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相对于现行规范中将指路标志地点信息按照行政等级划分的方法,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量大小更能客观反映连接城市的交通信息重要程度.基于多条华北地区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量数据,使用数据分析软件研究了出入口相对流量与连接城市的行政等级、人口数、GDP、被交道路、城市规模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指路标志地点信息重要度计算模型.相对于现行仅依据行政等级划分地名的方法,此模型更加真实地刻画了交通需求(即信息需求度)与地名属性之间的关系,可被用于指导指路标志信息分类及新建高速公路的地点距离标志版面信息规划.  相似文献   

2.
快速路复杂立交桥区立交桥型指路标志对行驶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城市快速路不同立交匝道类型条件下立交桥型指路标志对行驶速度的影响,以立交桥型指路标志、立交桥匝道类型作为实验控制因素设计12个实验场景,通过驾驶模拟实验获得车辆行驶状态数据;以速度、速度标准差、加速度、加速度标准差为速度类指标,结合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影响研究.问卷统计结果显示,31名被试中47.83%认为城市快速路出口指路标志系统中"立交桥型指路标志"指路效果最佳,61.9%被试认为指路标志将影响其行驶速度,主要使其速度变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受匝道线形复杂程度作用,不同类型匝道条件下,与三级预告标志组合设置时立交桥型指路标志对速度类指标的影响不同:定向匝道条件下,驾驶员速度类指标未受影响;半定向、环形匝道条件下,立交桥型指路标志作用范围内车辆行驶速度变低,立交桥型指路标志降速作用的关键影响区域集中在相应匝道出口附近.半定向、环形匝道条件下,作用范围逐段内驾驶员受立交桥型指路标志显著性影响的速度类指标、关键区域不同.同时,立交桥型指路标志、三级预告标志组合使用时,两者效用间存在一定的耦合作用,这种耦合作用在半定向、环形匝道条件下具有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从度假区旅游指路信息的作用、指路信息的筛选和旅游指引目的地的层次性等方面对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指路标志系统在周边道路上的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度假区旅游指路标志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以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较低,并且弯道半径、纵坡坡度、路面情况、道路线形综合协调等很难满足车辆快速、安全和舒适的运行要求.因此需要利用交通标志,尤其是线形诱导标志,为在山区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驾驶员指示前方线形的变化,提醒其提前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行车安全.运用公路测量学上的切线支距法对线形诱导标在山区高速公路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对圆曲线路段的线形诱导标志的设置进行了推导,得出了线形诱导标志的位置.含缓和曲线路段的线形诱导标志的设置思路与圆曲线路段相同,只是应将缓和曲线单独用方程表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主要研究内容、意义、影响因素分析等入手,着重研究了驾驶员的行为特性,指出驾驶员在临界点处具有3种行为特性,即,无视可变信息标志的行为,基于可变信息标志的完全行为以及基于可变信息标志的近似行为,并用数学关系对这三种行为规则进行描述.并由此,对上下两层均为十字交叉口型式的双层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公式进行了推导,为下一步研究和推广双层平面交叉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驾驶员对诱导信息的采用意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及改进式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思想,构建了驾驶行为影响研究模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确定驾驶员对交叉口处诱导信息采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体因素、系统(信息)因素及环境因素.通过对北京市驾驶员进行偏好调查得到1 544份有效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辨识及修正,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交叉口诱导信息的采用意向受驾驶员对信息的感知有用性、对信息的信任程度及交叉口交通状况(环境)直接影响,研究结果对提高诱导信息的服务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驾驶员对立交桥图形指路标志的理解水平,规范使用各类立交桥示意图形,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提出基于因子分析的立交桥图形指路标志视认复杂程度综合评价方法.视认实验对目前常见的37种立交桥示意图形在整体、局部及细节3个层面的视认复杂程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37种图形在整体、局部及细节层面的视认绩效都存在显著差异性,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为实现立交桥图形复杂程度的综合量化评估,选取整体视认时间、整体主观评价打分、局部3个方向图形信息读取时间的平均值和最高值、出口操作选择错误人数比率、路径选择的错误人数比率以及细节视认风险点数量7个评估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图形视认复杂程度综合评分为-1. 366~2. 046,在一定程度上与视认规律假设相吻合;从分布规律上看,图形视认复杂度与图形特点、要素表达方式、使用程度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视认性静态测试不足和动态测试过程工作繁重,设计由车辆、场景生成子系统、声响模拟子系统、驾驶行为测试子系统、虚拟仪表子系统,试验信息管理子系统等构成的基于半物理模型汽车模拟器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虚拟测试系统,探讨利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技术进行车辆运行时各种动态道路交通环境场景生成关键技术,提出了动态道路场景生成控制参数车辆运行速度和驾驶员视角的建模方法,论述了测试系统试验管理软件应具有的功能,展望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视认性主观评价方法和基于驾驶行为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视认性建模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围绕路网发达地区间接到达高速公路指引需求,为解决高速公路出口预告标志路名、地名信息数量阈值以及间接到达高速公路路名信息表现形式几个关键设计问题,进行了认知任务采用路名和地名信息相结合的室内静态认知实验,获取反应时间数据,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到:地名信息量和路名信息量对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均具有显著影响,而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间接到达高速公路路名信息表现形式对反应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获得1~4条路名信息条件下地名信息量的阈值,单路名、双路名、三路名及四路名条件下地名信息阈值分别为6、6、5、4.