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大麻纤维的表观形态、孔径及结晶度测试,分析液氨处理前后大麻纤维的结构变化.测试发现:经液氨处理后,大麻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无序区增加;纵向表面条痕和裂痕减小或消失,表面变得光滑;纤维孔径分布发生变化,微孔及大孔径数量减少.液氨处理前后麻纤维结构变化导致其性能发生变化.采用直接染料对液氨处理前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对比染色结果发现,处理后的织物上染百分率低于未处理织物,大分子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不及小分子染料;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时,中温及高温型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较好;低温型染料不宜用于大麻纤维染色,经液氨处理后织物的固色率及K/S值有所改善.液氨处理后的大麻织物,吸水性和保水性减弱,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导湿性和散湿干燥性.  相似文献   

2.
织物的透湿性及液态水传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制的湿传递测试装置对织物的湿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人体服装穿着的环境状态,在相同湿度、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分形涤纶、普通涤纶、分形混纺织物(纯毛和毛65/35比例)的透湿速率;用垂直芯吸实验测定了分形涤纶、普通涤纶、棉布、分形/粘胶织物的液态水传递速率;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分形涤纶都具有较好的透湿能力,在高温环境下,分形涤纶优势稍明显;分形涤纶芯吸能力较棉布稍好,具有较好的导湿、排汗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Coolmax与棉混纺织物的吸湿速干性问题,设计并试织了 9种试样,探讨了织物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蒸发速率和透湿量的变化规律,采用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法分析了织物的吸湿速干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除芯吸高度外,织物的吸湿速干性总体随混纺纱中Coolmax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混纺纱中Coolmax纤维含...  相似文献   

4.
液态水在织物中传递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织物液态湿性性能,结果表明液态水在织物中传递,其主要驱动力是毛细作用。毛细作用力受纤维表面湿润状态、纤维毛细结构、水分的性质的影响;织物的容水力主要受织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微多孔结构的改性聚酯纤维制品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微多孔吸湿排汗聚酯纱和竹炭吸湿排汗聚酯纱与棉纱的交织产品,测试比较所开发产品与纯棉制品的折皱回复性、悬垂性、湿传递性能和染色特征。结果显示:棉/吸排交织织物和棉/竹炭吸排交织织物具有优异的悬垂性和抗折皱性能,液态水的扩散能力增强,特别是沿经向织物的芯吸初始速率较大,含竹炭纤维的织物染色会呈现较多的蓝光。  相似文献   

