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采用小波变换方法的彩色图像水印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水印方案.首先估计彩色图像的视觉临界形变,然后利用均值量化的方法将水印分别嵌入到彩色图像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的小波系数中.水印嵌入的强度随着不同区域视觉临界形变的变化而不同,水印的提取不需要载体图像.仿真结果表明,该水印方案能够抵抗常见的图像处理攻击,并且水印的嵌入不降低载体图像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
小波域视频水印方案及其篡改证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篡改证明视频水印方案。该方案采用三维小波变换,依据运动检测和人视觉模型自适应的嵌入水印,保证隐藏数据的视觉不可见性和一定的容量。此外,该算法很好的克服了之前数字水印算法对篡改分析能力弱的缺陷。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嵌入水印视觉不可觉察性和抗篡改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数字图像篡改证明的小波域脆弱水印算法。算法中引入了人眼视觉模型,使得算法有好的视觉隐蔽性。同时,该算法很好的克服了之前数字水印算法对篡改的综合分析能力弱的缺陷。此外,该算法能够用于多灰度级图像水印的嵌入。以嵌入多灰度级水印的数字图像为对象,对频域改动分析和局部空间篡改检测的试验结果都表明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图像水印的不可见性要求,将小波变换与人眼视觉系统的特征相结合,运用图像融合技术,设计出一种适用于静态图像的小波域水印算法.该算法嵌入的不是直接的水印图像数据本身,而是经过小波变换后的水印数据.经过不同尺度小波变换后的水印图像和载体图像的相互融合,产生出新的嵌有水印的图像.在水印的嵌入过程中,通过加入人眼视觉特性,使数据的嵌入强度和载体图像的特性相符.研究表明该算法大大地增强了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水印系统与人眼视觉模型相结合的离散余弦变换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了人眼视觉模型(HVS)来选取水印嵌入区域,使其既能够保证水印信息的鲁棒性又能够满足其不可见性。利用基于能量关系的算法进行水印嵌入。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嵌入水印的图像中很难发现水印的痕迹,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偶分解的小波域图像数字水印方案。该算法将图像水印按照位置进行奇偶分解,将原始图像进行3级小波分解的低频小波系数按照位置进行奇偶分解,选择重要系数作为嵌入区域,并利用人眼视觉隐蔽特性自适应地调节水印嵌入强度,将水印嵌入到相应的系数中。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简单易行,对JPEG压缩、滤波等攻击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和矢量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水印技术是数字产品产权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小波变换和矢量变换的特点,利用人眼视觉特性,对原始静态图像的水印嵌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水印嵌入算法,实现了在原始静态图像上嵌入二值图像水印,水印检测为恢复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图像质量,并且在抗常规的信号处理如加噪、滤波及有损压缩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中水印嵌入的位置和强度均与原始图像有关。利用图像小波变换系数值和图像视觉的关系,通过有选择的修改小波变换系数实现水印嵌入,嵌入的水印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水印检测采用了盲检测和三取二判决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常规图像处理尤其是乘性噪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块的小波域图像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字水印技术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应用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热点。利用小波变换和人类视觉特性的相似性,提出了一个基于块的小波域图像数字水印方案。该方案结合加密技术,通过密钥控制水印信号的嵌入,在不影响图像的感知质量的同时,对于常见攻击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并且在水印提取过程中不需要原始图像。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用于数字图像内容认证的半脆弱水印方案。算法中,图像块的水印选择Logistic映射作为混沌系统从该图像块本身产生一系列混沌序列,作用于水印的嵌入;每个图像块产生的水印按照Torus,自同构映射嵌入另一个映射块的LSB(Least Significant Bit),对应关系通过密钥来确定,这样建立起图像块之间的相关性;利用混沌对初值极端敏感性的特点,能够定位检测对加入水印图像的篡改,且水印提取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嵌入水印后的图像的视觉好;算法具有图像内容局部篡改检测的有效性、敏感性以及良好的篡改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双图像数字水印技术,即在图像文件中同时嵌入可见和不可见数字水印.先采用一种空间域方法在低频非细节的区域嵌入可见数字水印信息,然后将数字水印图像进行置乱处理,再应用小波分解技术嵌入不可见数字水印信息.该种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它对图像处理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数字图像零水印算法。算法首先对宿主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得到低通子带和带通子带,建立Contourlet系数与行列式之间的大小关系,利用该关系同时结合加密后水印图像构造零水印。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算法对JPEG压缩、滤波、噪声、缩放、剪切等多种攻击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同时,水印图像的双重加密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易碎数字水印在数字图象防篡改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混沌易碎数字水印算法以及相应的篡改检测方法。构造了一种新的水印预处理的方法,使处理后的水印信号具有对初值敏感的混沌特性。在图象离散小波域的低频中嵌入混沌水印信号,可以检测图象的局部变化,给出篡改相应的位置信息,并且对有损压缩和加噪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实验仿真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CDMA的大容量鲁棒数字水印方案。该方案解决了基于CDMA的大容量水印所面临的几方面问题,应用排序后构造分组矩阵的方法,解决了CDMA数字水印系统中嵌入较大水印图像所出现的同址分组干扰严重的问题;通过对合路器合成后的水印序列进行自适应调节,可以有效解决PSNR值下降较大的问题;通过应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进行水印检测,在不加剧噪声影响的情况下解决了CDMA水印中存在的多址干扰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和方法实现了水印容量大、宿主图像失真小、水印信息的安全隐蔽性好、抗干扰噪声以及其他常见图像处理攻击的鲁棒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的无损鲁棒数字水印的框架模型,该框架模型中通过鲁棒数字水印算法把水印嵌入进去,然后将可恢复原载体图像的信息再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嵌入到该水印图像中,该模型在提取水印和恢复载体图像过程中都不需要原载体图像。基于该框架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和JPEG压缩格式的无损鲁棒数字水印的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可以使载体图像无损重构,而且能有效的抵抗JPEG压缩、噪声干扰、低通滤波、剪切、旋转等几种典型的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无损鲁棒数字水印框架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问题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数字水印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数字产品中隐藏某些数字信息而达到数据的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防拷贝水印算法,算法选择彩色图像YUV空间,对色度分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与二值化获得唯一描述图像的特征信息,经过混沌加密后嵌入到亮度分量小波变换系数的中频部分,同时,该算法能够实现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噪声攻击、JPEG压缩、滤波和剪切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能够有效地抵抗拷贝攻击。  相似文献   

17.
基于Nelson等的时空域可见水印算法,提出一种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实现在数字媒体中添加可见水印的模型,文中数字媒体以数码相机为例,首先根据Mohanty等人提出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对其进行简化,然后设计相应的硬件实现模型.此芯片模型的设计是采用自底向上的分层结构,单独设计基本运算单元模块,再通过接口将相关单元整合,而最底层的电门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标准单元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图像数字水印产生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字水印是解决多媒体数据版权保护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分析了一般水印方案应该具备的条件 ,结合传统加密技术、扩频通信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种新颖的图像水印方案 .对水印图像进行失真压缩及低通滤波等处理时 ,该方案产生的水印具有稳健性 ,可以直接推广到其他媒体数据上 .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水印的有效性及稳健性 .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形态学操作特点,设计了真正意义的形态学鲁棒水印,即形态模式作为水印嵌入.多种形态模式的同时嵌入,使得为不同用户制作的数字产品能在一次完成.加入可见性水印要求用户必须正确将其去除,在用户去除可见水印的同时实现了对数字产品的签名.这使得追查盗版的协议得以简化和可行,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通过对符环节的实现验证了该方案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