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预告标志应控制高速公路路名及地名信息量不超过阈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驾驶员驾驶安全舒适性特性,以我国双车道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标准为研究对象,引入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理论和驾驶工作负荷度计算模型,通过对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条件下的动态驾驶试验方案设计,采集了36名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上行车时的运行速度和心电指标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眼动视频的分析处理,得到小客车和大货车驾驶员在双车道公路不同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线形、自由流条件下行驶时的驾驶工作负荷度变化规律,发现不同的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对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度的影响不同,并确定了满足驾驶安全舒适性的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划分阈值,最终提出了基于驾驶工作负荷度的双车道公路不同线形组合路段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交通标志诱发驾驶员弯道前制动操作的过程,根据认知学原理建立了驾驶员认知模型,并采用模拟驾驶的实验方法,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驾驶员第1刹车点位置与交通标志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交通标志设置远离弯道入口时,制动操作直接受到交通标志影响;当设置位置距弯道入口较近时,交通标志对制动操作的作用将被弯道轮廓线所代替.另外,结果显示该过程还受到驾驶员内在记忆系统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相关影响规律,并且结合认知模型可以得到交通标志诱发驾驶员制动操作源于交通信息对于制动决策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毗邻隧道群出口交通标志设置的有效性,对毗邻隧道群出口的交通标志设置进行了研究。根据毗邻隧道群道路交通特征和驾驶员有效利用交通标志传递信息的条件,以人机工程学和交通流理论为基础,利用驾驶员的视觉惰性以及瞳孔面积变化速度与行车安全的关系,建立了交通标志有效设置的数学模型。最后以安徽省六武(六安到武汉)高速公路毗邻隧道群为例,对毗邻隧道群出口交通标志的设置地点、合理俯角和出口距离进行了分析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前视距离的路侧交通标志设置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保证在复杂环境下驾驶员发现交通标志后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标志信息的读取,在分析交通标志使用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标志设置的前视距离,并建立约束条件。为进一步确保车辆能够在危险点或分岔口前安全、顺畅地完成车辆行驶状态的改变,基于标志前视距离的约束条件和对目前标志设置方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标志设置对路侧安全的影响,建立了新的路侧交通标志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杂路网条件下旅游指引标志设置缺乏理论支撑的问题,选取旅游景区的等级、游客吸引量、面积与高速公路出口至景区的行驶时间作为其指引需求的影响因素,应用灰色变权聚类理论建立了旅游景区的指引需求层次划分算法。与以往仅根据等级划分旅游景区指引重要性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综合考虑了景区的交通吸引功能,更符合驾驶员的指引需求。以诱导效果最优为优化目标,考虑高速公路旅游指引标志的总量约束、高速公路出口至旅游景区的路径约束、所有景区在高速公路出口均至少被诱导一次的条件约束,构建数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从而确定旅游指引标志最优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提高交通标志分类的准确度,提出一种融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的多特征交通标志分类方法。首先提取能够描述标志图像内部纹理信息的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特征,再提取能够表示标志图像形状信息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 HOG)特征和描述图像粗略轮廓信息的全局Gist特征,然后采用线性组合方式,实现特征融合互补,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法进行数据降维,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器进行交通标志训练与识别。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特征的交通标志分类方法,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算法获得了更高的分类精确度,同时也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PCA方法所提取的特征分类效果较差,而LDA方法通常不能直接应用于图像特征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C-LDA的交通标志形状特征识别方法.通过对交通标志图像进行归一化和二值化处理,得到交通标志形状特征.将PCA方法与LDA方法相结合用于交通标志二值图像特征提取,可以得到既有最佳描述性又有最佳分类效果的PC-LDA特征子空间.利用标准交通标志图像数据库进行验证,并采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对所提取的特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维数约减,提高了交通标志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Recognizing various traffic signs,especially the popular circular traffic signs,is an essential task for implementing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To recognize circular traffic signs with high acc...  相似文献   

18.
自然背景中交通标志的检测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交通标志的颜色和几何属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然背景下的交通标志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RGB彩色分量差对自然背景下的交通标志图像进行分割,而后采用先分类后识别的两级神经网络结构,分别提取交通标志的轮廓特征和不变矩特征作为分类网络和识别网络的输入特征,最终对交通标志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对自然背景下的交通标志图像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特定交通环境进行紧张性评价,以明晰交通环境和驾驶员心理紧张度的关系,从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利用试验数据结合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得出了交通环境紧张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应用分析,得到了符合实际的结论.利用该方法可以进一步研究复杂交通环境下的驾驶员心理紧张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