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皮革生产领域应用计算机测色配色技术将大大提高皮革厂打样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测色配色的理论,阐述了皮革染色用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及测色配色应用方法,并提出了提高计算机测色配色准确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纺织品染色存在高污染,而原配色丝色彩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两色原配色丝纺丝组件,使用黑色丝和白色丝纺制聚酯灰色系原配色丝,并进行色度表征。结果表明:灰色原配色丝中黑色丝比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亮度上,黑色丝比例越低,亮度越大;单丝纤度对亮度和色泽均存在影响,原配色丝的亮度随单丝纤度的增大而减小,1.0d可作为灰色原配色丝色泽区分的临界值,当单丝纤度大于1.0d,为纯灰色,反之则为混色麻灰。  相似文献   

3.
三刺激值配色与反射光谱配色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三刺激值配色法和反射光谱配色法的算法原理,通过拼色实验比较了两种配色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将三刺激值配色法和反射光谱配色法综合运用,得到了令人满意的配色结果.  相似文献   

4.
Kubelka-Munk理论与色料混合加和定律在颜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自动滴液机和高温高压染色机制备红、黄、蓝三种单色和双拼色、三拼色以及黑色涤纶染色织物,XRite电脑测配色仪去检测染色之后涤纶织物的颜色。借助光学模型分析K-M光吸收与散射系数K和S以及K/S与染料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织物K-M光学参数(K,S,K/S)与染料浓度C之间只有在较低浓度时才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pH值对天然绿色棉颜色的影响变化规律,并用测色配色系统测试处理后织物的明度变化△L值、色调变化△a、△b值,结果表明绿棉在酸性条件下明度增大,红黄色光增加;在碱性条件下明度降低,红蓝色光增加.采用化学方法检验绿棉色素的主要官能团,并结合绿棉织物的颜色变化规律证明绿棉色素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应用datacolor SF600分光光度计及datamatch3.5测色配色软件,采用条件等色的计算机配色方式,以CIE标准施照态D65和CIE标准观察者为基础,探讨了用于长毛绒产品的PTT纤维数字化测配色工艺路线与技术方法,分析了在可见光范嗣内PTT纤维染色过程中反射率R%、K/S值的变化规律.以R、Y、B色料三原素为基础建立了用于PTT纤维配色数据库,得到能在CIE标准施照态D65和CIE标准观察者2个条件下染得与产品标样相同色泽的染色处方,其方法可对纤维类产品的染色测色配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在锦纶织物配色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中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及检验方法,并应用基础数据库进行了配色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测色配色技术可以应用于锦纶针织物自动电脑测配色中,并且对于彩色系列准确性高,对于灰色系列经过1~2次的修色可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8.
静电植绒产品虽然应用广泛但配色工序烦琐。在Kubelka--Munk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把基于混色的计算机植绒配色方法应用于植绒配色算法当中,对43个混色样进行匹配,平均色差0.73。实验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植绒配色中。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配色中活性染料单位浓度K/S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计算机自动配色中,所用染料的单位浓度K/S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配色精度.提出的单位浓度K/S值算法思想是,通过引进调整系数,根据不同浓度梯度对光谱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库贝尔卡-芒克函数与浓度具有更好的线性关系.在实例分析中,用3组活性染料按不同浓度梯度对纯棉织物进行染色,应用最优化方法确定光谱数据的调整系数,进而求解所用染料的单位浓度K/S值,最后由三刺激值匹配算法得出预测配方,并使用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色差公式来衡量配色效果.实验证明,配色的预测结果能够较好地满足计算机配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用对适用于染色羊毛混色纺纱颜色的Stearns-Noechel预测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三刺激值法进行匹配运算,预测最佳混色配方方案。系统采用ICC颜色管理体系,提高系统的适用性,避免了不同设备间移植时产生的"跑色"现象。通过仿真模拟可得到混色织物的"素色"与"夹花"软打样效果,更直观地预测样品。系统通过企业初步实践表明,采用毛混色纺纱智能配色软打样系统可得到可靠的软打样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纺织加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计算机配色日益受到关注,其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配色理论和算法,还受限于配色基础数据。在传统的准确性分析方法基础上,增加色域分析,并以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织物建立基础数据为例研讨计算机配色基础数据的合理性。结果显示:5类准确性分析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检验基础数据的精准性,以帮助剔除大误差数据;新尝试的两种色域分析方法从平面和纵向三个维度获得色料的可拼配范围,可以协助建立全光谱广色域的配色基础数据库。计算机配色基础数据合理性检验功能的智能化发展,更有利于建立精准的全光谱广色域的基础数据库,以提高一次配色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Tencel/涤纶交织物一浴法染色性及同色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Tencel/涤纶交织物染色性,重点研究了直接染料耐高温性能,探讨了直接染料对涤纶以及分散染料对Tencel、粘胶的沾色性。筛选出适合于一浴法染色的直接、分散染料,测定了色差、色牢度指标均达到标准。得到Tencel/涤纶交织物达同色后,分别拆开经、纬向测其色差<5即可满足官能检测要点的论点。  相似文献   

