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确定夏季高温环境下空气流动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程度,于2008年夏季,进行了吹风环境下人体生理、心理热舒适实验。统计分析表明:夏季高温环境下,吹风使人体生理参数及热感觉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且下降的程度与其所处环境的空气温度有关,相同风速下,空气温度越低,下降程度越大。但当空气温度达到约34℃时,吹风对人体生理参数基本无影响,但对热感觉仍有所改善。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高温环境下,加强空气流动可在一定程度改善人体热舒适性,但是这种改善是有限制的,空气温度过高、风速太大或长时间吹风都可能会导致人体不舒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热湿工况下使用工位辐射空调的人体热舒适情况,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通过改变环境背景温度来影响人体的热感觉,并采用热感觉投票(TSV)作为评价标准,重点研究了人体头部、躯干、上肢、下肢以及整体热感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尽管背景环境参数超出舒适范围,但使用工位辐射空调能维持受试者的舒适状态,即背景温度稳定在28 ℃时,平均整体热感觉投票值低于+0.2;背景温度为30 ℃时,受试者热感觉仍能满足ASHRAE规范中规定的80%可接受范围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秋冬季的室外热舒适情况,选取合肥地区进行研究,在合肥市某高校采取现场环境实测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秋冬两季室外人群热感觉与热舒适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查得到了温度、风速、湿度与太阳辐射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程度的排序,以及各参数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比重,分析了主观热舒适影响比重与期望,讨论了热感觉与热舒适的变化关系,探究了人体不同身体部位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并引入PET和SET*预测热感觉的数学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合肥地区秋冬两季室外环境的热感觉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合肥地区秋冬两季受访者对室外环境热舒适性整体可接受度较高,而秋季高于冬季,其中面部对受访者主观热舒适影响最大。影响室外热舒适的热环境参数主要为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对其影响较小。在秋季,受访者热舒适与热感觉变化呈二次函数关系,在冬季则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秋季的变化远强于冬季。  相似文献   

4.
夏热冬冷地区客运站候车室夏季热舒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试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长沙和上海)火车站候车室夏季的环境参数,结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旅客的实际热感觉投票值(TSV),并对其热中性温度值和旅客可接受的温度范围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旅客对不同热环境反应不同;候车室的热中性温度为27℃,旅客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为23.8~30.2℃;旅客进入候车室后的热感觉投票值并不是稳定在初始值,而是随着候车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增长幅度由室内外温差决定。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冬季居民热舒适现场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为了研究适于寒地居民热舒适的热环境参数指标及探讨如何改善该地区居室热环境现状,对哈尔滨市66户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与居民热感觉、热舒适进行了现场调查,用室内气候分析仪及热舒适仪测试了热环境参数及PMV-PPD指标,收集了120名居民填写的热感觉、热舒适等主观调查表,与ISO7730及ASHRAE55-1992舒适标准对照,仅有77.5%的居民所处的热环境在热舒适范围内,但热环境接受率高达91.7%。80%居民可接受的操作温度是18.0-25.5℃,说明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按ASHRAE7点标度计算出的热中性温度为21.5℃(以t0表示),所期望的温度为21.9℃,当相对湿度为20%-30%时,80%以上的居民感觉空气干燥,当相对湿度为30%-55%时,仍有40%以上的居民认为空气干燥。  相似文献   

