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旨在获取风载及导线拉拽复合作用下的高压输电铁塔应力、变形响应及疲劳响应。首先分析了风载与拉拽作用下的铁塔载荷分布,建立了铁塔与风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动特性分析;然后用ANSYS进行了静态响应、谐响应、疲劳响应分析,得到了30 m/s风速下0°、45°和90°风载及导线拉拽复合作用下的应力及变形情况;获取了不同风向情况下铁塔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部位、疲劳响应的危险位置点。结果表明,塔脚斜材下段中部、横担上拉杆中部、横担与导线连接处、塔身中部的横隔是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的集中部位;下横担下方第一个横隔与主材连接处、上、下横担与导线连接处是疲劳失效危险位置。  相似文献   

2.
基于ANSYS的重力坝地震动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混凝土重力坝进行了二维和三维静力分析,三维有限元实体单元模型分析结果为应变小、拉力小、压力大,而二维有限元应变单元模型分析结果为应变大、拉力大、压力小.采用响应谱方法和三维实体模型分析了重力坝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最大地震动位移出现在坝顶上游侧,坝体的轴向中心附近处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坝体轴向中心顶部的扭转变形以及静水压力作用对水平动位移和竖向动位移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Sc数以及偏心对矩形超高层建筑扭转风振响应的影响,对4个矩形高层建筑模型,通过扭转摆式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测试得到在不同实验风速和Sc数情况的结构角点位移时程。进而讨论了结构扭转向角位移均方根随着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结构扭转风振响应机理,为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扭转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沿海地区某220 kV长横担角钢输电塔为原型,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考察结构的气动失稳趋势及薄弱部位,结合数值分析研究抗风加强措施.塔头部位由于不利的气固耦合效应,在高风速下出现了较明显的弯扭耦合振动现象|塔身下部长斜材在风振激励下,产生局部振动,面外位移增大,易引发构件的压弯破坏.分别采取增强塔头斜材和增设横隔面等措施对原结构进行抗风加强设计.后续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均表明:加强横担之间的斜材对减小塔头扭转振动的效果明显;在长斜材节段处增设横隔面可以抑制局部振型的提前出现,有效地降低斜材的压弯应力,从而提高整塔的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横隔梁在桥梁结构当中的有效性,通过对有无横隔板两种类型的桥梁结构静动载荷试验的对比,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进行的验证,分析在同种荷载工况作用下两种类型桥梁产生的不同应力应变和位移挠度值,结果显示有横隔梁的桥梁结构在动静荷载试验及分析中应力应变与位移挠度值都相对较小,数据更稳定,荷载传递更均匀,横隔梁在桥梁结构中有效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柔性圆柱顺流向涡激振动响应特性和流固耦合机理,进行了柔性圆柱涡激振动实验。根据实验中测量的结构应变,用模态分析法重构圆柱顺流向响应位移。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位移逆向求解圆柱顺流向的流体力,并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得了脉动阻力和附加质量系数。结果表明:顺流向响应位移均方根最高可达0. 45倍的圆柱直径;在模态控制区,随响应位移的增大,脉动阻力系数减小,体现了顺流向涡激振动的自限制特性;附加质量系数在模态控制区减小,致使结构响应频率"锁定"在固有频率附近;脉动阻力系数和响应位移的轴向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流体力和响应位移之间的相位差会对脉动阻力和附加质量系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悬索桥有限元模型上加抗风缆,施加风荷载,用二维线性方法计算桥梁临界失稳风速,计算在不同风荷载下跨中节点的横向、竖向和扭转位移.通过比较施加抗风缆前后桥梁跨中的响应表明:侧向位移显著减小,横向屈曲临界风速有所提高,表明侧向刚度增加;但竖向位移增大,通过比较加缆前后跨中节点的位移,加缆后扭转失稳有所提前,扭转发散临界风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关于铁塔结构杆件内力,从材料力学可以得知,刚架模型中的梁单元可以承受弯矩,而桁架只能承受轴向力,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不过从铁塔正面的两种不同简化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考虑了轴向力、弯矩及剪力的刚架模型计算所得到的杆件应力,与只考虑轴向力的桁架模型计算得到的杆件应力相对误差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网壳结构风振响应的主要贡献模态分布规律及模态耦合效应,有利于提高结构风振响应的计算效率,利用Ritz-POD法,综合考虑各结构振型自身参振能力的强弱及其与脉动风压空间分布模式之间的关系来识别单层球面网壳风振的主要贡献模态;利用模态广义位移协方差矩阵的特性分析其模态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单层球面网壳存在高阶主要贡献模态,该高阶振型通常处于结构自振频率发生突变的位置;网壳结构的风振响应以模态自相关为主,模态耦合效应相对较弱,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大致为10%.  相似文献   

10.
