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对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梯度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论文采取混凝土内部布置管冷的措施来降低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的水化热计算模块进行水阳江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数值模拟,通过无管冷和有管冷的对比分析,确定布置管冷的必要性。研究进水温度、水流量等参数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水化热影响,确定管冷合理的参数取值。分析浇注温度对承台施工过程中温度效应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浇筑温度。通过优化分析得到浇筑温度为15℃、进水温度10℃和管冷水流量为2 m~3/h时,其冷却的效果较好并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合理的管冷布置和必要的温控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中内部温度并且符合工程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
黄延高速公路裢达沟特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泣时,底部约束强,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大,通过采取适当的温控措施,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温度控制,本文通过对宁波甬江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从而采取了相应温控措施,并对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温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和内外温差,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州黄埔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介绍了广州黄埔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和监测分析结果。通过选用中低热水泥,掺人大量矿粉和粉煤灰,降低水泥水化热,设置冷却循环水管,严格控温保温养护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温度监测,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信息化施工,为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提供依据。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承台未出现裂纹,达到了预期的混凝土防裂要求。工程实践表明本文采用的温度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温度控制,本文通过对宁波甬江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从而采取了相应温控措施,并对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温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和内外温差,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洪都大桥南支桥主塔承台施工中对混凝土水化热进行现场温度监控,连续测试了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温度变化,得到监测结果.结合现场监测采取温度控制的综合措施,杜绝了主塔承台产生混凝土裂缝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强混凝土中总胶凝材料用量较多导致水化热剧烈、从而产生裂缝的问题,对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模型结构进行温度监测来指导实际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水化热试验确定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参数.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及ABAQUS进行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大体积高强混凝土结构比普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升温更快,峰值温度更高,应当加强养护;进行水化热计算时,水化热系数m及最终水化热Q0的常用值需针对大体积高强混凝土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以株洲建宁大桥主体墩承台施工为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浇注工艺及温度控制措施.实践表明,承台施工中有效地进行温控,可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及层间温差,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大体积混凝土现在较为流行的定义是,结构外型最小尺寸不小于80 cm,水化热在混凝土内产生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工程.在工业厂房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比较常见,但对于如何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温控,怎样处理好温控措施,对于广大设计者还是一个较浅的概念.笔者针对我院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X23500 m3/h空分工程中冷箱基础承台的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新广电中心项目一期工程中的主楼筒体承台基础CT-1等厚度达3.5m,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克服大体积混凝土因水化热过高产生裂缝,施工采取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置后浇带、斜面分层浇筑和实施混凝土浇筑后温度监测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地控制了温度和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确保了该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承台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场以及温度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水化热温度时程曲线包括升温阶段、恒温阶段、迅速降温和缓慢降温四个阶段。水化热温度峰值随着入模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变化规律近似符合线性关系。实测数据显示水化热温度应力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此外,通过现场连续观测得到日照温度梯度的非线性分布规律及日照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中国现行公路桥涵规范中不考虑底板的温度梯度是偏不安全的。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预防温度裂缝的措施。研究结论可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预制混凝土T梁早期裂缝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公路大桥施工过程中一榀跨径40 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开裂的工程实际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探讨了结构的损伤原因.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预应力T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结构浇注后张拉前这段时间的受力情况.模拟了结构的时变温度效应及其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通过系统的参数分析研究了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机理及裂缝的特征.研究表明浇筑温差及混凝土自身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是导致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对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裂缝防治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其它类似结构的开裂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江阴长江大桥B标工程施工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介绍了中国第一跨度的江阴长江大桥B标施工中采用的先进施工工艺和管理措施,如索塔施工三维坐标法测量,人工小药量挖孔桩,下塔柱翻横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温度控制,塔柱斜爬模施工等,可供大型桥梁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府河盘龙大桥主桥施工控制实践,阐述了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监控原理和方法,研究了箱梁的线形预测控制方法和混凝土应变分布特性,以及温度变形对桥梁施工监控的影响,科学地指导了施工。监控结果表明,大桥主桥轴线、合拢段高差、成桥线形、桥面标高均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It is well known that transportation is the economiclifeline of a country and bridges are the throat of com-munication.At present,there are about5000thou-sands of main highways in China,among which overone third are structurally defective,more or less dam-aged and potentially threatened by functional degrada-tion.Some of the key bridges need to be monitored,e-valuated and maintained,repaired or reinforced.Largeand important bridges are always designed to work formany decades or even longer.Ac…  相似文献   

16.
施工控制是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为使连续刚构桥成桥状态的线形符合技术要求,桥梁的施工控制是不可或缺的措施。针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特点,运用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进行了悬臂施工过程主要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并据此来判定结构对参数的灵敏程度,为施工过程的参数调整提供相应依据,为建筑产业化提供支持。分别对比了在容重变化、混凝土预应力参数和整体升温降温等情况下,连续刚构桥主梁挠度在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状态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最大悬臂状态下的温度梯度对挠度影响最大,变化峰值可达60 mm。容重也对挠度有显著影响,两种状态下挠度变化峰值均在10~25 mm之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桥梁工程正朝着跨度更大、基础更深、桥塔更高的方向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桥梁建设者遇到了很多新难题,例如:深水基础浮运下沉过程中精准定位、超大型沉井基础防冲刷、大直径钻孔桩施工、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构造优化、超高桥塔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控制、超高桥塔新型液压爬模系统开发等,已成为影响深水大跨桥梁安全顺利施工、长期可靠运营的关键问题。为促进深水大跨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提高深水大跨桥梁施工人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为深水大跨桥梁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围绕深水大跨桥梁施工面临的上述关键问题,对2020年国内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了分析与汇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