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私人经济的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在调整所有制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之一。遍布城乡的私人经济业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私人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本文就私人经济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按照实际需要,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这些论述既重申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又为深化和加快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十三大精神,有色金属总公司会议提出:要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公有制、主张经济私有化的鼓噪声中,有一种颇带理论色彩的“高音”,叫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不相容(以下简称“不相容论”)。这种思潮的逻辑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就不能发展商品经济;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实行私有化。有人甚至宣称:要想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简直是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4.
<正>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形成种种新的观念,正确认识这些观念,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我国商品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思想观念很多,就其中三种观念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计划是计划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国客人时说过:“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这当然是个好办法,但多年的经验表明,光用这个办法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加速生产力的发展。”(见《人民日报》1985年10月24日第一版)商品经济要求商品生产者和  相似文献   

6.
<正>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后事业成败的一个主要关键在于人才,需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由此可见,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是何等的密切。作为管理教育经费的高校财务,如何把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继承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重大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理念方面,从协调发展到科学发展;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方面,从独立自主到求真务实;在经济形态与经济运行机制方面,从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商品经济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建设路线方针方面,从"多、快、好、省"到"又好又快";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从适度分权、"鞍钢宪法"到宏观调控、以人为本式管理。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最近接见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保证,教育系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应该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担负起这一重任,就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而要搞好高校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笔者认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确定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全国人民。十四大后不久,中央领导同志针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情况,明确指出:必须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毫无疑问,“三进”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一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准的高低,是衡量这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首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制不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尤其离不开法制。  相似文献   

11.
<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涵,商品经济所应遵循的规律,以及它适宜建立和发展的土壤等理论也都相应地提出并发展起来。但是,在道德领域,却令人始料不及地出现了蜕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形形色色,而且大多和“钱”字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它主要体现为人们道德观念的混乱和道德水平的下降。中国历史,尤其是建国以后的四十多年历史严正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不断发展,永不变色,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下大气力狠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教育学说,对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的教育学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反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有:把教育提高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强调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教育;强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指明“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继承、完善、创新和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践行。  相似文献   

14.
在去年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贯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重要指示,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发展生产力这一论题是贯穿《邓选》第三卷的一根红线,是小平同志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改革开放”理论的哲学基点。 《邓选》第三卷多处重申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迫切性、重要性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比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一文中,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在这篇文章中,小平同志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特征。”决议还指出:“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关注的大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翻天覆地的大变改。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由于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长期“左”的指导方针和错误,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科学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有些地方连温饱问题也没有解决。我们还是贫穷的社会主义。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生产力。我国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正确认识这种必然性,才能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改变我们的贫穷落后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8.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的大学肩负着为四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这些人才首先应该是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是  相似文献   

19.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委《关于加强全省教育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校党委部署,结合我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现就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具体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这些年来的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大家都深切认识到:当前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尤其需要加强德育工作。但是令人焦心的是高校中的德育工作的成效大不尽如人意,社会上对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也颇多非议。年长的叹息:“过去不是这样的”;年轻的抱怨:“德育是空的、脱离现实的,管什么用?”症结在哪里?很多同志特别是文化教育界同志在思考。有些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角度,有些从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的角度,有些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进行探讨。我们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借鉴国外,但这些必须适应当前时代和中国国情的要求,符合当代青年和大学生的实际。我认为,要提高高校德育工作成效,首先要研究如何确定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