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实现哲学与现实结合,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人是社会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条件和发展目的,用以人为本思想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用以人为本思想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快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和谐社会的真正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健康良性发展,更离不开科技文化的保障和支持.科技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根基和重要依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弘扬科技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能给人民带来福祉,受制于多种因素。当然,领导者的战略思维、世界胸襟,以及对面临形势的科学把握,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构建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形成一个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新湖南,是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文学艺术的和谐元素是社会和谐思想的承载者,"和谐理论"可溯源于中外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如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和的谐美理论。当前文学艺术存在着创作方面不和谐、评论方面不和谐等突出问题,应当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脉动,从激浊扬清、褒美贬恶,疏通民意、化解矛盾,倡导环保、关注自然等方面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6.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构成要素彼此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从10个方面论证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从18个方面总结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所以还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因为“构建和谐社会”本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要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突出8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领导者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能给人民带来福祉,受制于多种因素。当然,领导者的战略思维、世界胸襟,以及对面临形势的科学把握,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构建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形成一个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新湖南,是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需要。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当代湖南,以其更加开放的姿态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开始融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洪流之中,三湘大地可谓波澜壮阔、辉煌续写。近日读到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之享新著《求实集》,倍觉亲切,倍感真诚,倍受鼓舞。由于工作关…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能给人民带来福祉,受制于多种因素.当然,领导者的战略思维、世界胸襟,以及对面临形势的科学把握,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构建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形成一个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新湖南,是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需要.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当代湖南,以其更加开放的姿态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开始融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洪流之中,三湘大地可谓波澜壮阔、辉煌续写.近日读到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之享新著<求实集>,倍觉亲切,倍感真诚,倍受鼓舞.由于工作关系对作者有关论述亦曾有所领略,或有所领会,可今天系统读之煌煌大作<求实集>(上下册),顿觉幡然领悟,真有不诉不快之欲,遂写上读后感,其中最深切的体会与感悟是作者在构建和谐湖南进程中留给我们的战略性启示,总起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的本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这些社会和谐思想是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并认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是通向未来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强调和谐哲学,以和谐哲学为主,斗争哲学为辅。阐述了和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认为和谐哲学是与斗争哲学相比较而存在,在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世界潮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主题的大背景下,和谐哲学应占据主导地位,而讲斗争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谐。  相似文献   

11.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是社会建设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如何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学说认识社会和谐、如何认识矛盾与和谐的辩证关系,是学术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正视矛盾,通过科学地化解社会复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而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正确地科学地从社会矛盾方面探寻社会和谐之道,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深入认识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矛盾。本文从和谐社会建设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和正确认识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三个认识维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格塑造目标的不同,着眼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人格培养应以大学生的公民人格为基础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为主导目标,"真、善、美"统一的和谐人格为最高目标。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任务的最终完成,是基础目标向最高目标逐步递进的过程,应当以三项目标的整体实现为标志。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巩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目标;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是现代劳资关系的真实写照,而巩固已经建立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国家、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战胜困难的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强调和谐哲学,以和谐哲学为主,斗争哲学为辅.阐述了和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认为和谐哲学是与斗争哲学相比较而存在,在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世界潮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主题的大背景下,和谐哲学应占据主导地位,而讲斗争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谐.  相似文献   

15.
和谐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家庭和谐的核心是婆媳关系的和谐。探析了农村婆媳不和谐的成因.提出了构建农村和谐婆媳文化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豕"指野猪,"彘"指被饲养用来祭祀的野猪,"豬"指饲养而供食用的家猪。"豬"字,从豕者声。从"者"声的字往往有"止"义。猪所以得名为"豬",是因为驯养的家猪爱睡不爱动。由于偏旁"豕"和"犭"可以互换,"豬"就逐渐被"猪"取代。  相似文献   

17.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标应是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其根本任务应是广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其价值取向应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握和实现好三个“必须”,即必须正视和正确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必须稳妥化解新形势下的各类社会矛盾,必须重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同时,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奋斗任务。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和谐,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和谐。和谐理念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那么,怎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或者说,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什么?文章考察了和谐的渊源、特点,然后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姜凯文 《商品与质量》2012,(Z4):120-121
社会的和谐,需要社会的稳定,而稳定首先就要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随着我国社会全面深刻的变革,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和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结构性调整。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尤其是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凸显,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人们内心坚定的信念,就要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教育,而和谐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知荣辱的人才,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