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型高墩渡槽横向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次数:6
|
|
|
|
|
李遇春 朱暾《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年第32卷第3期
|
|
将高墩渡槽简化为高墩矩形水箱耦联系统,应用流体线性势流理论及Hamilton原理导得耦联系统的运动方程。运用Laplace变换及其数值逆变换技术分析了耦联系统的地震反应,计算表明,地震作用会对墩体底部产生很大的附加动弯矩。
|
2.
|
大型高墩渡槽的横向动力特性分析
|
|
|
|
|
李遇春 朱暾 乐运国 王政权《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1998年第4期
|
|
将高墩渡槽简化为一高墩矩形水箱耦联系统,采用解析法分析了该系统的横向自由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耦联系统的频率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流体振荡频率”,反映了水体的晃动;另一类为“结构振荡频率”,反映了结构的固有运动.(2)墩顶集中质量显著地影响“结构振荡频率”及“结构振荡振型”.
|
3.
|
大型高墩渡槽的横向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次数:4
|
|
|
|
|
李遇春 朱暾《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8年第31卷第4期
|
|
将高墩渡槽简化为一高墩矩形水箱耦系统,采用解析法分析了该系统的横向自由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耦联系统的频率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流体振荡频率”,反映了水体的晃动;另一类为“结构振荡频率”,反映了结构的固有运动。(2)墩顶集中质量地影响“结构振荡频率”及“结构振荡振型”。
|
4.
|
Housner模型在渡槽抗震计算中的适用性 被引次数:13
|
|
|
|
|
刘云贺 胡宝柱 闫建文 王克成《水利学报》,2002年第33卷第9期
|
|
重点研究了Housner水体简化模型在渡槽抗震领域的适用性,分别采用Housner水体简化模型和作者建立的流体固体动力耦合水体统一模型进行了实际渡槽的地震反应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Housner模型与后者相比,特别是柔性墩体结构反应结果偏小,差异比较明显。
|
5.
|
地震作用下大型渡槽结构输水功能可靠性分析
|
|
|
|
|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20年第4期
|
|
大型钢筋混凝土渡槽作为生命线类水工结构,其输水功能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一方面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出显著的随机性与非线性特征,另一方面渡槽结构在服役期内可能遭受不确定的灾害性地震作用,对渡槽结构的服役安全带来威胁。为此,采用混凝土随机损伤力学模型量化混凝土随机性与非线性耦联下渡槽结构的动力响应,并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给出了渡槽结构输水功能可靠性分析方法。以某实际大型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为例,详述了渡槽结构输水功能可靠性分析的原理和实现流程。研究表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可以准确高效地对渡槽结构输水功能可靠性进行评估;不同设计水准下渡槽结构的输水功能可靠性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设计初期应予以合理考虑。
|
6.
|
水体晃荡作用对渡槽横向抗震影响的研究
|
|
|
|
|
季日臣 夏修身 陈尧隆《水力发电学报》,2007年第26卷第6期
|
|
本文建立考虑槽内水体与渡槽槽身流固耦合的横向地震响应计算模型,分析槽内水体晃荡对渡槽结构横向抗震的影响,并对某大型渡槽进行多工况地震时程响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渡槽槽内大质量水体对渡槽的横向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但水体的晃荡作用减小水体自身的地震反应,若将水体视为刚体,质量全部附加到槽体上,将严重地夸大水的地震惯性力作用;在渡槽槽身断面选择时应考虑槽身分厢对墩身抗震的影响,以减小地震力。
|
7.
|
高低跨厂房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分析
|
|
|
|
|
曲华 王焕定《青岛理工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
|
本文分析研究了高低跨厂房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阐明了高低跨厂房的地震反应是平动——扭转相耦联的地震反应,并指出研究这一地震反应时,必须考虑地震对厂房的纵向作用和屋盖系统的剪切变形。本文从这个观点出发,建立了高低跨厂房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运动方程,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同时,对此进行了分析、讨论。
|
8.
|
单层厂房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
|
|
|
|
王焕定 王伟《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
|
本文分析研究了单层等高非对称厂房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屋盖变形的平——扭耦联的弹塑性反应.得到的结果与震害现象更加相符.
|
9.
|
渡槽结构隔震与耗能减振控制机理的研究 被引次数:5
|
|
|
|
|
庄中华 李敏霞 陈厚群《噪声与振动控制》,2002年第22卷第2期
|
|
本文结合设计中的南泉水河渡槽结构 ,将隔震耗能混合减支座应用于渡槽结构 ,并将该控制结构与没有控制支座的常规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的比较分析。在计算分析中将渡槽槽墩结构简化为顶部具有集中质量的单柱结构 ,槽体作为刚体处理 ,槽内水体简化为Housner模型
|
10.
|
设置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的渡槽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次数:2
|
|
|
|
|
王博 梁春雨 陈淮 徐建国《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第36卷第3期
|
|
应用Wen微分型恢复力模型与双线性恢复力模型,分别模拟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非线性滞回恢复力特性.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对南水北调水泉沟大型渡槽进行了横向地震非线性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结果相符.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后,渡槽上部结构运动特性得到改善:地震反应加速度减小,槽身与支座的相对位移减小.槽身近似作刚体平动;槽墩墩顶位移、加速度及墩底弯矩、剪力减小.研究表明设置铅芯橡胶支座对渡槽的横向地震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计算结果对渡槽减隔震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1.
