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田纳特法在确定寒区中、小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中的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纳特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之一。在分析我国高寒地区水文气象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田纳特方法确定高寒地区中、小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高寒地区中、小河流的流量、水位、流速、河槽特征等水文要素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应用中,发现田纳特法的指标不适台当地的实际情况。给出了田纳特法的修正表达式,可用于高寒地区中、小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漓江汛期和枯水期有明显的周期性,通过大量数据对漓江降雨量、植被变化和生态需水量与漓江径流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相关图中出现了大量的拐点,其中漓江月平均流量与降雨量拐点重合,说明漓江是一条雨源性河流;分析了漓江年平均流量、最小流量及最枯月平均流量的拐点,其径流变异的主要因素除降水突变等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漓江径流序列的突变影响也比较大。植被覆盖率倒U型拐点的出现,说明近些年植被破坏严重也是漓江旱涝的一个主要原因;生态需水量拐点出现的时间和月平均流量的时间基本一致,说明月平均流量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河流径流量的年际波动的影响。通过分析印证了漓江旱涝出现与降雨和径流的分布不均、补给区植被覆盖率、流域生态需水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漓江汛期和枯水期有明显的周期性,通过大量数据对漓江降雨量、植被变化和生态需水量与漓江径流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相关图中出现了大量的拐点,其中漓江月平均流量与降雨量拐点重合,说明漓江是一条雨源性河流;分析了漓江年平均流量、最小流量及最枯月平均流量的拐点,其径流变异的主要因素除降水突变等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漓江径流序列的突变影响也比较大。植被覆盖率倒U型拐点的出现,说明近些年植被破坏严重也是漓江旱涝的一个主要原因;生态需水量拐点出现的时间和月平均流量的时间基本一致,说明月平均流量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河流径流量的年际波动的影响。通过分析印证了漓江旱涝出现与降雨和径流的分布不均、补给区植被覆盖率、流域生态需水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瓯江丽水段(龙泉溪)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玉溪水库水资源利用特点,对水库下游河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和探讨,并对下游河道生态、航运、灌溉、景观等需水量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水库下泄流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水库下游最小下泄流量的确定方法,拟订对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河流生态退化问题及恢复是北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北运河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提出了分段量化研究河流生态需水量的方法.采用鱼类生境法、Tennant法和水质模型法,分河段、分时段、分阶段计算了北运河河流的生态需水量.结果显示,北运河河流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不能满足河流COD和NH3—N自净需水量;计算的河流生态需水量占多年平均河流径流量的84%以上,并且需要大量削减入河废污水才能满足河流特定的环境功能要求.针对不同河段、不同时段和河流生态环境规划的不同阶段,进行河流生态需水研究可为我国北方河流制定适度、可靠的河流开发利用限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建議的明渠不稳定流水位計算經驗方法包括起始断面中水位计算和下游河道中水位計算等两部分。起始断面中根据流量过程线的不同类型,给出了八种型式计算水位变化的經驗公式。对于下游河道,建議了对任一河段已知入流断面水位过程线的条件下,計算出流断面水位过程线的經驗方法。用建議的方法对两个河道做了计算。所得成果与实測资料极为接近。与现有的经验方法比較,本文建議的方法比較深入全面地反映了明渠不稳定流物理现象的实質,基本上包括了各种可能的流量过程线的典型情况。本方法运用簡便,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河流生态径流计算中Tennant法应用比较广泛,但其多年平均流量的确定一直是该方法应用的一个难点,以往使用的平均数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研究实测数据的统计特性,引入中位数及众数理论,对原Tennant法进行改进,有效的去除了极端数据对统计规律的影响,找出了典型流量过程。将其应用在滦河下游生态径流计算中,通过新老方法的比较,认为采用改进后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计算过程“透明”等特点,对河流生态环境研究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需水量计算Tennant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弥补Tennant法不适用流量季节性变化大的河流的不足,采用典型年流量代替多年平均流量,对Tennant法进行改进;同时,给出典型年的选取和分期百分比选取方法.改进后的Tennant法应用到黄河下游花园口、艾山和利津站.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Tennant法求得的流量更好地体现了北方河流流量丰枯的季节性;得到黄河下游3站生态流量标准涵盖了各站各个阶段的流量,此标准可以用来评价各站的生态需水过程水平.为计算黄河下游各站生态需水量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长江螺山站水位流量绳套曲线关系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长江螺山站水位流量绳套曲线关系预报模型.选取模型影响因子时,用上游站点及本站的前期水位、流量过程反映洪水涨落率、下游站点水位反映下游变动回水的顶托作用.为提高螺山站高流量时的预报精度,提出了以水位流量的变幅作为BP网络模型输入和输出的方法.多个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影响因子选取合理,预报结果精度较高.