mn)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9.1%、67.5%、66.2%。其中,电絮凝-气浮分离工艺对COD_(Mn)和UV_(254)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对铁也有68.5%的去除率。设备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供水水量为53.4m~3/d,能满足突发应急状况下10 000人/d的饮用水需求,为解决突发状况下饮用水的应急供应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突发,常常导致饮用水源呈现高浑浊度,供水系统遭严重破坏,给安全供水带来威胁,因此研究应急饮用水处理设备具有深远的意义。某公司开发了一套集成式饮用水应急处理设备,用于高浑浊度水源处理,采用预沉混凝+超滤的工艺,原水平均浑浊度超过5 000 NTU,消毒出水后的浑浊度低于0.2 NTU,经过设备工艺处理后,COD_(Ma)、铁、氨氮去除率高达90%以上,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要求。设备产水可满足10 000人的饮用水需求量。通过模块化工艺组合,集成式饮用水应急处理设备可针对重金属污染原水、有机污染原水提供对应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城市饮用水问题日趋严重,其主要问题有水源地水量和市政公共供水能力不足,饮用水安全管理及应急供水能力不足等。为确保城市饮用水充足、水质优良,目前我国各地建设了许多以供水为主的水库工程,但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移民安置等诸多问题,现以宜春地区某大(二)型水库工程建设为例,围绕移民安置的选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左俊芳  宋延冬  王晶 《现代化工》2011,31(Z1):397-400,40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碟管式反渗透(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对它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应用范围等进行了介绍。事实证明,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具有机动灵活,性能稳定及高可靠性等特点,并且能够处理各种水质的水源,经检测,出水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颁布实施促进了人们从"有水喝"到"有健康水喝"不同理念的快速转变。饮用水全面达标和实现饮水安全,监测能力建设是根本的保障。该文从实验室建设、仪器配置、规范化管理、水质预警能力提升等方面分享县镇供水企业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实践体会,供相关县级供水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颁布实施促进了人们从"有水喝"到"有健康水喝"不同理念的快速转变。饮用水全面达标和实现饮水安全,监测能力建设是根本的保障。该文从实验室建设、仪器配置、规范化管理、水质预警能力提升等方面分享县镇供水企业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实践体会,供相关县级供水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8.
汤颖  邓文英 《广东化工》2013,40(17):162-164
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破坏了城市供水安全。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体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体系的基本构想,为今后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防和控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评估了使用紫外辐射(UV)和Na Cl O对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中饮用水质量的影响。分析检测了11个采样点的细菌总数、总有机碳(TOC)、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及游离氯4项水质卫生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消毒剂的变化导致供水管网水中THMs和游离氯浓度发生较大改变。在升级改造氯化装置后,各供水网络的采样点位的水消毒副产物含量增加,游离氯含量显著下降。为饮用水消毒副产物风险防控提供了实际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浅析二次供水存在的水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以下简称二次供水)指用户因水压不够,通过自建低位或高位蓄水设施、水泵机组及配水管网等,将来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另行加压、储存,再供应给高层建筑或配水管网末梢地区用户的供水.  相似文献   

11.
2020年3月1日,江苏省地方标准《江苏省城市自来水厂关键水质指标控制标准》(DB 32/T 3701—2019)正式实施。该标准针对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原水水质特点,提出了“不合格的水不出厂、不达标的水不进管网”的要求;此基础上,要求从供“合格水”向供“优质水”的转变,并明确了“正常时供优质水、应急时供合格水”的具体目标,是我国第一部省级层面上对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水厂内部质量控制进行统一要求的地方标准。本文邀请江苏省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中心林国峰主任对标准开展解读,助力江苏省内贯标和实施的同时,为行业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秋勉  方卫国 《净水技术》2020,39(7):114-120
以千岛湖长距离引水工程为背景,通过分析千岛湖水质特征,比较千岛湖原水与萧山原水水质差异,预测水质差异给水厂净水工艺带来的影响。研究显示:实施千岛湖输配水工程对解决城市供水水源单一、保障饮用水供水安全和改善供水水质有重大意义;千岛湖取水口原水的富营养化指标、有机物、无机物综合指标等均远远优于萧山现有供水原水,其中,TN浓度低51.9%、TP浓度低83.3%、COD_(Mn)浓度低52.1%、NH_3-N浓度低96%;预计萧山主供水厂的净水工艺可以应对切换水源时可能出现的低温低浊现象;引入优质原水后,将减少消毒剂的投加,管网末梢饮用水口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朱斌 《净水技术》2022,41(2):40-46,173
自来水末端用户小区水质和居民龙头水息息相关,为了提升小区供水水质的精细化管理,以上海市饮用水地方标准为基础,构建评价上海市居民小区饮用水水质评价指数.该指数基于上海市二次供水行业检测要求和与实际影响居民水质的因素,综合选取了在线、实验室检测数据及小区平均水龄等多参数来构建上海市居民小区饮用水水质评价指数.基于小区实际水...  相似文献   

14.
