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接触面等应力增量比路径单剪试验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等应力增量比路径下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进行高塑性粘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等应力增量比路径单剪试验,获得不同应力路径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高塑性粘土能够较好地适应大变形,接触面剪应力与切向应变关系呈剪切硬化型曲线,法向剪胀不明显;接触面剪切强度与应力路径无关,应力应变关系与应力路径密切相关;初始法向应力一定,应力增量比越小,剪应力增长越快,对应的破坏剪应力也越高;无剪胀发生情况下,法向应变与法向应力关系曲线与单向压缩试验具有一致性;应力比与切向应变呈良好的双曲线关系。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广义位势理论,将土与结构接触面问题看着应力空间上的二维数学问题,采用塑性状态方程代替传统的屈服面,建立了双重势面接触面弹塑性模型。模型能够反映应力路径、初始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具有一般性,参数能够通过试验完全确定,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有限元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填埋场内垃圾土体存在多种应力状态(如压缩、拉伸、加载和卸载等),常规三轴试验和直剪试验难以全面进行模拟。为此,利用GDS三轴仪针对垃圾土重塑样开展9种不同应力路径下的三轴试验,深入研究分析应力路径对垃圾土应力-应变特性和屈服特性的影响,提出描述垃圾土应力-应变关系统一的数学模型,并得到p-q应力空间上垃圾土的屈服轨迹。通过与砂土进行比较,揭示应力路径对垃圾土中纤维材料加筋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σ3≥0的压缩路径,垃圾土的应力关系曲线上翘,没有任何出现峰值或趋于渐近值的迹象,纤维材料起到的加筋作用最显著;对于σ3<0的压缩路径,垃圾土的偏应力随轴向应变增加而增大,并逐渐趋于某定值,纤维材料起到的加筋作用较弱;对于Δq<0的伸长路径,垃圾土与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近乎一致,纤维材料几乎不产生加筋作用。垃圾土中纤维材料的加筋作用与应力路径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全面深入理解垃圾土的力学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PVC纤维土三轴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轴仪对PVC纤维土在固结不排水的条件下,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探讨在不同长度或掺量组合下该纤维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分析影响纤维土应力-应变关系及其抗剪强度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纤维土的抗剪强度较没有掺加纤维的素土有提高,说明纤维对土体存在补强的作用;同时,试验得出粘聚力是影响纤维土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坑开挖过程中软土性状若干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基坑工程中主动区和被动区土体的应力路径、应力状态、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讨论,几个模糊概念得到澄清.研究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无论主动区还是被动区都处于卸荷状态;土体抗剪强度在不同区域、不同加载阶段是不同的.在同一固结压力下,不排水抗剪强度是卸荷抗剪强度的2倍.在模拟基坑工程应力路径的三轴室内试验研究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孔隙水压力公式.根据常规三轴试验得到的抗剪强度和孔隙水压力系数变化规律可确定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土体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灰+粉煤灰和高分子材料SH固土剂改性固化滨海盐渍土,以满足作为路堤填料强度和抗变形的要求.在对不同配合比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选择两种固化方法进行固化土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浸水前后固化土的抗剪强度变化及偏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与单一无机固化材料的固化土相比,掺加SH固土荆的固化土的黏聚力大幅增加,内摩擦角变化相对较小;固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型,试样呈脆性破坏.两种固化方法均可增强土的抗剪强度、水稳性和抗变形能力,掺加SH固土剂的固化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深厚表土冻融土-混凝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力学特性,利用改进的DRS-1高压直残剪试验系统,开展系列高法向应力、升温条件下冻(融)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总结高应力作用下不同融化程度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基本特征.通过试验分别建立峰值前和考虑应变软化特征的高应力、升温条件下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经验方程,探讨接触面剪切应力极值和初始剪切模量随法向应力水平、融化程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融化程度的加深,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形态由具有应变软化特征逐渐转变为具有应变硬化特征;当接触面剪切应变较小时(峰值前),标准的双曲线模型对高应力、升温条件下冻(融)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仍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具有应变软化特征的全过程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可采用改进的双曲线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常规三轴仪,对粗粒土在饱和状态下进行了k_0固结试验,等应力比固结试验,以及等压固结下不同应力路径的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试验所用粗粒土,其静止侧压力系数k_0并不是常数,而是随应力的变化而变化。试验结果还表明,在相同固结条件下,试样沿不同应力路径剪切,不仅其峰值强度不同,而且其应力应变曲线特性,抗剪强度指标c、φ不同。  相似文献   

8.