采用变幅进行计算的方法能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在洪水预报研究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类活动对漓江生态的损害越来越严重,环境流量对维持漓江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HIP和IHA都是以实测日流量系列为基础来计算河流环境流量的水文学方法。以广西漓江实测日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漓江环境流量,然后,将这两种环境流量结果与自然条件下的水流情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环境流量中,各个指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某些月份的自然月均流量会超出环境流量范围。最后,根据对比分析结果,确定合适的漓江环境流量。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探索城市边缘区河道治理新方式,立足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河道环境问题。在分析城市边缘区河道的景观生态基本性征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河流水体的纵向连通、河流水系的水质处理、河流曲线自然化修复、分层级生态景观营建、滩地景观型人工湿地、可持续性的植物配置等修复策略,以期为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为了提高河道治理效果,改善乐清水环境,根据自身多年河道治理工作实践,介绍了乐清市农村河道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以往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河道治理存在的规划滞后,实施重点不突出;治方式单一,生态性考虑不足;重建轻管,河道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指出河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整治工作必须处理好整体与重点、长远与当前、安全与景观、保护与生态的关系,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理念,提出了推进农村河道建设的四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黄山市中心城区洪水水面比降、过水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等水力特性,评价了河道清淤、拓宽等综合整治的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河涌泥水环境问题提出河涌人文、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分析了城市河网型河涌特性、水域污染特性、河涌污染淤积特性以及水域各支流河涌污染水质的关联性,归纳出河涌综合治理的六大关键问题,明确外部环境治理为先,内部系统治理为次,健康河涌源动力为果的工程建设时序.详述了点源截污和雨污分流的工程措施,提出利用"潜入式曝气紊凝水净化技术"实施河涌大尺度污染水体的快速净化方案,提出"泥沙聚沉及水沙分离技术"方法解决河涌快速清淤问题,提出"淤泥燃料资源化处置技术"解决高含水率淤泥的处理和处置问题,提出"固定繁衍微生物污水无泥净化技术集成系统",建立河涌自循环补水体系来解决河涌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黄河流域农业和工业的迅速发展,非法侵占河道现象严重,使河流丧失了它们的自然特征,同时人类的活动也造成了水污染、河道断流等,使与河流的自然演化息息相关的生物种类和生息繁衍的环境遭到破坏。从黄河下游河道生态系统开发与保护的角度阐述了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自然发展理念,提出了预制管桩丁坝、堆沙筑堤、泥沙资源化、植树造林、滩区分区运用补偿政策等保护措施方案,恢复构建黄河下游生态景观河道。  相似文献   

16.
城市次生自然环境的生态化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来看,城市中的次生环境主要包括水、地、绿三个方面。文章试图通过对水、地、绿三部分在生态上的设计方法的研究,探索推动城市次生自然景观向生态化转型的途径。生态城市景观并不单单追求自然环境的优美,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整体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7.
景观生态学是介于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观光农业则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型产业.为了探索观光农业景观规划,在介绍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透视当前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景观生态格局的改变、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及生态系统的失调等景观生态问题.提出了观光农业景观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强调通过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保持多样性景观类型,实现观光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其过程多以定性分析的图示为主,缺乏定量分析的低碳生态技术支撑.利用生态学相关原理,通过数据计算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提出了3条量化的规划策略:借助生态足迹法探讨碳排放水平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耦合关系,明确几种典型的城市空间形态对碳耗量的影响;通过GIS法划定生态敏感区,建立城市碳汇系统,确定城市的景观格局;采用瓶颈指数法,找到制约城市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低碳生态理论引入到城市规划,将会从一个新的角度为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使一些定性的规划意向转化成为切实可操作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河段控制比较稳定时,其水位~流量关系也相对比较稳定,水位~流量关系的线型一般符合指数形式。据此,可用洪峰水位推求洪峰流量。  相似文献   

20.
水景设计是近些年我国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探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当前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存在问题的梳理,从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地域文化和大学精神彰显、体验性功能场所营造和生态化、可持续性水景的构建等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当前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