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的营造大体包括宅居建筑,室内室外的陈设以及环境装饰三大部分,四合院的建筑环境装饰不仅流行于当时社会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而且还现体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具有传统文化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2.
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形式,它型制规整,特点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建筑要素,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文化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的营造大体包括宅居建筑、室内室外的陈设以及环境装饰三大部分。四合院的建筑环境装饰不仅流行于当时社会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而且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具有传统文化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4.
酒在中国文化中是最富神性与灵性的一种物质,它既是物态文化,又是情态文化,与中国哲学、美学、文学有着密切的精神联系。酒的诞生和中国酒文化的生成及演变历史与中国文化的根本——农业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文化的丰富博大与中国酒文化相映而荣、相得益彰。从文化内质上审读,中国酒文化与中国思想及文化精神有着历史与文化的通约性。中国酒文化凝聚了中国文化"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和文化"的思想理念,是一种妙通人性、曲尽"人伦之美"的情感文化。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中国四合院建筑是源远流长,影响深久。西周讲究文治和农耕建设逐渐富裕和强大,逐水草而居,后来凤鸣歧山,解放奴隶,招降纳叛,西伯建立强大势力,成兴周灭纣成就封建帝国。姬周一代解放奴隶生产力,以窑洞,四合院的杰出成就流传至今。在黄土高原上存在窑洞已三千多年,仍为中、外学者所属目。而窑洞从来区分为两种;即下沉式和岩洞式(掏复和掏穸)。下沉式窑洞内因有一水坑,可溶解和吸收二氧化碳等污物,对保持其中空气  相似文献   

6.
酒,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门关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酒与中国哲学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中国哲学重自然、重感性、重整体、重思辨,或出世、或入世,或积极、或消极,此在“酒文化”中皆有反映与表现。酒与中国哲学的这种联系,使酒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元素,其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共同构成了中国文明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人文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相似文献   

7.
北京四合院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民居形式的精华,是北方民居形式的典范,几乎成了北京古建筑形式的代名词,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迷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式的影响分析,以哲学观念、儒家思想等方面整理,阐述了北京四合院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讲究的是“刚柔相济”方能克敌制胜。企业的管理也要“刚柔相济”。“刚”指的是提高执行力,“柔”则是: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而又符合规范的英文表达,它在传播中国特有事物和中外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针对理工类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中国英语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的确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在中国英语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教育者在教材、课堂设计、课外资源和测试等方面可采取的文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外语文化教学的另一面--浅析"中国文化失语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且是文化教学.但纵观我国各级英语教学在增加文化含量上却有着一种片面性印仅仅加强了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介绍,而对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却总体上处于忽视状态.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表现,从现代迁移理论和现行课程设置着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指出了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对国际文化交流、英语学科发展、英语教学发展的意义,并从教学思想、教学素材、教学策略三个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诗歌大国,"诗酒文化"是中国诗歌特异的存在形式,也是中国诗歌源流之一,"诗酒文化"以其特有的审美方式和文化意蕴,成为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观。文章以"物质的酒"与"精神的诗"在数千年的遇合与结合中演绎的"文化现象"为聚焦,从诗歌学、美学、文化学角度作出学理阐释与新的论说,揭示"酒"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元素的历史渊源、内在机理与精神特性,解读其双重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辨析其与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天然的精神联系与美学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全球化是种必然趋势。文化作为全球化的载体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而是衡量一国之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要改变在全球化中的被动地位,必须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重建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一体化与多极化,将是长期并存的两种趋势。重建后的中国文化应该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讨论热以来,经过本世纪头10年的发展,中国似乎又陷入了另一场文化大辩论中。学术界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前途提出了种种假设。从有名的"李约瑟难题"切入,比较了中西文化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解读探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以"本土化"的POA教学理论为指导,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以期寻找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途径。通过实验发现该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中国文化的输出和传播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双向互动。同时,采用POA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导入中国文化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在无意识层面和意识层面都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由儒道佛综合圆融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许多可以健全当代中国人心理素质的宝贵文化资源,但也存在着不少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消极影响的文化因子。"文化自觉"是人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6.
浅谈古城平遥的建筑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形成有特殊的文化背景——晋商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杰出作品,平遥古城无论从城市规划、城墙建筑、城市街区布局等诸多方面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因素,而作为中国北方汉民居的代表,平遥民居则以四合院的形式向现在的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居住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从伟大的唐宋文明,中华文化的发展达到世界文化的顶峰开始,中国成为世界唯一的海上霸权国家,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禁止海上航行,从此中国主动退出海上霸权地位,从此闭关锁国,经过1978年11届3中全会后我国走向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重新汇入世界经济文化发展潮流,到了今天,中国经济发展为全世界所瞩目,中华话语经历了"核心型话语"、"自大型话语"、"孤立型话语"、"边缘型话语"、"尾随型话语"和"融合型话语"六个连续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人特有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生成具有独特的历史逻辑。古代中国"世界中心"论是明清时期的文化自负;近代频繁的战争打开国门,中国人面对西方文化出现文化自卑;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人开始形成文化自觉;改革开放后,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表明:文化自信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视介绍西方文化,而忽略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不重视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各类专业人才都应该具备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从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加强中国文化教学和文化翻译能力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遐 《商品与质量》2012,(33):60-63
这个朴实的汉子,骨子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往情深。他践行:男人要"立志、修身、齐家"……这是中国古代圣贤对中国男儿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指引。对充满中国风气质的中式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要素,他的热爱与生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