6.
绿色屋顶被认为是改善建筑物热湿环境和室内热舒适性的技术。为研究轻型绿色(LEG)屋顶对重庆市夏季室内温度、湿度和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对两栋自然通风的6层住宅内相似房间、不同类型的屋顶(LEG和普通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屋顶建筑相比,夏季LEG屋顶室内温度较低。下午14:00,LEG屋顶的7月份室内月平均温度比室外低5.8℃,比普通屋顶室内月平均温度低4.9℃。7月24日,研究期间最炎热的晴天,LEG屋顶室内外温度明显不同,在中午时温差达到7.6℃,室内没有明显的温度分层。与普通屋顶相比,LEG屋顶的建筑内部湿度相对较高。PMV-PPD热舒适模型和热感投票(TSV)都表明,LEG屋顶可显著提高人体热舒适性。利用LEG屋顶可以实现更高的室内热舒适度和更低的室内热不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对桂林喀斯特地区多层自然通风居住建筑夏季室内外物理环境参数进行现场实测,并对居住其中的154位受试者展开热舒适主观问卷调查,收集调研问卷254份。对实测数据和调查问卷通过温度频率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城市居民夏季预测和实测中性温度分别为25.4℃和24.8℃;两者对应的80%可接受温度范围分别为22.8~28.0℃和21.0PMV1+0.43×PMV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的规定值有较大出入。对居住建筑所处不同环境以及居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热感觉进行分析,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长沙高校宿舍夏季热舒适与热适应现场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长沙地区高校自然通风宿舍夏季热舒适与热适应特征,对长沙地区某两所大学的15栋自然通风宿舍进行现场调研.在测试环境参数的同时,对受试者热感觉以及热适应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调研数据437份.通过温度频率法和加权线性拟合得到服装热阻、预测平均热感觉(PMV)、实际平均热感觉(MTS)与室内操作温度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服装热阻与室内操作温度负相关,每升高单位操作温度,服装热阻减少0.019 7 clo;PMV较MTS偏大,操作温度越高,两者相差越大,两者所对应的可接受温度范围分别为24.4℃~28.7℃和23.8℃~28.9℃;利用适应性PMV模型计算得出长沙地区夏季高校自然通风宿舍自适应系数为0.5,这与GB/T50785—2012《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中给出的规定值有较大出入;将男、女性调研数据分开研究,得到每升高单位操作温度,男、女性服装热阻分别减少0.028 8、0.016 4 clo,且男性比女性感觉更温暖;男、女性的热中性温度分别为26.3℃、26.7℃,可接受温度范围分别为23.8℃~28.7℃、24.2℃~29.2℃.本研究为高校宿舍热舒适与热适应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内蒙古包头市住宅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和人体热适应状况,从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入手,采用客观热环境参数测试结合现场主观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了361个有效样本,通过分析得出包头自然通风住宅夏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为23.8℃~26.9℃,居民夏季中性温度为24.9℃,期望温度为24.6℃.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分析了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夏季的热适应状况.本文研究成果为今后严寒地区自然通风建筑的热环境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并为热适应实地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商场冬季热舒适的实测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人员行为特点对于热舒适感的综合影响,根据建筑物内人员行为的变化,实现对建筑物室内热环境参数的动态优化和调节,在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同时,对实现建筑节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选取沈阳市3座全年采用中央空调的商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商场内热环境的人体热感觉,吹风感觉及热舒适感觉进行了研究,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沈阳市商场冬季室内的设计参数,得出了沈阳市商场室内的中性温度为18 5℃,舒适范围为16 6~21 3℃;并就此分析了性别、年龄等人员行为因素对热舒适的影响.女性比男性的中性温度高1 4℃;40岁以上的人比40岁以下的中性温度低0 6℃.  相似文献   

11.
重庆夏季教室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重庆地区高校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室室内热环境.利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描述了教室室内热环境状况,得出了该环境下学生可接受的热环境范围,分析了预测热感觉与实测热感觉的差异以及风速对热感觉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乡域4所典型中小学校10间教室冬季室内温湿度、风速、黑球温度等热环境参数进行现场测试,同时对420余名青少年学生的衣着情况、热感觉评价等进行了主观问卷调查。对测试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实测和预测热中性温度分别为13.8和14.5℃,热期望温度为16.2℃,90%的学生感到满意的舒适温度范围为15.8~18.7℃。在当地寒冷的气候条件、学生衣着习惯、心理期望及生理特性等因素影响下,中小学生形成了对偏冷环境的适应性,提出可利用适应性PMV模型(aPMV)对中小学生平均热感觉进行准确预测。可为乡域中小学教室冬季热环境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建筑热环境的图表简明设计方法;城市微气候环境的分析、室内热环境的预测,以及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激光熔覆加工中形成的涂层、结合区、基体这一多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差异所导致的热应力及热应变,并建立了该种层结构的数学和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高寒地区墙体的热工性能,并提出可能实施的墙体保温构造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非均匀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均匀环境热舒适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从非均匀环境下的局部热感觉、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生理参数用于热舒适分析与评价、非均匀热环境热舒适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对非均匀环境的热舒适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具有冷辐射的不均匀环境中人体局部和全身热感觉与热舒适、热可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对20名受试者进行两种具有冷辐射工况和一种均匀工况的热反应实验,通过对受试者的局部和全身热感觉与热舒适、全身热可接受度的主观调查,分析冷辐射不均匀环境中人体热反应,研究不同部位热感觉对全身热感觉的影响权重、全身热感觉与整体热可接受度、全身热舒适与整体热可接受度的关系.建立了具有外窗、外墙冷辐射和电加热器采暖的不均匀环境中考虑局部热感觉影响权重的人体热感觉评价模型,以及用部位间热感觉之差的最大值评价热可接受度的模型.结果表明:热可接受度与全身热感觉不相关,而与全身热舒适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空间热环境是影响人们热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夏热冬冷气候城市公共空间的热环境在一年内会发生很大变化。在长沙市内选择3个典型公共空间(街道、公园和广场)进行长期热环境参数实测实验。通过对不同季节3个实测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4个重要热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获得夏热冬冷气候城市公共空间的全年热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气候决定了城市热环境的基本特征,而城市物理结构是引起室外局部热环境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受植物(乔木)和水体(湘江)的影响,沿江街道在全年大部分时间中空气温度显著较低,相对湿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广场温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强。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外载条件下接触热阻的基本计算公式,然后用有限元法对立柱与主轴箱结构的接触变形进行了计算,并用实验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为精密机术的设计,热控制和补偿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