为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轴向冲击响应,给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一定依据,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基于位移法的有限元方法对轴向冲击响应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位移、应力及应变等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由此得到结论:基于位移法的有限元方法适用于进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轴向冲击响应分析计算,能够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时域应变模态分析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结构应变模态叠加原理为基础,分别以一根无裂缝/带裂缝悬臂梁结构为研究对象,获取结构的应变响应信号,利用ITD法进行应变模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一方面可识别出可靠的结构模态参数,获得结构的动应变/动应力分布,另一方面,其结果可用于结构故障诊断、结构动力修正等研究工作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庆山风速谱是Davenport风速谱的近似,可简化结构风振响应的分析.传统方法所得结构响应的表达式比较复杂,为此,提出了一种简明封闭解法.首先,研究了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杨庆山风速谱的建筑结构脉动风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改进表达式;其次,基于1阶微分方程的虚拟激励法获得了建筑结构风振响应(结构层绝对位移及其振动速度、层间位移及其变化率)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的统一简明封闭解;最后,研究了结构层绝对位移和层间位移响应的0—2阶及4阶的谱矩的简明封闭解.以10层建筑结构为例,利用该方法和传统虚拟激励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为杨庆山风速谱激励下结构风振响应的精确解法,且可用于判断传统虚拟激励法分析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时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内膜并设置横隔板的斜交空心板桥进行了抗扭性能分析:采用空间实体单元建立斜交空心板空间有限元模型,并在空心板的端部和跨中分别设置了横隔板,通过对l/8截面、l/4截面、3l/8截面和跨中截面的扭转角和l/4截面位移云图的对比,分析横隔板设置对斜交空心板抗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端横隔板可以有效改善斜交空心板截面的扭转性能:设置端横隔板后再增设中横隔板仅对跨中截面的扭转变形有改善作用,而对远离跨中的其它截面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双主跨悬索桥颤振节段模型试验模态匹配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主跨悬索桥颤振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存在模态匹配问题,为了明确该类试验如何匹配竖弯模态与扭转模态以及哪种弯扭模态组合的颤振临界风速最低,以马鞍山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模态相似性匹配出3种弯扭模态组合,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中测试了各组合的颤振临界风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攻角下,一阶反对称竖弯与一阶反对称扭转模态组合的颤振临界风速最低,因此该组合是双主跨悬索桥二维颤振的控制组合;相同攻角下,一阶对称竖弯与一阶对称扭转模态组合的颤振临界风速略高于一阶反对称竖弯与一阶对称扭转模态组合的颤振临界风速;古典耦合颤振的Van der Put公式和Selberg公式能够预测各组合的颤振临界风速相对大小关系,但不能准确预测颤振临界风速数值.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实验模态分析的理论依据,选用工程上常见的矩形截面悬臂梁,通过实验模态分析对结构损伤引起的模态频率移动进行了研究。相对于位移曲率模态,提出了应变曲率模态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就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比较了位移模态和应变模态的不同响应结果,指出应变模态对局部损伤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6.
经典弹性力学理论用位移梯度表示无限小变形,不考虑旋转变形,把微元体的旋转视为刚体旋转。含偶应力弹性力学理论将旋转变形以旋转张量表示,微元体旋转和微元体平动位移同量级,而旋转张量和应变张量同量级,旋转张量与旋转矢量一一对应,用旋转矢量的梯度表示旋转变形。含偶应力弹性力学理论本构关系包括应力-应变关系和偶应力-曲率张量关系,用等参变换方法离散单元位移到节点上,从虚功原理出发,增加罚函数项以降低有限元方程对高阶单元的需求,推导了拟解决三维及二维问题的含偶应力弹性线力学有限元理论,可得三维及二维问题中位移、应力、应变等分布情况,对结构进行力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应变模态和贝叶斯方法的杆件损伤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杆系结构应变模态和贝叶斯统计方法的损伤识别方法。对于空间杆系结构,认为其杆件只承受轴向应力,因此,由节点位移可得出各杆件应变。文中采用一个转换矩阵来表示这种关系,进而得出应变模态的摄动矩阵。然后,对可能损伤的杆件乘以一刚度系数,由于应变模态误差能用高斯分布近似模拟,应用贝叶斯统计方法便可得到这些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由此函数值的最大化构造目标函数进行优化,通过得到的各参数的最优解就能判断杆件的损伤状况。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依据输电铁塔的螺栓连接角钢节点的加工制作和受力特征,分析了螺栓连接节点的3种受力状态;在总结已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螺栓连接角钢节点滑移变形过程的简化四阶段线性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节点轴向滑移变形的输电铁塔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得到了铁塔在正常运行工况和典型地表变形组合作用下的基础位移极限值.研究表明:考虑节点滑移后,对铁塔在各典型工况下的最终破坏形态没有显著影响,但铁塔斜材的轴力变化规律比无滑移模型更接近比例模型试验的情况;在相同工况下,不考虑节点滑移的分析结果过于保守,这说明可采用考虑节点滑移的模型来计算采动区输电铁塔的基础位移极限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了各阶动态约束模态函数而组成的平面刚架结构有限单元的各阶动态形函数矩阵及各阶单元特性表达式,利用它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摩托车的各阶动特性,进而可求出在各种载荷下的各阶动位移与动应力分量,最后将各阶动应力分量迭加,即可准确地求出动位移及动应力响应。无疑这对摩托车的优化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开口薄壁构件理论,在忽略屋面板对檩条侧向约束的条件下,根据上翼缘受扭转约束简支檩条的线性总势能方程,应用变分法推导无支撑Z形和C形檩条在风吸力作用下的扭转角及位移表达式.考虑屈曲前应力在檩条弯扭屈曲变形过程中产生的非线性应变能,根据其弯扭总势能方程,采用势能驻值原理推导无支撑Z形和C形檩条的临界弯矩表达式.扭转角、位移和临界弯矩表达式与采用ANSYS板壳单元建模的计算结果对比,吻合较好,表明理论公式精度较高,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