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苏宜兴是紫砂壶的原产地,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的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二干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紫砂开始制成壶,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几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相似文献   

2.
正宜兴之所以名扬四海,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宜兴无与伦比的紫砂文化,宜兴人将紫砂泥从一种毫无生气的泥土,通过自己的巧手,借鉴自然界中汲取出的灵感,变成独一无二的紫砂壶。紫砂壶自明代开始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五百多年,这五百多年间,制壶匠人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理解都反映于其制作的壶中,由于每一个制壶匠人都对自然有不同的理解,故紫砂壶也就"千人千把",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把完全一样的纯手工制作的紫砂壶,虽  相似文献   

3.
饮茶少不了茶杯和茶壶等茶具,茶具中的精品当属宜兴紫砂壶了。宜兴的紫砂壶由于博采众长、款式繁多、淡雅古朴,问世后很快赢得了收藏家们的赏识。曾有"杯用景德瓷,壶用宜兴砂"的说法,而当时若得宜兴紫砂壶者,无不想将壶具带到茶店比美一番。紫砂壶属于陶和瓷之间,为半烧结精细特殊陶器,表里都不上釉,壶的砂质中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既不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夏季使用紫砂壶,好比土冰箱存茶过夜,不起腻苔、不易变馊;冬天用沸水冲茶,或置于火炉上炖茶,壶器不易炸裂。更妙的是,紫砂质的壶壁能吸附茶汁,蕴蓄香味,久经使用紫砂壁内积聚"茶锈",即使不放茶叶冲水也有余香。从壶型的制作技巧来欣赏,紫砂壶有高矮之分,高型的  相似文献   

4.
正紫砂壶的诞生和流行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件大事。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无不对其偏爱有加,不少古诗词专咏紫砂壶,如文徵明《因宜兴王德昭为煮阳羡茶》的"旋洗砂罐煮涧澌"、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的"紫砂新罐买宜兴",许多书画作品中也常常出现紫砂壶的影子。文人在用壶赏壶爱壶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不仅将情感融入壶中,  相似文献   

5.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制陶史上的一朵奇葩已经是众所周知之的了。紫砂制壶在千百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地位。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他的名字叫宜兴"能够很清楚地来表现人们的赞美之情。紫砂壶发展到现在是历代手工艺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再创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作为一个中青辈的紫砂艺人,在不断努力学习紫砂制壶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再创作,做到薪火相传。使紫砂壶具有更好的时代感和传承性。就拿最近设计制作的紫砂壶"马到成功壶"来说吧,这把壶在表现其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是对紫砂壶制作的新的理解和艺术探索,是对紫砂壶创新设计的追求和实践,下面就将这把壶的创作思路来讲一下。  相似文献   

6.
蒋海东 《江苏陶瓷》2012,45(5):61-61
自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供春壶"问世以来,历代紫砂艺人创造了丰富的器型,有的器型沿袭至今,成为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譬如"大彬六方壶"、"景舟石瓢壶"、"可心竹段壶"等等。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目前市场上传统经典样式紫砂壶仍占大多数,但也不乏出现原创性作品。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具有原创精神的紫砂壶大量涌现,款式之纷繁,洋洋大观。正是极少数优秀紫砂艺人潜心向艺、孜孜以求,不断进行着创造性的艺术劳动,  相似文献   

7.
刘菊仙 《江苏陶瓷》2012,45(2):32-3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紫砂壶是最佳的泡茶器具,这种茶具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称赞紫砂壶艺"别出心裁,意在神韵"。在林林总  相似文献   

8.
周志新 《江苏陶瓷》2012,45(2):30-30
宜兴紫砂,其名伟巨,然紫砂壶造型更是千姿百态、"方匪一式,圆无一相",可说是一座传统造型艺术的宝库。而在紫砂壶造型中,越是造型简练的制作难度越大,所以制壶者对做此类壶常有"貌似容易却艰辛"的感叹。为了使制壶技艺有进一步的提升,设计制作了这把"八方  相似文献   

9.
紫砂壶里的有些壶型一般是由一位大师首创,逐渐发展成为得到人们共同认可的经典壶型,比如"供春壶"、"树瘿壶"、"鱼化龙壶"、"僧帽壶"、"井栏壶"、"掇球壶"、"汉君壶"、"仿古壶"等等,这些壶型都是历代陶艺大师首创的,壶型或明显、或微妙地表现了不同的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成为紫砂壶艺上的"独一无二"。其中,"供春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壶,传说他姓龚,名供春。供春是一位官员的书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跟老和尚学。后来,供春用老和尚洗  相似文献   