13.
根据Tencel/涤纶交织物染色性,重点研究了直接染料耐高温性能,探讨了直接染料对涤纶以及分散染料对Tencel、粘胶的沾色性.筛选出适合于一浴法染色的直接、分散染料,测定了色差、色牢度指标均达到标准.得出Tencel/涤纶交织物达同色后,分别拆开经、纬向测其色差<5即可满足官能检测要点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涤/粘双组分色纺纱配色效率,运用 Kubelka-Munk 理论,通过 K/S 值的计算,构建一种双组 分双色混配色模型。以 3 种单色涤纶短纤维和 3 种单色粘胶短纤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 1 种涤纶和 1 种粘 胶纤维形成 3 种双组分搭配方式,并按 9 种不同混合比例共形成 27 种混色纤维样品,运用 Kubelka-Munk 理论 对 6 种单色纤维及 27 种混色纤维的 K/S 值的加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范围内,涤/粘双组分不同 比例混合的 K/S 值,总是介于该波长下的 2 个不同组分单色纤维的 K/S 值之间,且对于蓝 T/红 R 混配时,除个 别预测偏差较大外,总体效果好,黄 T/蓝 R 以及红 T/黄 R,均呈现预测偏差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四刺激值”匹配的配色思想,并在设计的测色配色系统上得以实现。该系统在涤纶针织品测色配色中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6.
针织品测色配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四刺激值”匹配的配色思想,并在设计的测色配色系统上得以实现。该系统在涤纶针织品测色配以中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单一类型染料对海岛型锦纶超纤PU革的染色效果,采用了分散染料与酸性染料拼混染色方法.通过对透染性、干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K/S值和上染率的考查,确定了关键工艺参数,并探讨了染色顺序、固色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酸性后分散染色,且2种染料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2%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染色效果;以APA固色效果最佳,染前加入使染色更均匀、无色花;染后加入可提高干摩擦牢度至4级,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至3级以上,并可小幅提高K/S值.  相似文献   

18.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应用将颜色信息数字化,克服了外界测量因素及人为的影响,建立了国际统一标准的颜色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了生产效率。介绍了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的原理及其在印染打小样系统中的应用,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BP网络及其改进网络的收敛和泛化能力,依据计算机配色理论,深入研究了BP神经网络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隐层输出反馈改进的BP网络训练算法应用于织物染色配色的算法,并按照此算法进行了织物染色的计算机配色实验。实验验证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在织物染色配色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为神经网络模型在织物染色配色中选择和构造合适的高性能网络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真丝绸分散染料自由基接枝染色的效果及机理。并对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染色温度、染浴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利用自由基接枝染色,可明显提高真丝绸分散染料染色物的色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