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城市信息化、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规划,从两方面进行了探讨:(1)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指导观念:提出区域网络的空间观、城市增长的生态观、经济发展信息化的支撑观、社会整合的人文观、社会-经济-空间复合的系统观、时空持续的发展观等适宜信息化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理念;(2)可持续的城市规划编制:强调规划编制内容的调整以契合信息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对其物质空间规划内容的扩展、空间结构规划网络化特征的体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城市交通规划的可持续等,以期探求信息化时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发展和构建低碳森林城市不仅是我国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和影响力的强有力的措施,也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升空气质量、涵养水源、缓解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城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城市森林学等理论,以“低碳泉城、森林城市”作为森林城市建设指导理念,总结了济南市低碳森林城市规划的原则;构建了“一核两环、三廊四轴、多点棋布”的济南市低碳森林城市规划方案;提出了济南市低碳森林城市规划的建设对策,以期为济南低碳森林城市规划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绿当量”的济南绿地生态补偿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改善维持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城市绿地生态补偿能力定量化的研究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规划及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济南市为例,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应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理论,基于碳氧平衡原理,采用“绿当量”方法,对济南市生态绿地系统生态补偿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化提出了济南市各行政区加强生态补偿能力的绿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运用生态学的原则与方法。需要进行城市内部空间的生态研究与调查。运用GIS与城市生态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着眼于城市内部空间(中观空间层次),将城市内部划分为许多生态单元,探讨了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通过控制各个生态单元,进而达到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调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不仅是减少碳排放、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更成为当代城市建设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低碳生态规划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陈家镇低碳国际生态社区、虹桥商务区为例,阐述了上海近几年在低碳生态规划方面的实践进展,从规划目标、设计理念、低碳生态控制性指标、规划布局、城市设计、管理体系与机制等方面总结了上海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经验,进而对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互相作用产生的结果。以滁州市为实验对象,利用ENVI软件和ArcGIS软件对滁州市近23a的Landsat影像数据进行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提取,并通过扩展速率、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对主城区进行量化表达,最后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驱动力分析。研究表明:1)随着时间推移,滁州市主城区的空间形态从没有明确主体团块的散点型形态逐渐演变成组团型形态;2)各指标量化结构显示,滁州市主城区在2010年后扩展速度明显增强,其轮廓开始纵向相接、横向扩展,形态趋于复杂;3)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受人口、经济、地理位置及政府规划的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大量山体空间被侵占,导致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被破坏。从山体与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之间的关系分析出发, 提出相敬如宾、模糊的不和谐、激烈冲突、协同融合4 种关系模式。采用历史形态学方法, 在梳理、评价桂林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山体空间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桂林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划对策。规划战略定位方面: 宏观层面, 山体构成桂林城市森林体系, 与城市空间构建关系和谐、永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共同体; 中观层面, 山体构成城市空间扩展的增长边界; 微观层面,山体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构建桂林城市园林体系;在规划技术方面,制定划分山体本体线、缓冲区界线的科学标准及山体周边城市空间的开发强度、功能类型、生态容量等刚性标准与建设引导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城市文化本身入手,通过影响规划决策者的社会观而影响城市规划布局;通过影响规划师的价值观进而干预城市规划;通过影响公众个体的人生观间接对规划产生影响;制约规划决策制度而影响城市规划这4个方面,阐述了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城市绿地固碳释氧能力的研究是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RS与GIS技术为支撑,运用生物量法对城市绿地系统固碳、释氧能力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济南市中心城区碳氧平衡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中心城区绿地斑块数量多、面积大小不一、绿地破碎度高、结构规划不合理;城市绿地面积小、绿地率低、固碳释氧能力不足;中心城区CO2释放量为66.86万t,氧气消耗量为49.35万t,释碳耗氧量大;碳平衡系数为6.96,氧平衡系数为6.48,固碳释氧能力达不到城市碳氧平衡需求,碳氧平衡失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对城市规划的城市规模、系统观点及绿色空间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为保证正确实现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必须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科学的认识,生态思想应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巢湖富煌工业园区建设为例,采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通过对园区建设前的生态调查和规划方案分析,对园区的生态质量及变化趋势做出评价与预测,为此类项目的生态评价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城市生态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对城市生态化的及时评价既有利于生态城市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为生态城市发展提供管理机制和对策。根据苏州市城市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基于自然、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建城市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采用熵权确立客观权重,对苏州市2009—2011年城市生态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生态园区的建设促使苏州城市生态化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3.
灰色系统理论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渭南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对渭南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作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定量的分析了产业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论证了渭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合理性.由此为区域规划中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园区规划的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高科技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当代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生态智城”的概念,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生态化的园区、高智力密集的场所和有活力的城市中心,认为“生态智城”可以作为未来城市的一种新的形态,阐释了交融、集成、互连、叠加和演变等“生态智城”的形成机理,最后,以武汉科技新城启动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作为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 GIS 等技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集合的方法对常州市区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将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叠置,对常州市区进行生态分区,提出各生态分区空间管制措施并进行空间格局优化,为常州城市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直接指导。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首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规划,保障区域性的生态质量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基于此,本文构建了生态质量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建立鄱阳湖经济区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模型,对区域内的九个地级市的生态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该区域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资源型重工业城市生态压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公共因子和权重。采用抚顺市2000-2009年生态压力指标数据,分析和评价了该市在此期间的生态压力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抚顺市的生态压力从2000年的-1.089增长到2009年的1.363,城市生态压力整体呈增大趋势,尤其是2006年以后,生态压力接近线性增长;人口密度、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化肥施用量是影响城市生态压力指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东营市绿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成分,也是城市生命力和健康水平的直接体现,对绿化生态安全的评价,能够客观的反应出城市生态系统生命组织的健康状况,可为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特尔菲专家评价法,遵循了科学准确、系统规范、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原则,从绿化及植被指标、对有害生物抗性指标、立地土壤指标、环境条件指标、生态效益指标五个大的方面的建立了东营市绿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东营市绿化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判与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市绿化生态安全等级处于Ⅳ级。  相似文献   

19.
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载体。将工业园区内五大类用地作为研究低碳规划的对象,分别建立公式计算各类用地的碳排放量,再综合得出工业园区碳排放计量分析系统,对低碳工业园区规划进行测度控制,从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合理科学规划工业园区用地结构、促进工业园区产业链的形成、提高绿地碳汇等方面,提出减少工业园区碳排放的建设目标,建立低碳工业园区规划的评价指标及碳排放计量分析系统框架,探究实现工业园区低碳规划的方法和路径,为建设低碳工业园区提供规划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生态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回顾了生态城市提出的背景,总结出生态城市的内涵为和谐性与发展性,并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生活的理想的城市模式,是城市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最后从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开展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