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蜡状芽孢杆菌 (Bacilluscereus)S - 1菌株具有强烈的广谱抗真菌活性。本文作者报道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方法。该菌株的发酵液经酸化沉淀、有机溶剂萃取、SephadesG1 0 0和DEAE52纤维素层析等步骤后 ,所得样品经硅胶薄层层析显色为单点 ,表明抗菌物质得到纯化  相似文献   

2.
蕈状芽孢杆菌SH-1抗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芽孢杆菌SH-1,该菌株能够产生抑制多种细菌的活性物质,初步确定该菌株为蕈状芽孢杆菌.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蕈状芽孢杆菌SH-1菌株所产生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该菌株所产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最终确定蕈状芽孢杆菌SH-1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6℃,pH8,转速180r/min,接菌量体积分数4%,发酵时间24h.  相似文献   

3.
以从海参肠道中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HS-A38为目的菌株,分析了其生长特性、产酶特性、抑菌活性及其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能力。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36~38h时芽孢出芽率最高,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具有产生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能力。从该菌株的发酵后上清液中提取得到2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初步推断这2种物质为直链脂肽类抗菌物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异步培养法,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抗菌物质活性较强的菌株F69.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F69进行菌种鉴定.菌株F69在系统发育上属于芽孢杆菌属,它和地衣芽胞杆菌菌株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该菌株被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菌株F69可作为抗菌物质产生菌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三种性质相似的高粘性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结冷胶、韦兰胶为例,分析探讨了影响发酵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关键制约因素为物质传递效率。提出四点有效措施:(1)诱变筛选加快菌株生长速率;(2)基因工程手段改造菌株提高菌株代谢产胶能力及高粘度体系内物质吸收速率;(3)增加菌株细胞膜通透性,提高物质传递效率;(4)通过一定的措施在发酵生产时有效降低体系粘度但不影响产物性质,经纯化提取后产品流变学性质不变。  相似文献   

6.
获得了产生拮抗绿脓杆菌抗菌蛋白的菌株。从土壤样品中筛选拮抗绿脓杆菌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16S rDNA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分离菌发酵产物拮抗绿脓杆菌的活性,采用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分离发酵上清中的目标蛋白,测定了目标蛋白的蛋白酶敏感性、高温耐受性。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出的该株不动杆菌,从其发酵产物中纯化出的目标蛋白有拮抗绿脓杆菌的活性;该目标蛋白对蛋白酶K或高温敏感,处理后可降低或丧失抗绿脓杆菌的活性,该抗菌蛋白相对分子量约35 KD。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细菌固定CO2产生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洋好氧性专性化能自养的氢氧化细菌的高密度培养,细菌质量可达到18.84g/L,多糖物质含量可达细胞干重的30.26%,经分离,纯化定性,该多糖为菌体所积累的糖原物质。  相似文献   

8.
从专性海洋真菌中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Escherichia coli,Bacillus pumilus,Fusarium graminearum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指示菌,利用管碟法从10株专性海洋真菌中筛选抗菌活性菌株,获得1株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的菌株COF01,通过形态学与18SrDNA-ITS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产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为玉米粉20g/L、黄豆粉15g/L、NaCl 3g/L,海水配制,在此条件下,发酵液粗提物对Fusarium vasinfectum抑菌圈直径达到(43.79±2.82)mm  相似文献   

9.
以谷氮酸棒杆菌JSIM-20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得到了一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体U-12菌株,它能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在发酵液中积累一种紫外吸收物质.该紫外吸收物质经物理、化学分析鉴定,证明是乳清酸.对U-12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研究,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积累乳清酸最高达到8.6g/L。  相似文献   

10.
从猪肠道微生物中筛选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Vel-HNGD-F2对禾谷镰刀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有望用于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防治。为进一步提高菌株Vel-HNGD-F2的抗菌物质产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酸沉淀法对菌株Vel-HNGD-F2的脂肽类物质进行粗提并检测抑菌活性,研究粗提物的稳定性;用已知的5种编码脂肽类抗生素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分析;通过UPLC-Q-TOF-MS检测技术对脂肽粗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Vel-HNGD-F2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6.49℃、发酵液初始pH 7.14、接种量3.13%,预测发酵上清液抑菌率为58.71%,实际抑菌率为58.49%;粗提物对禾谷镰刀菌有抑菌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并对紫外照射不敏感;对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经NCBI的在线BLAST比对,表明该菌含有与bmyB、fenD、ituC、srfAA和bacA同源的基因,推测菌株Vel-HNGD-F2可能分泌这5种脂肽;UPLC-Q-TOF-MS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包含surfactin、iturin和bacillomycin的混合物。菌株V...  相似文献   