深部重塑土高压应力路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取高压条件下应力路径对深部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高压试验方法研究了深部重塑土在K_0固结基础上4种典型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应变行为和强度特性.结果表明:三轴压缩路径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呈应变软化型,三轴拉伸路径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则由线性段和应变硬化段组成;三轴压缩路径下深部重塑土的屈服强度和屈服变形均大于三轴拉伸路径,而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好相反,且加荷条件下深部土抵抗破坏的能力高于卸荷条件.深部重塑土的室内高压试验应根据工程实际选取合理路径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引入黄泛区粉土作细集料,介绍一种新的路基填料:粉土基泡沫轻质土。为研究粉土基轻质土的压缩及剪切性能,进行了三轴试验,并考虑围压、湿密度和粉土掺量对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三轴试验下的粉土基轻质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符合典型的弹塑性模型,曲线整体上可分为线弹性段、弹塑性段及应力平台阶段;粉土基轻质土的破坏形态在低围压下符合典型的剪切破坏特性,但是当围压较高时多呈端部压碎破坏;围压的增大使得峰值应力增大,但粉土掺量的增大则会降低峰值应力,密度与峰值应力可以近似用指数函数模拟。通过摩尔-库伦强度准则研究粉土基轻质土的抗剪强度,结果显示,粉土基轻质土是一种抗剪性能良好的材料,其内摩擦角与黏聚力随密度提高很大,但是粉土的掺入会降低抗剪性能。基于试验数据,采用椭圆屈服面拟合粉土基轻质土的屈服点,建立了屈服面参数与湿密度与粉土掺量的经验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数值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反问题理论的岩土本构关系数值建模方法,对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数值建模进行了研究.根据三轴试验结果,利用神经网络反演法,获得了整个应力场(p,q)的应力应变关系,并进行可视化,绘出应力应变关系的三维曲面及相应的屈服轨迹.特别研究了3种应力路径对应力应变关系和屈服轨迹的影响.不同应力路径下获得的本构关系三维曲面和屈服轨迹直观地反映出应力路径对土本构关系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软土地基沉降模型的预测精度,将现有的Logistic模型和Von - Bertalanffy模型进行叠加,提出了L-V模型,并利用Origin拟合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将该模型应用到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并与Logistic模型和Von - Bertalanffy模型比较.结果表明L-V模型全过程沉降预测的拟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软土地基沉降模型的预测精度,将现有的Logistic模型和Von—Bertalanffy模型进行叠加,提出了L—V模型,并利用Origin拟合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将该模型应用到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并与Logistic模型和Von—Bertalanffy模型比较。结果表明L—v模型全过程沉降预测的拟合程度最高,达到0.9978;沉降后期L—V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1.512)小于Logistic模型(RMSE=2.930)和Von—Bertalanffy模型(RMSE=3.624)的均方根误差,其预测值更加接近观测值。  相似文献   

13.
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熔体的黏度曲线,稳态剪切和小振幅剪切实验数据符合Cox-Merz规则。应用几种黏度模型:幂律模型、Carreau模型、Cross模型、Vinogradov-Malkin以及Brieldis-Faitelson模型对PDMS的黏度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针对回归过程中出现负或零回归值和拟合曲线偏离实验曲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大小调节方法,即对模型中参数大小进行调节,达到各个参数数值大小相近,使得黏度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项目的任务,1989年由中石化总公司企管部下达,1990年在发展部立项,主要探讨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模式.研究是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特点对石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为依据,以国内外有关管理模式的理论为指导,从总结石化企业及其管理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探讨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前夕已形成的石化企业管理模式雏形,重点研究十几年来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及其对新管理模式的启示,围绕石化企业发展战略,论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模式的各主要侧面,提出总体管理框架,资源投入模式,产出营销模式,内部转换模式,它们又都是在产权组织模式基础上具体运行,最后用整体运行模式进行最终表述,作为2000年时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模式.本期所述是关于总体管理框架,产权组织模式和资源投入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NS模型、FI模型和VD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不同车辆的驾驶员具有其个性的驾驶方式和习惯,具体表现在不同的驾驶员采用适合于自己行车规则的交通流模型在道路上驾车行驶,从而分别对道路上不同车辆的驾驶员按NS模型和FI模型、NS模型和VDR模型、FI模型和VDR模型的混合驾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FI-VDR的混合模型更能反映道路畅通、车流增大及描述交通流的复杂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16.
微波超视距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距离的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蒸发波导环境中雷达对海面舰船日标的最远探测距离预报模型.现有雷达超视距探测距离预报模型的预报结果往往偏离实际雷达观测值,分析了现有预报模型的不足,提出利用高度上多个散射中心来描述海面舰船目标,通过引入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高度分布模型来对现有模型进行修正,并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证明修正后的预报模型的预报结果与观测值更接近,预报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和国外2个安全标准的分析基础上,针对类Linux系统中的3个安全部分,分别提出3个模型:身份安全识别模型、用户数据保护模型和安全审计模型.在身份安全识别中,通过1个五元组给出了识别模型;在用户数据保护模型中,提出了新的三层数据保护模型;而在安全审计模型中,则是将安全审计方法与系统内核相结合,生成新的更可靠的安全模型,并提出了新模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8.
煤气化过程中单颗粒吸收剂脱硫反应模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气化过程中吸收剂脱硫反应的气固反应模型进行了概述.气固反应模型大致可分为未反应缩核模型,晶粒模型、孔模型及逾渗模型等几种基本型式.未反应缩核模型结构比较简单,可以作为其它模型的基础和组成部分,晶粒模型应用较为广泛且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改进,孔模型侧重于颗粒内部孔隙特性对反应影响的分析,逾渗模型则基于孔模型将逾渗理论引入来描述脱硫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9.
The function of prosody model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naturalness of synthesized speech.Aimed at the difficulty in generating the pitch contour in prosody model,two pitch models namely corpus-based pitch model and pitch pattern model are deeply studied in this paper.Key problems in the corpus-based model are calculation of the distance and searching of the optimal path with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For the pitch pattern model,parameters such as pitch pattern,pitch average and pitch range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pitch contour,and six pitch patterns are presented.For the generation of pitch contour,the pitch pattern model is more flexible than the corpus-based model.Both of the two models are linked to the real TTS system,and the MOS results of synthesized Mandarin speech show that the pitch pattern model is better than the corpus-based pitch model.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大型管式加热炉内部流动、传热和传质情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石化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大型加热炉炉膛内部进行了数值模拟,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描述烟气湍流情况,非绝热的简化PDF燃烧模型计算了燃烧情况,离散坐标辐射传热模型对炉膛内辐射传热状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和工业运行数据吻合较好,模拟计算结果为大型加热炉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