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就分户热计量方法,实现条件,及供暖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热计量方式,为新建工程和改造工程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分户热计量方法、实现条件、及供暖方式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热计量方式 ,为新建工程和改造工程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对住宅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针对分户热计量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了简要的说明,并就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住宅供暖分户热计量的实施.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工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就热负荷的计算。供暖系统的选择及热费收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运行节能、提高供暖质量和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对住宅热水集中分户热计量系统进行分析,并与燃气单户供暖方式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指出热水集中分户热计量系统是目前住宅建筑较合适的一种供暖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分户供暖热计量收费必然成为供暖收费改革的方向[1]。本文充分考虑住户位置及户间热传导因素后,推导出了一个简单的求解各住户采暖费用的公式。本文对分户共暖热计量收费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分户热计量系统管路布置型式,通过实例对立管下供下回式、室内单管水平跨越式进行水力计算。结果表明:分户热计量系统不平衡率满足规范要求,水力计算方法可用于高层分区供暖系统中。可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就分户供暖的户间传热问题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引用实例介绍户间传热的存在,就户间隔热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论供暖系统的分户计量与集中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不合理的供暖收费制度,阐述了按热量收费的必要性,分析了现有分户计量的基本方法、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供热系统的集中控制,讨论了分户计量和集中控制协调运行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应保证二者协调运行,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采暖计算现状提出计量收费的必要性 ,对在计量收费中需考虑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旧供暖系统分户计量工程实施技术可行性研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现有的供暖系统状况 ,为满足分户计量要求 ,提出适合旧系统改造的供暖方案 ,并对这些方案的工程实施进行了技术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住宅小区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住宅小区冷热源的五套方案。对每一种方案的组成、系统特点、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费用、绿色环保以及管理的难易程度等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结果。为住宅小区冷热源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技术、经济上的依据,也可对类似的建筑小区冷热源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指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布局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较系统的论述了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应当遵循的原则及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水源热泵采暖的综合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各采暖方案进行 分析的基础上,结合 经济成本和环境经济成本,采用流量表分析法,建立了一套综合的采暖经济性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将水源热泵跟目前常用的几种采暖供热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水源热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典型年逐时室外气象数据,采用动态计算方法来计算外墙及屋顶的采暖能耗,综合考虑了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计算准确度,进而较准确地把握太阳辐射对外墙及屋顶传热耗热量的影响.经归纳整理,给出了适合于建筑外墙及屋顶采暖能耗分析的动态计算方法及其相关公式,可便于计算机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它的特征和影响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定位、功能以及图书馆应该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数字图书馆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已近10年,但仍然只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面上,尚未扩大到整体.分析了造成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推行和普及建筑节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S级电流互感器与一般电流电流互感器不同 ,所以其测试方法也不能使用普通电流互感器的测试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 S级电流互感器的测试方法 ,对检测设备提出了严格要求 ,同时 ,提供了可靠的测试数据 ,为 S级电流互感器科学合理地测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