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工废水处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采用电石渣和粉煤灰处理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工废水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电石渣用量、搅拌反应时间、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确定了粉煤灰的吸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石渣混凝沉淀--粉煤灰过滤工艺处理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废水,处理后氟,磷及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该方法不仅除氟除磷效果好,而且是以废治废,因此,是同时除氟除磷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短程反硝化除磷是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完成缺氧吸磷的一种新型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对低碳源污水有着强力的脱氮除磷效果.文中介绍了短程反硝化除磷的原理,综述了进水碳源、亚硝酸盐、游离亚硝酸、温度、p H和运行方式等几种因素对短程反硝化除磷的影响,认为在短程反硝化除磷工艺中进水碳源和温度的影响与普通的强化除磷相似、污泥的驯化能够有效提高对亚硝酸盐毒害的耐性、双污泥连续式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差,并对短程反硝化除磷的工程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对污水处理后磷含量控制标准日趋严格。国内船企设置厂级污水处理站以降低污水的CODcr、BOD5为主,也有部分优先考虑脱氮,但同时实现脱氮除磷的几乎没有,因此在今后新建或改扩建船企工程中,都要考虑除磷,以控制出水中总磷浓度,限制磷的超量排放。这里就常用船企污水生物和化学除磷方法的机理、影响因素及相应工艺以及两种方法的优劣点,结合实际作一介绍,以供确定合适的除磷处理工艺参考。一、除磷技术除磷工艺即利用磷的循环转化过程,利用细胞合成,将磷吸收到污泥细胞中或使污水中的磷转化为不溶性  相似文献   

4.
某市D污水处理厂设计时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标准,无法达到现行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对脱氮除磷的要求,且进水具有明显的低C/N特征,为此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新建生物选择池、厌氧池和缺氧池,结合原有的卡罗塞尔氧化沟组成A-A2O工艺,生物选择池可以消除硝化液对厌氧除磷的不利影响,提高后续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水质能稳定达标,该工程可以为老厂脱氮除磷工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SBR法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BR法脱氮除磷受多种因素影响,现就其主要制约因素(如有机负荷、DO、pH等)进行综述.同时阐述了DO、ORP、pH优化控制SBR法脱氮除磷的策略,在实现脱氮除磷的同时,实现节能减耗.以便为今后在工程应用中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及减少成本提供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和A^2/O工艺流程,并对该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Z^2/O工艺流程的改进措施。对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设计与运转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化学法处理含磷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不产剩余污泥的污水处理技术或经一般生物法处理后的水,其残余磷含量很难达到国家污水排放要求。为此,选用AlCl3为化学药剂,对人工配制的含磷废水(KH2P04)进行了化学除磷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除磷条件,在铝磷摩尔比(mol(Al/P))为3左右时,对含磷废水的去除效果最好。上述条件用于实际废水的处理时,可使废水中残余磷的浓度降低到很低的水平,总磷(T-P)〈1mg/L,达到国家城市污水一级排放标准。与此同时该法为含磷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开发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二级生化出水为对象,采用4种常规除磷剂开展了化学法深度除磷和投药量经验系数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eCl3在pH为7.5、投加量为6.5 mg/L条件下,Al2(SO4)3在pH为6、投加量为3.75 mg/L条件下,可使出水总磷小于0.5 mg/L,且处理费用低廉,是生化出水深度除磷的适宜药剂.FeCl3在除磷的同时,对COD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作为总磷和COD均超标的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的有效途径.投药量经验系数法可根据原水和出水的磷质量浓度,估算出除磷剂投加量,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为碳源时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葡萄糖为主要碳源时,污泥龄、pH值、温度和厌氧搅拌对SBR生物除磷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并与碳源为乙酸钠和汽车涂装废水时的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泥龄缩短,除磷效率明显提高;生物除磷的最佳pH为6.5~7.5;污水的水温对除磷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厌氧搅拌对厌氧释磷有促进作用.以汽车涂装废水作为碳源的除磷系统除磷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亚硝酸盐氮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评价亚硝酸盐氮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采用两个SBR系统,模拟厌氧/好氧及厌氧/缺氧(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除磷系统,分别考察亚硝酸氮对二者的影响.结果显示:亚硝酸盐氮对好氧除磷系统的影响远大于缺氧除磷系统,亚硝酸盐氮对好氧和缺氧除磷在每克挥发性悬浮固体加入0.88和6.72 mgNO 2--N时会对生物活性产生抑制.同时发现在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基础上采用逐渐增加亚硝酸氮质量浓度的方法驯化聚磷污泥,可以增加污泥对亚硝酸盐氮的适应性,并最终可以选择亚硝酸氮作为唯一电子受体吸磷,但其除磷效率低于以氧和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的除磷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污水处理厂科学运行管理水平和出水质量,通过对北京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的沿程采样分析,研究A/A/O工艺运行过程中磷的迁移途径、除磷效率与工艺运行控制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污水处理系统内部磷平衡核算.结果表明,A/A/O工艺缺氧段存在明显的反硝化聚磷作用,其吸磷量超过好氧段的,回流硝化液中硝酸盐质量浓度对反硝...  相似文献   