11.
从广西某含硫温泉中分离得到了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经分离纯化与初步培养后进行浸出低品位磷矿实验.其后,利用微波诱变的方式对该细菌进行了诱变育种研究.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得到的Att菌对磷矿矿样有一定的浸出能力,但效果不佳;微波辐照能有效引起At t菌发生突变,使其生长活性及产酸能力均发生改变,与此对应的是诱变后的Att菌菌株对磷矿矿样的浸出能力较原菌株有了明显的改变;在不同诱变时间下得到菌株的浸矿能力有所不同,其中诱变10s的菌株对磷矿的浸出率高于其它菌株,浸矿20d后浸出率达到32.74%,比原菌株的浸出率提高了42%.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脱氨酶菌株对丹参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使用筛选获得的ACC脱氨酶活性最强的丹参根际菌株对丹参毛状根进行诱导,并分析诱导前后毛状根生物量以及药用活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获得了ACC脱氨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为DS3T3,其酶活力达到0.3899U/mg,经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 sp.);丹参毛状根经该菌株诱导处理后,其干重与对照组相比增加16.22%,主要酚酸物质总量增加16.07%;对DS3T3进行进一步的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还具有固氮、产铁载体及产吲哚-3-乙酸和水杨酸等植物激素的能力。因此,该菌株可作为提高丹参产量以及品质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3.
从药用植物恒山黄芪的根、茎、叶中分离出49株内生真菌,经抗菌活性检测,筛选出1株具有高活性广谱抗菌的菌株AR08,经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菌株AR08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其抗菌谱表明,它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测试的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很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获得拉乌尔菌Raoultella sp.Pan22x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提高粗提物产量和活性.以Pan22x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对紫色杆菌12472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和粗提物质量为检测指标,对Raoultella sp.Pan22x菌株产抗菌物质培养所需的最基本培养基进行优化,并通过正交试验法对该菌株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配方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Raoultella sp.Pan22x菌株产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物质最优培养基是LB培养基,其配方为淀粉4%,酵母浸膏0.3%,蛋白胨4%,Na Cl 1%.最优发酵条件组合为温度30℃,p H 7.5,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时间96 h,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100 m L/250 m L.获得了拉乌尔菌Raoultella sp.Pan22x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提高了产物活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提纯绿磺隆标准物质的方法,及纯化产品的定值以及绿磺隆的定性鉴定。用该方法纯化的绿磺隆标样与国外进口标样纯度相近,能够作为商检以及残留分析用的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兔粪诱导法和酵母划线法,从淮安市采集的10份土壤样品中筛选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的粘细菌,并分离纯化。通过观察所筛选到菌株的营养细胞、粘孢子、子实体和菌落形态等特征,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归属。共分离到13株粘细菌,经鉴定为粘球菌属、原囊菌属、孢囊杆菌属、多囊菌属和标桩菌属5个属。采用牛津杯法,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黑曲霉和酵母菌作为指示菌进行抗菌试验,13株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高效产表面活性剂菌株(Lz2~1)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24份含油土壤和水等样品中,经富集培养、摇瓶培养和排油活性测定等方法筛选出一株能以原油为碳源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菌株Lz2—1;该菌株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由72mN/m降到28mN/m,且发酵液具有较好的乳化活性;经生理生化16SrDNA及生理生化实验确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提取其代谢产物经薄层层析及红外色谱分析显示,主要的表面活性剂类物质为鼠李糖脂类,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0.63047g/L。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物质是Lz2—1菌株在微生物采油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出芽短梗霉产色素能力弱化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出芽短梗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与黑色素相似的黑色物质,并且这种物质会牢固地粘附在短梗霉多糖上,对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 B-1菌株进行^60Co诱变,获是了一株产色素能力缺失型菌株Co3,其菌落和发酵液颜色为白色或淡绿色,红外光谱和磁核共振图谱表明该菌株的产物与标准短梗霉多糖样品有相同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铜绿微囊藻为溶解对象,从巢湖中分离到1株溶藻菌H2。探讨了菌株H2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方式,菌株H2胞外活性物质的溶藻特性。结果表明,菌株H2是间接溶藻。溶藻菌起溶藻作用的胞外分泌液中活性物质主要为分子量小于3.5k D的物质,并且活性物质是混合物质;菌株胞外分泌液经乙醇沉淀后,上清液部分的溶藻率大于沉淀部分,为52.50%;胞外分泌液经不同温度和酸碱度处理后,在25℃、p H=12.0时,活性较强,溶藻率分别为98.0%和97.1%;胞外分泌液中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0.
从陕西茯茶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金花菌",以冠突散囊菌标准菌株为对比,提取7株菌的DNA,以真菌通用引物ITS1及ITS4扩增提取得到的基因,PCR产物经凝胶电泳纯化后进行基因测序,并对测定的ITS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6株菌与标准菌株ITS区域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根据ITS序列,分离纯化的6株菌可能为针刺曲霉(Aspergillus spiculosus)、阿姆斯特丹曲霉(Aspergillus amstelodami)、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