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化与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区域信息化测度指数及要素的定量分析,比较黑龙江省信息化与全国各省区(直辖市)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差距;研究信息化与省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信息化促进省区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显见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假设下,建立了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判定经济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从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实体(企业)决策两个层面解释了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产出、投入和生产率之间的一般关系式,导出了全要素投入量函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函数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全要素投入量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分解式,运用这两个分解式,建立了四因素经济增长方程.研究了方程的几种应用:(1)经济增长的四因素分析技术;(2)分配对增长方式影响的数理分析;(3)经济效率增长与经济效益增...  相似文献   

4.
增长因素为聚类变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济增长因素为聚类变量,按增长因素的不同组合进行聚类分析,探索要素和要素组合对经济增长不同作用。用SPSS软件对1991~1998年我国各地区建材工业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要素组合的不同对增长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不仅要关注数量,更要关注质量。三十年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然而经济发展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转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它不仅使社会经济增长,而且使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带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定性因素。论述了现代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诸要素及生产力内在结构,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发和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源泉.通过研发、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经历发明、创新和技术传播与转移三个阶段,关键是增强研发的动力和能力,提高研发成果的传播与转化效率.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思路和主要观点,提出了通过研发、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型,实证回归的结果表明: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向高的部门转移过程中可以提高社会总的生产率,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转移效应要高于第二产业。据此,提出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大力发展浙江的第三产业,由一个部门带来的扩散效应可以推进经济的总量增长。  相似文献   

9.
浙江产业结构优化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型,实证回归的结果表明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向高的部门转移过程中可以提高社会总的生产率,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转移效应要高于第二产业.据此,提出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大力发展浙江的第三产业,由一个部门带来的扩散效应可以推进经济的总量增长.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增长影响要素的协调发展问题。本文在阐述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分析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对实证结果做出现实解释和提出促进西藏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江苏省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资本要素、制度因素、消费结构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和外贸依存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对3大区域的经济增长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农村恩格尔系数对于苏中地区的贡献是显著的,说明提高苏中地区农村的消费水平有助于促进苏中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制度、技术与经济增长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理论采分析制度与技术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指出两者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制度环境是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要素,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在于其服务和协调功能,适应生产发展要求的制度变迁会对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技术的不断变革则是经济不断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资源型省份经济增长缓慢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主导产业的演化特征。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选出黑龙江省工业主导产业,根据主导产业类型特征与相应的工业化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黑龙江省主导产业虽然发生了部分更替,但是重化工行业的产业类型并没有发生变化;在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分别处于工业化中前期、中期和中后期。由于新兴战略产业并未进入到主导产业中,缺乏对经济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加之资源型产业转型困难,导致资源型省份工业化进程缓慢,经济增长乏力。后续发展中,应大力培育战略新兴型主导产业,继续发挥资源型产业对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中国1981~2003年的经济增长和投入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投资和劳动力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投资和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没有因果关系,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是劳动力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是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并提出发展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从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入手,可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最小二乘估计、逐步回归、Lasso估计和EXP罚估计来实证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的15个影响因素,结果发现EXP变量选取方法对经济领域的研究有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认识各要素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知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证明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最为活跃的投入要素,以TFP增长率为测度依据、以索洛增长方程为基础,利用1979-2005年间的劳动投入、资本投入、GDP等数据进行了一个回归实验。在实验中得出了我国劳动与资本产出弹数,进而得到了劳动、资本及知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知识对世界经济增长以及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充分阐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鉴于我国知识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仍大比例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现状下,我国应该在科技创新及科技人才培养领域加大投资,同时继续扩展政策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黑龙江省1990~2005年环境与经济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建立环境经济计量模型,研究黑龙江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演替轨迹.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人均GDP与主要环境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EKC关系,黑龙江省近16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9.
利用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福州、厦门、泉州1990—2006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对福州、厦门、泉州经济增长的效率演变进行分析,估算出福州、厦门、泉州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结果表明:这三个中心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主要由技术进步引发的增长趋势,城市间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不同时期技术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对三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转变需要各方面的条件,文章主要从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稳定性、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制度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