贮存饮用水作为应急供水基础保障模式,因长期存放普遍存在生物稳定性降低、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基于生物稳定性,通过分析水质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影响因素,贮存水生物稳定的关键在于降低营养基质AOC浓度,辅以控制消毒剂剂量。对比总结可同化有机碳(AOC)在不同处理工艺中的变化规律发现:(1)常规工艺对AOC去除有限;(2)预处理工艺可改变AOC构成,增强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工艺整体去除率;(3)深度处理工艺中生物处理、NF、RO、活性炭等工艺对AOC去除作用明显。根据贮存饮用水需求确定技术指标要求,结合材料、抑菌、隔菌等贮存技术提出技术路线设计选配方法及可行路线:(1)使用与维管分离的生物处理;(2)深度处理+末端处理;(3)深度处理与低剂量消毒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5.
郭锋  王潇  肖强  肖禾 《工业水处理》2011,31(3):19-23
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微污染水处理工艺.介绍了O<,3>-BAC技术在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市政供水等制饮用水)及工业废水(膜处理排水、油田废水、炼油废水、石化废水、制药废水、焦化废水、印染废水、食品加工废水、水产养殖废水)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情况,指出了未来O<,3>-B...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宁海自来水厂水源及出厂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相应国家标准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宁海县供水有限公司水源水质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Ⅱ类水质标准,且其出厂水水质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本研究为宁海县供水水质和居民饮水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安全是上海城市安全的最重要基础之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十一五”以来,上海市供水安全保障在水源、水厂、管网、二次供水以及龙头水等全链条各个环节积累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等科研以及管理运行成果。在水源地原水改善、水处理工艺提升、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二供改造和运维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很多突破,不断提高了居民供水水质和保障能力。在政府、企业以及行业的共同努力下,饮用水综合合格率由2010年的91.77%提升到2020年的99.79%,臭和味合格率由84.19%提高到98.37%,显著提升了上海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和饮用水品质,保障了2 400万人口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张悦  胡宇星  周爽  芮旻  赵建夫  王虹 《净水技术》2023,(9):7-14+123
饮用水安全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而供水管道材料的选择会影响饮用水化学性质、微生物生长,甚至是致病菌定殖。近年来,包含了原核病原体(如:嗜肺军团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真核病原体(如:棘阿米巴)在内的一类新型饮用水条件致病微生物引发了公众健康安全担忧,通过管材优选控制条件致病菌及其他微生物生长,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文章综述了建筑供水管网金属管材和塑料管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消毒剂、停滞时间、温度)对水化学性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管材影响下微生物载量和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剖析了管材对条件致病菌定殖的直接影响,以及在环境因子交互作用下的间接效用,提出了深化认识供水系统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新兴管材的微生物安全风险的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19.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2023~GB/T 5750.13—2023)是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关键技术支撑,是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的基本前提。2023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修订发布对供水行业从实验室管理到能力建设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2023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修订情况,深度解析了新标准背景下供水行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政策要求对标准的实施提出了应对的思路,为供水行业监管部门和监测机构落实新国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全州县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方法2010—2013年连续对全州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样1350份,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540份,合格率40.0%。2010年至2013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9.8%上升到47.5%,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县城水厂、乡镇级水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散式供水(井水、地表水)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93.0%、72.5%、42.5%和23.6%,大型集中式供水(县城水厂、乡镇级水厂)优于小型集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分散式供水(P=0.002);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出厂水合格率55.7%高于末梢水45.7%(P=0.009)。结论通过多年改水,全州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还比较严重,需进一步扩大集中式供水范围和加强水质消毒及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