|
预应力渡槽的竖向振动特性和地震反应 被引次数:2
|
|
|
|
|
楼梦麟 洪婷婷 朱玉星《水利学报》,2006年第37卷第4期
|
|
首先建立了考虑预应力影响的渡槽竖向地震反应分析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然后应用模态摄动法和振型叠加法,提出了预应力渡槽竖向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典型工程实例分析,讨论了渡槽竖向地震反应分析中的预应力和槽内水体对渡槽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及渡槽竖向高阶振型对渡槽地震反应的贡献等。算例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使渡槽的自振频率升高、抗震能力增强,渡槽的竖向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的贡献可以忽略,槽内水体对渡槽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有很大影响。在渡槽的抗震设计中应考虑渡槽竖向地震反应的影响。
|
12.
|
随机地震作用下大型渡槽结构可靠性求解方法
|
|
|
|
|
张威 王博 徐建国 黄亮《水力发电学报》,2018年第10期
|
|
基于混凝土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结合物理随机地震动建模方法和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程序,建立了大型渡槽结构随机动力反应分析与可靠度评估框架。以某大型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基于纤维梁单元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工程地震动物理随机函数模型生成的100条随机地震动样本及相应的赋得概率为基础,开展该渡槽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获取渡槽结构的随机动力响应。进而通过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可获得结构响应的概率密度随时间涨落情况。以渡槽槽墩极限位移角响应为吸收边界条件,可获得不同给定阈值条件下渡槽结构的动力可靠度指标。所建议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将为渡槽结构的抗震分析与可靠性设计提供重要借鉴。
|
13.
|
大型渡槽隔震研究 被引次数:11
|
|
|
|
|
张艳红 胡晓《水利学报》,2005年第36卷第11期
|
|
尽管隔震技术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至今为止,尚无大型渡槽应用隔震技术的实例.本文针对大型渡槽的隔震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大型渡槽的隔震机理、隔震装置和隔震目标,提出隔震渡槽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并结合某实际渡槽工程对各种支承方案下渡槽的地震反应及使用隔震技术后渡槽的减震效果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隔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渡槽结构的地震应力反应,提高整体渡槽的抗震性能.
|
14.
|
大型梁式渡槽止水带纵轴向张开变位分析 被引次数:3
|
|
|
|
|
张华忠 莫海鸿 刘春洋《广东土木与建筑》,2003年第1期
|
|
该文研究了大型高墩梁式渡槽在纵轴向地震作用下由于相邻槽段的相对位移而产生的止水带张开变位值,对广东某供水改造工程中的大型渡槽整体进行了考虑行波效应和不考虑行波效应时的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所得的结果可为大型梁式渡槽的止水带设计提供依据。
|
15.
|
考虑碰撞效应的大型渡槽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
|
|
|
王博 黄亮 徐建国 孙丽萍 侯玉洁《振动与冲击》,2011年第30卷第4期
|
|
摘 要:针对渡槽在地震作用下伸缩缝处的碰撞现象,建立考虑碰撞效应的渡槽动力分析模型,用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纵向地震作用下的碰撞效应对于渡槽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比较了单边碰撞与双边碰撞对渡槽地震响应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碰撞对渡槽结构的地震响应状态有所改变,渡槽槽身间的相对位移受碰撞的影响将减小,但碰撞产生的巨大撞击力对渡槽结构有较大危害,研究结果对大型渡槽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6.
|
基础、导轴承刚度和磁拉力等对机组自振特性的影响 被引次数:1
|
|
|
|
|
马震岳 董毓新《大电机技术》,1986年第6期
|
|
分析了矮机墩、高机墩和圈梁立柱式机墩与机组竖向振动的耦联作用,指出基础对轴系统自振频率影响不大;讨论了导轴承刚度对横向振动自振特性的影响,认为它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分析计算,说明了不均衡磁拉力对横向自振频率有较大的影响。
|
17.
|
单层厂房考虑空间协同的简化动力分析方法 被引次数:1
|
|
|
|
|
张桂舟 胡纪芳《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26卷第4期
|
|
依据单层厂房结构的实际受力特点建立了其剪扭耦联振动分析模型,并提出了单层厂房结构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的动力分析方法。以某大型不等高单层厂房结构为算例进行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对地震反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
18.
|
考虑扭转耦联隔震结构简化体系的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及有关参数的影响 被引次数:8
|
|
|
|
|
向伟明 李向真 梁萍《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4年第6期
|
|
在平转耦联隔震结构简化体系的基础上 ,对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数值时程计算 ,并对各有关动力参数对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
19.
|
地震作用下渡槽伸缩缝的碰撞效应及控制研究
|
|
|
|
|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第16期
|
|
渡槽结构伸缩缝两端在地震中可能发生碰撞现象,危害渡槽的安全运营,甚至导致落梁破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建立考虑碰撞效应的渡槽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碰撞效应对渡槽地震反应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渡槽减震半主动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研究算法提供的半主动控制力较好的追踪了主动最优控制力,半主动控制系统较好的减少了碰撞次数,减轻了碰撞效应的危害,提高了渡槽的抗震安全性。
|
20.
|
考虑厂房基础耦联作用的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统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次数:1
|
|
|
|
|
宋志强 马震岳 张运良 杨晓明 金长宇 徐伟《振动与冲击》,2008年第27卷第6期
|
|
建立了水轮发电机组与厂房、机墩的耦联振动模型,考虑可倾瓦导轴承各瓦动力特性系数随轴心偏心距和偏位角的改变而导致的非线性特性,利用APDL语言编写的二维插值程序,考虑了各瓦动力特性系数随机组运行状态的调整,结合ANSYS对耦联模型进行瞬态响应计算,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厂房基础耦联作用和各瓦动力特性系数的非线性变化后,轴系统的反应更加合理、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