10.
陈鸣远是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又是几百年来壶艺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其作品紫砂花货"合桃壶"的壶艺精湛,把雕刻引入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使壶体增添了思想内涵与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宜兴紫砂行业发展至今,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相似文献   

12.
宗志军 《佛山陶瓷》2014,(3):50-50,5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  相似文献   

13.
东坡先生对于紫砂壶的推广和宣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出土最早的紫砂壶是一把提梁壶,即明代南京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的"吴经提梁壶",由此可以看出,紫砂提梁壶在煮茶到泡茶的过程之中也进行着不断的演变,从提梁转变到端把来适应茶文化的发展,才有了今天我们还能够欣赏到的包罗万象的紫砂艺术.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茶语提梁壶",制壶艺人从江南宜兴的绵绵茶园出发,灵感穿越历史上著名的提梁类紫砂壶器型,最终把紫砂方器的刚正不阿和提梁的刚柔相济呈现出来,其中所展现出来的传统紫砂技艺水准和对于紫砂艺术的审美理解都是无可挑剔的,细节的把控也是精益求精,使得此把提梁壶的精、气、神、韵非常引人注目,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邵毓芳 《江苏陶瓷》2011,(5):33-33,35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为何世人独钟宜兴紫砂壶?周高起又说:"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原来宜兴紫砂壶泡茶之佳,在于能尽得茶之色、香、味。宜兴紫砂壶之所以  相似文献   

15.
周萍 《江苏陶瓷》2012,45(6):46
纵观紫砂的发展史,它就像上天赐给宜兴的天然宝物,在历代文人与艺人的共同创作中,汲取着我国多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元素,从一般的日用陶瓷到具有美学价值的高雅艺术品,再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民族精神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陶刻艺术始终如诗人般洒脱,也如哲人般坦然。不少紫砂壶上都刻下饮茶的诗文佳句,积淀于紫砂壶上的诗茶文化很值得我们吟咏。比如清代淦成制的"四方桥鼎壶",壶身刻有"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样的诗句颇有妙趣。试想,使用宜兴紫砂壶以及无锡天下第二泉的水冲泡阳羡茶,那将是何等惬  相似文献   

16.
杨仁勤 《江苏陶瓷》2012,45(4):66-66
宜兴紫砂壶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文化。紫砂壶器造型丰富、千姿百态,所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包括方壶、圆壶、锥形壶、自然型壶、圆方组合壶等基本造型,这些基本造型相互进行组合构成新的造型,满足了不同紫砂壶爱好者的审美需求。紫砂壶不仅具有丰富独特的造型美,还具有高雅的艺术气息,蕴含着深刻的文化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17.
谢菊萍 《江苏陶瓷》2011,(6):49-49,52
在紫砂壶的造型方面,宜兴人以抽象的几何图形为造型的壶型称为"光货",包括"圆器"、"方器"和"筋纹器",把以自然界之具象的实物图形为造型的壶型称为"花货"。"光货"中的"圆器"和"方器"是紫砂壶最基本的壶型,其形态简洁明快、质朴大方,也最能体现作者的设计思想、制作功力和审美情  相似文献   

18.
顾爱军 《江苏陶瓷》2012,45(2):62-62
宜兴紫砂素有"东方明珠、国中瑰宝"的美誉。它发端宋代,盛于明清,为历代品茗爱好者所推崇。紫砂壶自古赞语甚多,明代文学家李渔评价紫砂壶:"名壶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紫砂广受文人、士大夫喜爱,有的甚至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制作中来,提倡素面素心、清雅宜人,或在壶  相似文献   

19.
宜兴紫砂壶千变万化、包罗万象,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承载了制壶艺人复杂的个人情感和思想,每把壶都有自己的独特内涵。本文以紫砂壶"八方宫灯"为例,浅谈其艺术特色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20.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手工陶艺的代表作之一,历经数百年的创新与传承.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紫砂壶以其丰富的造型设计、巧妙的手工技法、务实的实用主义造就了紫砂业的繁荣和文化延伸.当然最具影响力的前提就是设计理念与现代审美相契合,设计思路超越常规传统,从而创造出形式多样、卓尔不群的美壶尚品."古墩壶"则是借助紫砂壶传统造型,重新定位设计,展现紫砂壶古风雅韵之美.本文便主要围绕"古墩壶"的艺术之美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