6.
将实验用织物进行了亲水性和拒水性整理,使用织物微气候仪,利用汽态湿传递和液态湿传递方法研究了织物表面性能对其湿传递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织和的水汽湿传递性能和织物表面性能无关,而织物液态湿传递性能却主要决定于织物的表面性能。在织物液态湿传递过程中,影响其传递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织物的芯吸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垂直芯吸法和图像处理技术,介绍了一种织物液态水传递性能的自动检测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检测装置得到的检测结果与传统检测结果偏差较小,测试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能较好地表征织物液态水传递特征;采用可调LED光源的织物湿传递自动检测装置适合浅色以及深色织物液态水传递性能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Coolplus/棉混纺纱、Coolplus长丝与棉纱交织,开发了单层和二重两个系列的吸湿快干织物,并对织物进行了芯吸、透湿率和散湿性测试。结果表明:加入Coolplus纤维后织物芯吸效果明显提高,加入Coolplus短纤纱效果优于长丝;单层织物中加入Coolplus长丝后透湿率高于短纤,二重织物中Coolplus短纤纱或长丝作为里纬时透湿率好于表纬;加入Coolplus短纤纱或长丝后织物散湿性提高,二重织物中Coolplus短纤纱或长丝作为表纬时散湿性好于里纬,加入Coolplus长丝后散湿性好于短纤纱。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阻燃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的力学性能、舒适性能和燃烧性能.选用阻燃黏胶、阻燃腈纶和棉纤维,分别织制了3种不同混纺比的针织物,测试分析了织物的顶破、耐磨、保温、透气、透湿、导湿、吸放湿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纤维含量对织物顶破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影响不大,棉纤维含量的增加使织物的耐磨性、保温性、透湿性、导湿性和阻燃性下降,吸放湿回潮率升高.因此,混纺比对阻燃黏胶/阻燃腈纶/棉混纺针织物主要性能的影响显著,可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适当的产品类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Coolplus纤维和竹纤维纱交织的方法开发出5种双面针织面料,通过对5种试样进行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透湿量、蒸发时间的测试分析得出,织物厚度、密度以及织物中Coolplus与竹纤维的含量比会影响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综合分析测试结果得出,针织面料罗纹织物、罗纹空气层织物、涤盖棉织物和双面集圈织物都属于吸湿快干织物,凡罗纹空气层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不同原料组分复合双罗纹针织物的透气性和热湿传递性,探讨了影响透气性和热湿传递性能的因素,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织物参数与透气性以及透气性与热湿传递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织物原料与热湿传递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织物的热湿传递能力随棉纤维质量含量增加或涤纶质量含量减少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剪切效应对纤维增强材料渗透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Liquid Composites Molding,LCM)预成型体铺料过程中,由于模腔的几何形状复杂性及纤维织物固有的铺敷特性,纤维增强材料通常发生剪切变形,引起织物局部渗透率变化。采用径向流动法研究了不同剪切角度下编织纤维毡的面内渗透特性,建立了理论预测模型,对主渗透率比和主轴方向2个关键参数与剪切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剪切角的增加,主轴的变化角度上升,而主渗透率比随剪切角的增加而减小,并且这2个关键参数的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同支数,相同原料的环锭纱和转杯纱进行针织编织,分析它们的透气性能,研究了1+1罗纹、2+2罗纹、罗纹半空气层3种常用罗纹组织织物在不同弯纱深度时织物透气性能的变化情况,同时对2种纱线织物的透气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随着穹纱深度的增加,3种组织织物的透气性能都逐渐增大,相同弯纱深度时,1+1罗纹织物透气性最好,2+2罗纹织物透气性最差,转杯纱编织的3种罗纹组织织物的透气性能在相同弯纱深度和相同组织下比环锭纱的针织物要好.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4种不同组织的第13结构相的聚乳酸织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相同结构相的不同织物组织结构,当交织次数越多,浮长越短时,抗起毛起球性能越好,但其他服用性能。如透气性、悬垂性、耐褶皱性、渗水性、光泽性则越差.  相似文献   

15.
以7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针织保暖内衣面料为对象研究其热湿舒适性,测试其保暖性、透气性和透湿性等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料的纤维品种、组织结构、厚度、克质量等是影响面料的热湿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其中面料的纤维品种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根据麻赛尔纱线的特点,利用其与涤纶交织开发针织面料,对麻赛尔/涤纶交织针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水洗尺寸变化、起毛起球性、硬挺度以及顶破强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对3种试样的服用性能作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麻赛尔与涤纶合理地进行交织时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苎麻织物经液氨处理、树脂整理后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探讨了其变化规律,还对苎麻织物的液氨处理及其树脂整理进行了工艺条件的优化和选择。  相似文献   

18.
选用6种不同成分比的竹浆/丝光羊毛混纺织物,毛/竹比例为30/70、40/60、50/50、54/46、60/40、70/30。对其进行成分比与热湿舒适性关系探究,最终得到织物最优成分比。分别对织物进行了透气性、透湿性和热阻测试,结果表明:丝光羊毛含量越多,织物的透气性越差,透湿性和导热性呈增加趋势。通过综合评估得出,当丝光羊毛含量在45%~50%时,该混纺织物具有最优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蒸发法和热板法测试了各类薄型织物的透湿性能,从理论和实验论证了热板法代替蒸发法进行织物透湿性测试的可行性,并为研制热板法透湿测试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国产YG461型织物透气仪的测试原理,并在中压条件下对不同透气量织物的透气性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同时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给出了两室压差及透气量的数值对应形式的查数表供测试者使用,并对不同层数织物的透气量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