12.
DO对除磷过程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溶解氧(DO)对除磷过程的长期影响,采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通过设置好氧阶段DO的不同(5.5~7.0 mg/L和0.5~1.5 mg/L),系统地考察长期运行在这两种DO水平下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除磷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在pH 7.2~7.6,温度(23±0.5)℃时,高DO对放磷和吸磷两个阶段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其厌氧阶段的放磷量比低DO情况下要少43.08%.吸磷过程在好氧阶段初始30 min内进行得最快,该期间内高低DO污泥的最大比吸磷速率分别为6.27和11.45 mg.g-1.h-1,前者比后者少45.24%.分析认为,过度曝气导致的聚磷菌体内聚β羟基丁酸盐(PHB)的不足和过多的进水碳源被用作反硝化,是本试验高DO状态下除磷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高DO在抑制丝状菌膨胀方面并不比低DO占有明显的优势,污泥除磷性能的改善往往伴随着污泥沉降性的好转.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要原料,经反应釜高温蒸汽养护制备出多孔水泥石合成滤料。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工艺组合条件为水固比 0.25,成孔剂/水泥=0.3,反应釜内蒸养恒温温度为180 ℃,恒温时间为4 h。采用最优条件制备的多孔水泥石合成滤料进行污水除磷试验,考察了pH值、投加量及初始磷浓度对多孔水泥石合成滤料除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实验条件下,滤料对浓度5~10 mg·L -1的含磷废水的去除率都在95.3%以上,最高达99.8%;废水浓度为50 mg·L -1,pH在中性条件下,每100 mL投加2.5 g滤料,磷去除率最高达89.6%。由吸附动力学过程分析可知,该滤料除磷吸附速率特性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且吸附速率由颗粒内部扩散速率控制。  相似文献   

14.
强化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脱氮除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强化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进行废水处理,实验考察了各阶段运行时间、碳氮比等对化学需氧量、氮磷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强化SBR工艺最佳运行方式为:进水搅拌1 h,曝气5 h,停曝搅拌2 h,沉淀2 h,一个工艺周期为10 h,碳氮比为18.当进水总磷为10 mg/L-1,氨氮为100 mg/L-1时,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85%及78%;与普通SBR工艺相比,强化SBR工艺的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提高约13%及12%.结果表明,强化SBR工艺在进水搅拌阶段使磷得到了充分释放;在停曝搅拌阶段混合液得到了充分的反硝化,提高了脱氮效果,同时由于抑制了聚磷菌释放磷而提高了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5.
The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B-PR) process is an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technology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fromwastewater, where the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 isthe key functional organism[1].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c…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低温污水脱氮除磷途径并了解碳源对A2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程度,采用单独的乙酸钠、丙酸钠及其混合物对A2O工艺处理低温污水时厌氧释磷与缺氧反硝化吸磷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0~12℃、HRT为8 h、污泥回流比为50%和硝化液回流比为150%~250%的条件下,不同碳源时厌氧释磷与缺氧吸磷速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Potassium and phosphate were extracted at low temperature by acid hydrolysis process to decompose a new type of associated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solution rate were investigated, such as grinding fineness, the amount of sulfuric acid and fluoride salt, 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etc. Meanwhil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of soluble potassium and phosphate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eaction products and residue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SEM) analysis and other mea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solution rates of potassium and phosphorus were 70wt% and 93.7wt%, respectivel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 grain size of 95.64wt% lessthan 0.074 mm, 9.78 g·g~(-1) sulfuric acid, 0.5 g·g~(-1) ammonium fluoride, 160 ℃ and a reaction time of 2h. The thermodynamic and 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was revealed that the primary reaction could be completed spontaneously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298-433 K. The increas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ion exchange reaction, which was more conducive to the spontaneous process. The research will open up a new way for efficient use of potassium ore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8.
SBR反应器聚磷菌筛选及其聚磷效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SBR系统启动期驯化污泥中筛选得到聚磷效果较好的4株功能菌株Q16、Q19、Q191、Q192.找到一种分离聚磷菌效果较佳的方法——稀释混合法.通过形态特征及24项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其到属.分析研究以上菌株的聚磷效果、生理生化特性(PHB颗粒及异染颗粒染色、硝酸盐还原试验),4株菌中Q191还具有一定反硝化功能.测定Q16、Q191的24h多维生长曲线,了解生物量、培养液含磷量、pH值的动态变化,从多角度考察其吸磷放磷的全过程.研究pH对Q16、Q191作用的影响,发现其pH耐受范围为pH=6.0~10.0,适宜生长的pH和吸磷反应的最佳pH为中性微碱.对Q16、Q19、Q191、Q192进行复配,菌株间的复配并未能提高吸磷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针对A2/O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A2/O + MBBR) 双污泥系统,考察启动过程的污泥特性和反硝化除磷特性,建立系统的快速启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启动过程21 d完成,污泥结构稳定且具有较好的污泥沉降性和生物活性;SVI值在95 mL/gMLSS以下,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占聚磷菌(PAOs)的百分比从接种污泥时的10.87%增加到25.46%。在平均进水C/N为3.44的运行条件下,A2/O + MBBR系统可实现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同步高效去除,稳定运行阶段出水COD、NH4+-N、TN和PO43--P浓度分别为38.5,1.15,14.2,0.15 mg/L,COD、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为82.23%,74.72%和96.80%。DO、pH和ORP等实时控制参数的联合调控有利于促进系统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